遇到频繁跳槽的候选人,需小心!

近日,小编看到这样一则热搜:江苏扬州的窦某因为其“传奇”的经历,获得了一个江湖称号——“碰瓷式职业维权人”...他的“粉丝”还亲切地称他为“跳槽叔”。

这位“跳槽叔”到底什么来头?为什么被称为“碰瓷式职业维权人”?

据悉,这位“跳槽叔”在2008年到2010年的两年时间里,先后换过将近20多份工作!这其中,在职时间最长的只有几个月,时间最短的也仅仅只有20多天…更“绝”的是,“跳槽叔”将这其中的15个“原东家”都告上了法庭,“罪名”都是违反劳动法用工规定,其中13次胜诉,光经济赔偿就拿到了6万元...

遇到频繁跳槽的候选人,需小心!

跳槽竟跳成为专业碰瓷?这样的“跳槽叔”到底还有多少?

在职场,跳槽本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的人是为了更高的薪资,有的人是为了跟好的平台,还有的人是为了换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总而言之,好的工作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为“钱多、事少、离家近”…这就是大多数人跳槽的“点”。

像“跳槽叔”这种利用跳槽以求牟利的还真是很少见了…但其实在职场上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跳槽叔”…老聂就是其中一员。

遇到频繁跳槽的候选人,需小心!

老聂这个人没什么文化,但却有一个巨大超级的缺点——吃不了苦,还想挣大钱。所以,老聂成天羡慕别人挣大钱,眼高手低,总是对自己的工作不够满意,一言不合就选择跳槽。结果跳来跳去,也没怎么挣到钱…眼看着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自己却没什么本事,为了谋求生计,老聂只好托人给自己找了个师傅,跟着学会了开车,才算是掌握了一门手艺…

手艺学成之后,老聂便找了一份工作,不过却是临时工,工资不是很高…反正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老聂只好选择了妥协,在这家公司“踏踏实实”的工作,一晃就是好几年…这几年,老聂沉稳了,可挣大钱的想法还一直留在心头…“平静”终被打破了,老聂从这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赚钱的门道…老聂的单位上有一名员工被辞退了,而这名员工认为单位属于违法辞退自己,于是就通过劳动仲裁把单位给告了,理由是在工作期间单位没给这位员工买保险,也没有给过相应的加班费。结果这名员工最后获得了一大笔经济赔偿金。

遇到频繁跳槽的候选人,需小心!

老聂因此开始打起了歪主意,他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挣钱机会。于是,老聂辞退了现在的工作,凭借着多年的驾龄,专门去找各家企业应聘司机的职位。这回老聂可不是随随便便去找的工作,而是专门去找一些中小型企业,并且主动跟这些企业说不用为其买保险,可以直接折现,合同也不用签。用人单位肯定觉得这样也能省一笔钱,于是基本都答应了,这正中老聂的下怀。搞定之后,老聂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上一段时间的班后,就开始无故矿工,等着用人单位辞退自己。被辞退之后,老聂再转身以企业不给签劳动合同,不给买保险,不给加班费等理由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单位与其进行调解,不合自己心意就起诉法院。用人单位一般都会选择息事宁人,赔钱了事。于是,老聂便用此招拿到了小10万元的赔偿金…

后来,老聂的事情被发现了,法院认定老聂的行为是滥用诉权、恶意诉讼,属于“职业劳务碰瓷”,被送进了黑名单…

遇到频繁跳槽的候选人,需小心!

要不是执法部门的出手,老聂有可能还在“为所欲为”呢…这种碰瓷行为其实非常明显,可企业还是频繁中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往往成立时间短、员工人数少,缺乏应有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积累,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不够重视,因而存在大量不规范用工行为,使“碰瓷式”不良劳动者有机可乘。

这些企业不能仅凭借候选人的简历和面试,在短时间内就确认其表面信息是属实的…因为有些内在的隐情是无法考察的。为了降低这种“碰瓷”行为的出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该选择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以此降低企业的招聘风险,打击那些利用不法手段牟取个人利益的“跳槽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