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和吕思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一、梁启超的观点

(一)梁启超认为孔子之命是指自然界的法则

梁启超认为孔子所说的命,是指那自然界一定法则,不能拿人力转变者而言。

其根据是《庄子·人间世》所载:仲尼曰:“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和《庄子·德充符》所载: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梁启超还认为孔子说命,常与天连举,但并不认为命是天所造。与命连着的天,不过用来当作自然现象的代名词,并非像古代所说有意识的天。

梁启超和吕思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梁任公铜像

(二)梁启超认为知命主义在孔子学说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梁启超认为知命主义在孔子学说中非常重要,其价值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令人心境恬适。因为人对死生穷达毁誉饥渴等等事变不可奈何,所以对此只能“安之若命”。

受“若”字的启发,梁先生认为孔子对命的有无,不必深管,只是假定他是有,拿来做自己养心的工具。正因为孔子得了这种诀窍,所以他能“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能“不怨天不尤人”,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这是孔子自己学问得力所在,实质上也是孔子修养人格的重要学说。

另一方面是把人类进取的勇气减少。梁启超认为中国受了知命主义的影响,尽管不是做命的奴隶,可顺应的本能极发达,历经灾难,民族虽依存,但却不能向上。

梁启超和吕思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孔子像

二、吕思勉的观点

(一)吕思勉认为孔子所说的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吕思勉借庄子解释妻亡却鼓盆而歌的原因,来说明命的内含。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他说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亦知此义而已。

梁启超和吕思勉是如何评价孔子之天命观的?

书法作品《论语》

​(二)吕思勉对孔子其他有关命的内容的解读

吕思勉对孔子其他有关命的内容的解读有:

1、“畏天命”,是因为祸福切于身,不得不慎也。

2、“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以不知命,则无以随顺外缘也。

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以命之理微,非恒人所能解也。

4、“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亦安于其无可如何而已,不曰行义可以徼福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