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台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魚臺的歷史首先是城市和水文化的歷史,魚臺和水有不解之緣,歷史的“大水灌淹了魚臺城”是水與城市的融合文化。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舊城作為魚臺老縣城,民間流傳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如“老鱉混塌了縣城”、“舊城六十年一現”、“塌下去的是海留下來的是村”、“彎棗樹打開魚臺城”、“夜過廊橋不挽桅”、“滄海變桑田”、“龍臺建閣樓”、“荷河歸帆”、“李師道築成”等等,魚臺歷史的淵源就在這裡。這裡,是魚臺城市歷史文化的原點。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這段歷史的厚重,讓王廟古鎮呈現出巨大優勢:作為魚臺文化旅遊核心的景深之作,它是遊客們體驗魚臺老城的一個必備節目;作為城區文化的源頭和發祥地,水鄉王廟更是遊客和學者們探古訪幽的極佳去處。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王廟古鎮,是先人遺留給後代的最寶貴財富。如今,伴隨著旅遊重點開發,王廟古鎮按照高標準、高規格被傾力打造。王廟古鎮依託自然生態的景觀環境和沉積千年的縣城文化底蘊,以魚臺老縣城復原為文化脈絡,突出水鄉古鎮“自在閒適、安逸和諧”的內涵,全力打造魯西南旅遊勝地。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在魚臺孝賢文化旅遊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王廟這片土地下沉睡的古老文明又一次奇蹟“復活”。沉寂千年後的王廟古鎮重新綻放出別樣的魅力,從繁華的水陸碼頭,到今天的靜謐小鎮;從古老的方與縣城到湖陵縣、湖陸縣,再到今天的魚臺縣,王廟文化小鎮如同塵封了千年的美酒,一經開啟,流溢出的酒香濃郁醉人。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舊城海子是典型的滄海桑田,其形成具有特殊性和不可複製性。舊城海子為江北少有的唐朝古縣城遺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魅力。舊城裡村有魚臺縣最大的舊城海子景區,景區東西長2200米,南北長1400米,有水面積達280萬平方米。舊城原名黃臺市,因黃水不沒而得名。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縣城由古城集(今張黃鎮古城集)始遷縣城於黃臺。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古老的縣城出土的斑駁的石碑、石器,不久這裡會崛起一座碑廊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七月,黃河決口於銅山縣的孫家集。9月13日,洪水灌城,官舍民房全部倒塌,城址淪為湖泊,故稱“海子”。舊城海子是鄉村旅遊景區,自然環境優越,遊人可在景區內充分親近自然,陶冶性情,感受遠離城市的悠然。2010年被評為省AA級旅遊風景區、旅遊下鄉工程示範點。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舊城海子是典型的“桑田滄海”水上村莊——從809年至1756年,這裡是魚臺的縣城所在地。舊城海子的每一個故事都和水有不解之緣,有水才有舊城裡村的故事,城市的建築與湮滅都與水有直接的關係。村子坐落在水上,好似海邊的一個半島,千年沉睡的老城似水中的龍宮隱藏在海底,用水維繫著與舊城裡村的千絲萬縷的割不斷的聯繫。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白蓮花盛開的季節,三面柳色也有半城湖的感覺吧。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接天蓮葉無窮碧,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它的形成也許是大自然地殼變化的又一次災難,是上帝忽略了它的美麗而遺忘的明珠。水中的世界裡隱藏了它的容顏,浸溼了它千年的端莊與巍峨,洗盡了它的鉛華。傳說給舊城海子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人們對她愈發神奇嚮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觀瞻、遊玩、探索。人們試圖想了解它,探索它的神秘,複製著它的原貌,恢復著它古老的容顏,想象著它曾經的喧囂與繁華,駐足聆聽現實的寂寥與冰冷的單調發出的波濤之聲。

魚臺鄉鎮印象:王廟小鎮:水鄉文化鑄就小鎮“靈魂”

正在修建的景區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