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一回家,平常很乖的孩子秒变小恶魔?

前段时间我老公突然跟我说,“以后都让妈去接女儿放学吧?”

理由是,每次我去接放学,回来的路上小贝不是哭闹着要买东西就是要我抱着走,原本五分钟的路程,硬是耗掉半小时,有时不止。

以前我亲妈来的时候,也爱说我,“你不在家的时候小贝特别乖,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时就睡觉,睡醒也不会哭,你在家她就娇气,吃饭不好好吃,出去玩明明自己可以走非要抱,睡觉起来总是哭。”

虽然我知道孩子自己吃饭,自己走路,乖乖睡觉是好事,但这些话还是让我感到特别委屈。

为什么妈妈一回家,平常很乖的孩子秒变小恶魔?

事实上,和我有同样困惑的妈妈不止我一个,我曾在一个宝妈群里见过几个宝妈提到这个问题。

孩子黏妈妈,在大多数婆婆妈妈甚至是老公的眼里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孩子有这种习惯倒成了当妈的原罪了,为此还引发不不少家庭矛盾

有一次我出门一天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了,平常这个点女儿早早睡了,那天她黏着我娇里娇气,一会要吃饭,一会要玩游戏,弄到十二点还不睡。睡在隔壁房的我妈被吵得也没睡着,披着衣服从房间出来就跟我说,“你应该晚点回来,等她睡了回来也好,明天还要上学呢。”

孩子不睡觉倒成我的错了?被莫名其妙说了一顿,当时我也是气不打一处,加上自己累了一天,困得不行,对着小贝就吼了几句:“你要不要睡,不睡的话你就出去。”

女儿被我吼了下愣住了,几秒后放声大哭起来,过后委屈地说:“我想妈妈啊,想和妈妈一起玩。”

这句话让我鼻子瞬间酸酸的。

我突然明白,孩子在妈妈面前“更爱闹”的行为,其实是她在求得妈妈更多的关注,她在表达对妈妈的需要和爱啊!

为什么妈妈一回家,平常很乖的孩子秒变小恶魔?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也常常会感觉到焦虑、矛盾、挫败、无助。这个时期都需要证明自己被爱着,就像恋爱中的人不断问对方“你爱我吗?”,孩子不懂得表达,她只会不断试探妈妈的极限,挑战妈妈的底限,来搏取妈妈更多的关注。她哭闹、撒娇,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否被深爱着。

妈妈陪着就爱闹的孩子,更多时候是针对那种平常陪孩子,偶尔与之分离的妈妈。偶尔的分离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她会担心害怕,所以反复用哭闹的方式来确认妈妈对自己的爱没有改变。

但如果是那种本身就很少陪伴孩子的妈妈,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连接已经切断,妈妈的离开孩子反而会表现得特别平静、懂事,甚至无所谓,这并不是好现象。

所以,越是在妈妈面前“爱哭闹”的孩子,证明孩子对妈妈越是绝对信任。孩子和成人一样,都有最“真我”的一面。这一面只在最熟悉最信任的人面前展示。

如果孩子在妈妈面前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绝对听话的孩子,这样的母子关系一定是不正常的。

为什么妈妈一回家,平常很乖的孩子秒变小恶魔?

所以,孩子在妈妈面前撒娇生气的时候,妈妈应该第一时间察觉孩子发出的信号,并立刻给于回应。

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她,“妈妈很爱你”。

只要妈妈能对孩子多些拥抱、关注和包容,孩子的情绪就能稳妥安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