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网络图片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这是评剧《花为媒》中两个媒婆唱的戏词,也是句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谚。生活在封建社会的男男女女,要成婚就离不开媒人。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网络图片

媒婆,指旧时以说合婚姻为职业的妇女,存在历史悠久,有官媒和私媒之分,是古时男女婚配的重要中间人,有伐柯、红娘、冰人等别称,也是古代民间的重要职业。

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让人局限在家庭里,相互之间很隔膜,即使自己家儿女已长大成人,却不知哪家需要嫁女娶媳。委托他人曲道求之是封建时代求偶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一个媒人从中斡旋是最好不过的了。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网络图片

中国古代许多封建王朝都设有官媒,由他们来管理黎民百姓的婚姻,因此,媒人有时也被称作官媒。《红楼梦》中就多次有官媒记载,第七十七回有“官媒来说探春”,由此官媒制度可见一斑。官媒制度早在周代就已出现,当时的媒官被称为“媒氏”,从国家领取一定的俸禄,执行公务。“说好一门亲,好穿一身新”,反映了媒人的收入状况。

过去的媒婆以说媒为生,走东家串西家,方圆十几里有多少未婚男女尽在掌握之中。为了凑成一对婚姻,有的不惜采用坑蒙拐骗的手段,加上过去没有像今天一样丰富的社交方式,男女双方的情况全凭媒人的一张嘴。“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就是对媒婆的生动写照。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不会忘了里面那个为西门庆和潘金莲拉皮条的王婆。王婆就是媒婆,为了从西门庆那里弄点银子花花,最后生生断送了武大郎的性命,也将自己性命搭了进去。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网络图片

中国人的婚姻自古讲究“三媒六证”,如果无媒无证那叫私合。既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得不到家庭的呵护。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一对恋人走进结婚殿堂,为了面子,会找一个现成媒证明自己的婚姻符合社会规范,在许多婚礼上,通常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单位领导作证婚人,表示自己的婚姻合法有效。

古代民间重要职业:“媒婆媒婆,说话啰嗦,一头说少,一头说多”

网络图片

如今,许多“白(领)骨(干)精(英)”才貌双全,由于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缺少相互沟通,一不小心成了剩男剩女。不少热心人为他们牵线搭桥,实乃大善之举。

这些年,各地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纷纷创办充满娱乐性的“速配”节目。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东方卫视《百里挑一》、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相亲才会赢》,电视台提供相亲地点,女嘉宾里美女如云,个个时尚新潮,其身份也多覆盖各个方面,甚至不乏模特和艺人;男嘉宾像黑奴一样一个个上台让人挑选,还得忍受一些莫名的羞辱,简直让人无地自容。虽然里面有娱乐的成分,半真半假,成功率也不会太高,但主持人口若悬河、嬉笑怒骂,活脱脱一个现代媒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