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歡迎收看議勢堂,今天的節目我們來關注一個神奇的國家,“印度”。相信不少的軍迷朋友對這個國家已經是再熟悉不過了,而現在的多數媒體已將關於印度的新聞寫成了“娛樂新聞”眾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花邊、烏龍也讓各位小夥伴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些許放鬆,但今天我們要正經的來看一看印度空軍的現實和未來。

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泰姬陵

印度剛結束了聲勢浩大的代號為“空中力量”的軍演,這場軍演出動了1.5萬名空軍士兵,和超過1100架各類型的戰機,陸軍與海軍部分兵力也參與演習,堪稱是印度空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演習歷時兩週,在印度西部、北部邊境以及印度洋展開。演習科目當中還有蘇30MKI戰機從印度北部的軍事基地起飛,飛行10小時抵達印度洋投彈,以及在山區快速運兵也是這次演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方面強調,這次演習是一次“超載作戰模式”,軍演期間1100架戰機將每天出動3至4個架次,也就是每天有三四千架次的軍機出動。

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加油機

我們知道過去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中也才達到了1600次的日均出動架次,這還是建立在多國部隊擁有超過1700架作戰飛機的基礎上。單從這些數據上看,印度此次演習確實具有空前的規模,而根據印度媒體的分析認為此次軍演旨在檢驗和加強印度在兩線作戰上的能力。但議勢堂認為,這個數據具有一定的水分。我們都知道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之所以達到1600次的日均架次,是建立在良好的偵測手段和高水平的目標分析能力上,戰機的出動是具有戰術目的的,而印度此次的演習當中顯然不具備戰爭中的目標和戰術需求,而三四千架次每天,意味著每架飛機平均每天要出動三到四次,如果都進行空中格鬥訓練及戰術打擊訓練,從飛行員的體力及承受能力來看,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另外從印度空軍較為落後的後勤保障能力來看,其工作效率低下,要維持如此高強度的每日訓練任務,恐怕是太過勉為其難了。就算是以上兩點均能超常發揮,從印度空軍的裝備水平來看,這也是不現實的,印度空軍中還裝備有許多非常老舊的戰機,在保養與飛行檢查上都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同時印度的軍機基本都是靠進口的,在長時間高強度的飛行訓練下損耗的器件需要從進口國購進以後進行維修保養,就連唯一的國產戰機光輝也是如此,更別談能夠像海灣戰爭當中多國部隊的戰機那樣隨時起飛作戰。由此可見印度此次的軍機出動架次數據恐怕含有大量的水分,也許很多戰機只是進行幾次的起飛和降落來檢驗戰機的戰備情況而已。

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呵呵……

要了解印度此次軍演的目的,還得結合另一條消息來看。隨著去年底又一個米格21中隊以及最後一個米格27ML中隊的退役,印度空軍的戰鬥機規模縮減至31箇中隊。這是一個讓印度空軍所不能接受的數字,早在兩千年的時候,印度國防部就劃下了一條紅線,他們必須保有42個戰鬥機中隊,才能抵禦所謂的雙線受敵。所以印度重啟了多用途戰機的招標,計劃採購110架多用途戰機,超過150億美元的訂單金額,預計可能創下全球之最。當然,以印度一貫的作風,要想真正落實下去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畢竟現在的情況對印度也比較尷尬。在選擇上,俄羅斯的蘇35、蘇57,美國的F16、F18、F35,法國的陣風等都是印度的選項,但卻各有各的不足,選擇俄羅斯的蘇57吧,這款戰機究竟什麼時候能服役,性能怎麼樣都還是未知數,選擇美國的F16、F18或者法國的陣風吧,也許買過來生產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落後了,周邊國家的隱形戰機到時候都形成作戰能力了,買美國的F35吧,人家又不可能把生產線一起賣給你,所以導致印度目前搖擺不定的態度。這可把空軍給急壞了,加上又被強制推銷了光輝戰機,腿短、載彈量少、航程短又不隱身,丟了吧它又能湊個數用,彌補現在戰機數量短缺的問題,留著吧它又派不上什麼太大的用場,所以這場軍演所強調的“超載作戰模式”恐怕是演給國防部看的超載作戰現狀,告訴國防部印度空軍目前的飛機老舊,不堪大用,先進戰機缺乏,根本沒有能力抵禦所謂的雙線受敵狀況,催促國防部儘快落實飛機的採購計劃。

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光輝戰鬥機

事實上印度需要保有42個戰機中隊的數字,或許不是信手拈來的虛數。從印度空軍的裝備上來看,缺乏遠程轟炸機一類的大型戰略打擊平臺,裝備短板非常嚴重,所以只能依靠數量來彌補。從這次演習當中蘇30MKI飛行十小時進行投彈的訓練也不難看出,正是缺少遠程的戰略打擊平臺,造成印度空軍所裝備的都是“腿短”、“載彈量少”、“作戰半徑相對有限”的戰機,所以劃下這樣一個數字,也是有其道理的。

從印度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演習看印度空軍的過去與未來

事實上一個國家的落後並不可怕,差距越大證明發展空間越大,最可怕的是看不到自己的落後而自認為強大,從印度近年的國內治理來看,它已經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看到和其他國家的差距。加強資本引進,提高教育水平,著重經濟建設,扶持製造業落地等,可見的將來,印度也許能給世界一個不同的印象,而不再是那個40年摔1000多架飛機的國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