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本地通
自合肥成为省会以来,在安徽历史上,并没有优先发展合肥。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05年以前,安徽不仅没有优先发展合肥,而是优先发展芜湖,目的是把芜湖打造成安徽的经济中心,合肥则是作为安徽的政治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
然而,优先发展芜湖经过实践证明无疑是一项愚蠢的决策,因为芜湖的辖区面积和人口基数,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安徽的经济中心,更没有带动安徽全省发展的实力。
直到2005年,安徽才调整策略,决定优先发展合肥,把合肥打造成安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也就是在这一年,合肥才开始大拆违大建设,从这一年开始,合肥的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截止2017年13年来,合肥的经济总名义增速高达433.37%,一路超越排在合肥前面众多的老牌经济强市,到2017年末,攀升至全国省会城市第9名,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24名!
合肥各项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安徽经济也开始步入快车道——事实证明,安徽优先发展合肥建设合肥是正确的!如果从改革开放伊始,安徽省就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合肥,安徽今天就不可能是这一局面。
安徽周遭,强省环伺;合肥周围,更是强市林立。安徽省内唯有合肥拥有成为经济强市的基础,如果资源分流,任何城市都难以发展,更难以成为全省发展的领头羊。
马鞍山?芜湖?蚌埠?安庆?都只不过是笑话——这些城市既没有成为经济强市的基础,更没有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抱负!更可笑,甚至让人鄙视咋舌的是,芜湖、马鞍山和蚌埠等城市,竟然甘心成为南京的附庸,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唯南京马首是瞻,而不顾省内的发展。
所以,优先发展这些城市,企图让它们成为全省发展领头羊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也证明了当初优先发展芜湖和蚌埠就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发展合肥,就成为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合肥,居皖之中,拥有省内最强的科技实力、文化氛围、地理交通之便和由此而来的人口吸聚力。唯有把合肥发展起来,才能带动安徽全省的发展。
所以,只有把合肥打造成特大城市,甚至是超级城市,才能有效对抗江浙沪对安徽资源的虹吸,才能把安徽建设成经济、文化和科技强省。
改革开发以来,安徽人口流失严重,是全国闻名的人力资源输出大省。也就是合肥经济步入快车道以来,安徽人口才开始大量回流,且呈每年回流加快趋势,合肥也成为全省人口流入量最大的城市——这一切,如果不是优先发展合肥,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十三年来的集中发展,合肥已经具备成为特大城市,甚至是超级城市的基础。
截止2017年底,合肥建成区已经超过430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也已经突破437万,主城区面积更是扩大到224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已经达到796.5万。未来随着巢湖半岛、巢北新城、临空经济区和合肥北城的开发深化,合肥主城区范围和建成区都将会进一步扩大,主城区将和以上这些开发区连成一片,届时,合肥必将成为特大城市,随后开始向超级城市扩张。
如果政策得当,到2030年,合肥市人口必将突破1000万;到2050年,合肥市人口将突破1500万,经济规模至少将突破3万亿,成为在华东地区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都将仅次于上海的超级城市。
如何维持合肥经济高速发展?
笔者以为,合肥应该继续坚持科教兴市和科技强市,围绕着把合肥打造成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化创新中心,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特区和全国综合性性交通枢纽建设。
果真如此,合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必将会成为全国城市建设和经营教科书级的典范!
郑瑞文2015
一直以来安徽省都是大力发展其省会城市合肥市,这也是所有安徽人都知晓的一件事。
其实安徽省的省内情况不像山东省那样,可以做到多个城市共同发展,互相竞争。
南京一直被人戏称为徽京,一方面调侃南京没有为自己省内带动多少经济,反而和安徽省的马鞍山、芜湖等城市走得很近,带动发展。另一方面变相说合肥经济圈的存在性。本该属于合肥经济圈的城市,却和其他省会经济频繁往来,也带有很大的嘲讽性。
合肥紧邻长三角,属于长江经济带中心区。利用地理优势将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增长的新引擎,带领全省发展。
所以安徽太需要一个特大城市来带动省内发展,真正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这就是安徽的发展方针,往大的说,就跟中国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照国情而定,安徽省也是按照省内情况而定发展合肥经济圈。
合肥视觉
特大城市,意即规模特别大的城市。在中国,特大城市是官方划分城市规模的分类之一。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新标准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城市化早中期的基本规律是人口向特大城市集聚,英、美、法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一过程。而且这种趋势从未停止,特大城市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将继续增长,小城市比重则趋于减少。从全世界来看,1970年到2014年,生活在1000万以上规模城市的人口占全部城市人口的比重从2.88%提高到12%,生活在100~500万、50~100万规模城市的人口所占比重分别提高了3.87%和0.14%,而生活在50万以下规模城市的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13%。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也明显向特大城市、超大城市集聚。纵观我国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数量变化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一趋势。按照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以上作为特大城市的标准,1990年以前我国只有北京一座;到2005年特大城市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2个;到2015年特大城市已经达到16个。我国特大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主要是流动人口集聚的结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我国流动人口从1982年的1154万人增长到2015年的2.47亿人,34年间翻了逾21倍。从农民工的流向来看,2015年跨省流动农民工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省内流动农民工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提高0.7个百分点。人们在选择向哪里流动和迁移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就业、自然环境、公共服务等。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早期阶段,即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追求高收入是人们的主要选择。大城市可以以更为集中的方式提供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可以集聚大量的产业和企业,形成更专业化的分工,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大城市是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最易于成功的区域,是创新创业的高地,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美国绝大多数创新都集中在硅谷、洛杉矶、纽约、西雅图等大都市区);大城市还能集聚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大城市具备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通畅的上升通道,能为年青人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大城市因为人口的集聚,更有利于服务业和文化时尚产业的发展,成为吸引年青人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就会成为必然。
一方面,特大城市是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吸引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东京贡献了日本70%多的GDP,东京圈集聚了日本29.8%的人口、32%的城市人口;首尔贡献了韩国20%多的GDP,集聚了韩国19.7%的人口、24%的城市人口。中国16个特大城市仅贡献了全国30%左右的GDP,还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特大城市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强劲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未来特大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潜力仍然很大,是我国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特大城市是高端产业主要的集聚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引领者。高端产业最能支持创新、包容和可持续增长,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国100个最大的都市区包含了全国70%的高端产业就业机会。圣何塞是美国高端产业的主要枢纽,其劳动力就业总人数的30.0%集中在高端产业部门;西雅图紧随其后,高端产业就业总人数所占比重为16.0%;威奇塔、底特律和旧金山等依次为15.5%、14.8%和14.0% 。中国也是如此,特大城市是高端产业聚集、经济转型最快的区域,深圳就是典型的例子。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深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深圳及时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推进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13年又布局了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军工以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五大未来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到2.3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40%,未来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圳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城市。(三)发展都市区和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重要方向大量人口的流入不断挑战着特大城市的承载力,成为困扰城市化的重要问题。发展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和城市群,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方向。作为经济中心的特大城市,要在大都市区形成过程中发挥“领头羊”作用,树立大区域、大经济、大市场、大流通的观念,打破行政边界和行业的局限性,与周边的城市形成功能性分工。通过区域合作治理解决大都市区的公共问题、建立跨区域的权威性协调机构等实现大都市区治理模式创新。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各领域一体化推动大都市区的真正形成。总之,我国尚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特大城市要在经济发展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应该顺应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解除对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人为控制;充分发挥特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中的引领作用,科学预测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并做好相应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积极探索都市区和城市群建设的有效模式,有序和谐推进城市化进程。
之前公布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
目前,合肥都市圈不断壮大,以19%的土地面积集聚了25%的人口,创造了34%的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在全省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规模等级不断完善,合肥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400万,芜湖、蚌埠、阜阳、淮南、淮北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00万。
统计显示,在各主要城市中,合肥是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例如,2006年合肥经济总量在全国仅位列第56位,但到2010年,合肥已上升至全国第38位。2011年三分巢湖后,合肥继续高速发展。
所以,将合肥培育为特大城市,建立合肥城市圈,辐射并带动合肥周边城市,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是安徽省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项全能斜杠青年
安徽将率先把合肥培育成特大城市,对此你怎么看?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合肥处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规模等级表》中的第三序列,即一类大城市。表格(见下图)中安徽省城市规模等级排名最靠前的就是合肥,该市人口规模在300万-500万人区间。
数据显示,安徽全省最接近特大城市标准的就是合肥市。要达到这一标准,对于合肥而言并不困难,首先其省会身份本身就具有全省人口吸引力,再就是随着合肥跨越式发展,本市新增人口历年稳居安徽省首位。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
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自加入长三角世界城市群成为普通成员以来,只用了四年时间发展成长三角三大副中心城市之一。
晋级为特大城市的下限标准是500万人口,合肥市2014年人口就达到770万,预计2020年达到860万的人口规模,2030年有望冲进超大城市序列。
注:我国城市规模等级是以市辖区人口为主,并非全市人口总量为主。
参照有关数据统计,合肥2017年末人口总量为796.6万人。因此我认为:安徽省率先培育合肥为特大城市是有根据的,因为合肥基本具备建成特大城市的标准。
民间查访专员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安徽率先发展合肥的事情我相信但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对此我感觉是一种无奈和一种理解。
安徽除去合肥还有哪个城市?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合肥经济总量为7213.4亿元,三大产业占比为3.8:50.5:45.7;可以看出合肥市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这在中东部省会城市中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大部分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经到了50%以上,比如:武汉为53.3%,南京为59.7%)。省会城市尚且如此,下面的地级市更是如此了,安徽第二大城市芜湖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5.52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4.2:56.0:39.8。可以看到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占比)占比更加严重,如果猜测不错的话,安徽省境内地级市普遍存在第二产业过重的问题。
毫无疑问第二产业确实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公认的是第三产业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附加值,安徽全省如此的情况下,如果是你,你怎么办?只能找一个第三产业稍好的城市进行发展,合肥也是唯一的选择。
安徽需要一座明星城市
我一直有一种观点,对于经济法发展中等偏上的省份要注意均衡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偏下的省份就必须集合全省之力发展一座明星城市。 根据中国GDP各省排名来看,安徽省以27518.7亿元排名第13位,在人均GDP排名上也仅仅处于25位,可以说安徽省在全国来说也处于中下等水平。这样的一个省份要想发展好,必须得有一座明星城市来作为名片,吸引投资和企业。安徽合肥也就成为被迫的选择。
综上,安徽无疑就属于全省经济发展不好,必须有一座明星城市带领安徽走出困境。好的消息是近些年在政策支持下,合肥发展有目共睹。希望安徽发展越来越好,欢迎各位留言或者关注勇勇杂谈壹贰叁。
勇勇杂谈壹贰叁
如果安徽不率先吧合肥培育成特大城市,那么安徽就永远没有特大城市!
在整体发展不好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发展一座城市,也是不错的选择。
能够有效的遏制住安徽的人口净出口,将外流出的人才吸引回安徽合肥。
合肥市区目前已经有400万人口,当扩大城市,和这几年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区人口离500万更近了。
合肥东接长三角,与长三角的融合更近了一步。
米字形高铁更为合肥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和人口红利。
两年后合肥将成为特大城市!芜湖、滁州、马鞍山都已合肥为中心。力争达到长三角中游水平。
大合肥的小侦探
安徽率先把合肥培育成特大城市的思路是对的,理由如下:
1、在经济快速发展乃至腾飞的阶段,城市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人口迅速向区域性大城市集中,当年欧洲的伦敦、巴黎;亚洲的汉城(首尔),都是这个例子,基本上人口、产值都占到全国的20%以上,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古今中外,非常普遍。
2、从安徽的情况看,安徽是人口大省,地理位置处于东部和中部、南部和北部的结合部,但此前省内并没有特别有号召力的大城市,因此,大量的人才被周边的江浙沪鲁豫等地吸引,久而久之,随着优质人才外流,安徽就会出现空心化,所以,将合肥打造成区域大城市,是安徽的当务之急 。
3、为什么是合肥?除了省会的原因之外,交通、文化、教育、科技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安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皖北,这就给合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甚至可以吸引豫南等地的就业人口 。
4、安徽大投入建设合肥,是否 “吸血“之举? 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区域大城市的建设,其内在的逻辑,和打造互联网平台是一个道理 ,前期肯定是有投入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都跑到这个平台上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而不在平台上的发展的,机会就会少得多。所以,安徽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确实是需要打造这么一个平台的。而且,这个平台搭建完成以后,事实上对省内其他城市的发展,逐渐也会有外溢和拉动效应的。
洋杨大观
合肥,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其实本身问题的争议点在于: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我们先来看下,特大城市的定义:各国国情不同,联合国通常将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划定为特大城市。2014年1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为何将合肥发展为特大城市,而不是安徽省的其他城市呢?
一.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化城市合作
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发展,深入推动合肥上海双城合作,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推动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加强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
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科教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2015年合肥市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圆了20年的梦。
三.国家级滨湖新区争取年底获批
争取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今年年底获批,以“创新+生态”为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谋划推动骆岗通用机场、滨湖水上机场枢纽建设。
四.交通出行及各方面建设
地铁2号线西至南岗站,东至三十埠站,贯通合肥中心城区、老城区、高新区以及科学城。线路长约27.7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它的开通能大大缓解合肥的拥堵状况。
建成上海路、绕城高速改线等工程,推进阜阳北路高架北延、裕溪路高架东延、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加快新合肥西站、高铁南站南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其所在的长期发展规划相关,合肥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南京,上海等城市之间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对于本省而言,如何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等,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合肥本地通
把合肥发展成特大城市,可以!用什么发展?只求别再吸血了。集一省之力发展一个合肥,没错这两年合肥GDP上去了,可是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浮躁!合肥人的素质也没有随经济一起快速提升,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这样的城市是很难达到一个极高水平的,放眼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那个城市不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积淀?
其实安徽本来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省,西有安庆南有芜湖黄山,北有亳州蚌埠,各有各的特色,而且安徽靠近江苏浙江,离上海也不远,受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辐射。交通更是便利,北有淮河南有长江!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结果偏偏用全省的力量发展一个合肥,你现在看看古徽州古安庆地区都变成什么样了。整个皖北地区经济都相对落后,皖南因为靠近苏浙才稍好一点。
总而言之,合肥作为省会,要发展可以,请别再吸血!安徽可以有先富后富,但更需要均衡的有特色的发展!
轻语淮北
如果我是国家规划者,我建议合肥暂时放一放,现阶段大力发展沿江城市芜湖,安庆港口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地理优势发展起来事半功倍!形成个上海,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重庆,自然的长江经济发光珍珠带。而侧重发展内陆城市合肥比较事倍功半,目前已经造成省内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省外,其主要原因就是省内发光点不足,省内无过多政策支持几个有潜力的城市,导致每年春节高德导航里说的目的地和出发地使用地名最大量的是安徽!其实我们老百姓哪里都一样养家糊口,关键哪里能吸引住我们,我们就会放下脚步。当然安徽人希望安徽能发展好,而不是只发展合肥而忽略其他更容易发展的省内其它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