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伏擊戰,此戰過後,齊國一躍稱爲東方霸主!

馬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齊軍殲滅魏軍的一場著名伏擊戰。

公元前353年齊軍在桂陵設伏魏軍,魏軍大敗。桂陵之戰後,魏國雖然元氣大傷,但是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恢復並開始對外進攻。

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伏擊戰,此戰過後,齊國一躍稱為東方霸主!

公元前342年魏國出兵攻打鄰近弱小的韓國。韓國根本打不過魏國,於是派使者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徵求孫臏意見後,決定坐山觀虎鬥,等兩個打的元氣大傷後再出兵相助。

就這樣,當韓國五戰皆敗後,齊國終於決定出兵,並再次向魏國首都大梁前進

魏國經過上次桂陵之戰後,決定立刻停止進攻韓國,轉而與齊國決戰。

魏惠王任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統帥10萬魏軍攻向齊軍,勢必與齊軍決一雌雄。

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伏擊戰,此戰過後,齊國一躍稱為東方霸主!

這時候齊軍已經深入魏國,欲退不能,只得和魏軍決戰。

孫臏根據龐涓狂妄自大,魏軍輕視齊軍的弱點,決定示敵以弱,引誘魏軍深入,再出其不意地攻擊。

於是齊軍佯裝失敗後撤,並以“減灶”之法誘敵。

第一天,齊軍挖了10萬人吃飯用的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用灶;第三天,減少到只有3萬人用灶,造成齊軍士兵四處逃散,潰不成軍的假象。

果然如孫臏所料,龐涓看到齊軍每天減灶,立刻得意忘形,認為齊軍敗績已顯,於是他帶著部分精銳騎兵,夜以繼日地追擊齊軍。

沒想到這又是孫臏設下的一個圈套,龐涓再次被齊軍伏擊了,只不過這次的伏擊地點是在馬陵,這也是馬陵之戰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伏擊戰,此戰過後,齊國一躍稱為東方霸主!

話說當時龐涓日夜兼程,追到馬陵,見到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於是叫人點起火把。

字還沒讀完,龐涓就知道自己中計了,這時齊軍萬弩齊發,把魏軍射得潰不成軍,大敗而逃。

龐涓眼見敗局已定,於是羞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主帥太子申。

馬陵之戰後,魏國被迫對齊國俯首稱臣,逐漸勢弱;而齊國則挾勝之威,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國家,稱霸東方

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伏擊戰,此戰過後,齊國一躍稱為東方霸主!

馬陵之戰發生在桂陵之戰後面,這兩次戰役可以說是孫臏和龐涓之間的鬥智鬥勇,最終孫臏利用了龐涓的弱點,打敗魏軍。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是孫臏軍事生涯中的“傑作”,孫臏也因善於用兵而名揚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