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增產施肥技術講解

棉花增產施肥技術講解

棉花增產施肥技術講解

棉花生產中,應根據作物需肥特點、需肥規律進行合理施肥。過去的非抗蟲棉花品種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是3∶1∶3,而現在普遍種植的轉基因抗蟲棉對鉀反應敏感,需鉀量大,其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以3∶1∶4.5為宜。根據施肥“最小養分律”和“不可替代律”的基本原理,若鉀肥、微肥缺乏,就是施用再多的氮肥、磷肥也達不到理想效果。因此,穩施氮肥、磷肥,增施鉀肥,補施微肥,讓棉花“吃飽”和“吃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高產高效。

1、合理施底肥按照“養分歸還學說”的原理,根據棉花的需肥特點,結合當前實際,一般畝產350~400公斤的棉田,每畝底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20公斤、優質鉀肥(純鉀含量50%以上)30公斤。中產田一般每畝底施磷酸二銨、鉀肥各20公斤即可。為利於棉花的持續增產,應儘量多施農家肥。若每畝補施微肥(含鋅、硼、錳、鉬、銅、鐵6種微量元素)800~1600克,增產效果更為顯著。

2、科學追肥磷、鉀肥最好一次性底施。氮肥宜分期追施,一般肥力棉田可在盛蕾期追施30%的氮肥、花鈴期追施70%的氮肥,超高產棉田可在蕾期追施20%的氮肥、花鈴期追施60%的氮肥、桃期追施20%的氮肥。同樣的施肥量,氮肥分期追施比一次性追施增產10%以上。

3、巧施葉面肥葉面施肥是較經濟有效的施肥方式,成本低、效果好。應選用以氮、磷、鉀為主(特別是在苗期和生育後期)的葉面肥,也可以搭配施用含植物生長劑、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在棉花生長期間,可用0.5%~2%磷酸二銨或0.2%磷酸二氫鉀或0.15%~0.3%抗病增產王溶液,結合防治病蟲害葉面噴施,效果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