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對今年沒什麼太多信心

標題不想說什麼太多理由,就是感覺不太好。可能空倉太久,人容易悲觀。配置圖跟之前一樣,無變化,TI策略沒有參與信號。對我個人而言,短時間內的那些“買點”暫時都基本上會無視了。

其實我對今年沒什麼太多信心

稍微解釋下我昨天多發的那張圖,圖上我加了三種情況:

  • 第一種是可以單邊裸空“滬深300”的情況,即在TI策略提示空倉的時候,裸空滬深300的股指期貨
  • 第二種是利用“滬深300”做對沖的情況,意思就是當TI策略提示可以配置指數ETF的時候,股指期貨那邊賣空等量價值的股指期貨;當TI策略提示空倉的時候,股指期貨那邊做多,現貨市場賣出對應等量價值的指數ETF。注意這裡的等量價值,不是保證金價值,是期貨合約價值與現貨這邊等量。
  • 第三種是僅在TI策略提示現貨市場配置指數ETF時,期貨做空等量價值股指期貨。TI策略提示空倉的時候,就真的什麼都不玩。

以上三種情況均未考慮槓桿情況,今年以來的測試結果就如下圖所示。第一種可以裸空的結果目前看來波動性大,風險也偏大,對應圖中的紅色線條(Possible holding short positions CSI300);第二種情況對應圖中的HP-1 藍色線條,目前運行結果跟“無對沖”的TI策略結果差不多,風險適中;第三種情況,對應圖中HP-2的橙色線條,波動極小也就表明風險很小。由於對沖的存在,估計即使在趨勢行情中也很難獲得很高的收益率。

像我個人這種風險中性的傢伙,我傾向於直接根據TI策略提示做做單邊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做第二種情形的對沖。第一種可能心臟受不了,第三種可能沒什麼賺錢效應。

其實我對今年沒什麼太多信心

其實,可能上面的回測由於時間比較短,可能大家還不能很明確地看出三種情況風險和收益的差異。尤其是第一和第二種情況(藍色和紅色線)今年以來運行結果差不多,HP-1藍色線似乎更加穩定一些。

那麼我們把時間放得更長遠一點,放到2015年的股市崩盤之前,以2015年初為起點,結果如下圖所示。其實,在無槓桿情況下的,單邊裸空優勢明顯,但在股指波動較強的時期,人的“心臟”會承受較大壓力。而HP-1由於引入了對沖機制,長期收益表現更加穩健,但弱於純TI策略。而第三種HP-2對沖方式(橙色線條),儘管穩健,但缺乏賺錢效應。

其實我對今年沒什麼太多信心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自行決策,TI策略結果也給大家提供一個關於指數趨勢判斷的參考。說了這麼多,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用過策略之後的結果肯定比你直接買入持有指數ETF坐等效果要好得多。上面圖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50ETF和300ETF的淨值趨勢墊底,中小板和創業板,我已經不想在上圖中展示了,近3年的淨值線畫出來很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