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古堡涧西展新貌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孝德文化提振脱贫精神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倒排工期加紧施工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就地取材铺就致富路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产业多元化

广灵县 提升乡村环境 打造美丽家园 助力脱贫攻坚

易地搬迁奔小康

广灵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攻克深度贫困、决胜全面小康”主题,以“乡村环境提升和易地扶贫搬迁”为着力点,持续给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任务,全县乡村面貌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奋进。

明确目标抓进度,确保“三个超前”

该县瞄准乡村环境提升和易地扶贫搬迁目标任务,提前划定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全力加快建设进度。

超前部署。早在去年“冬季行动”期间,广灵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调研统计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情况。今年3月,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全面展开。同时,提前统筹推进2018、2019年易地扶贫搬迁选址、土地手续、环评、规划设计、立项等前期工作,确保一年完成两年搬迁任务。

超前配套。从增强搬迁群众“造血”功能入手,在全县7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同步配套建设15个后续产业项目,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超前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涧西村为试点在全县逐步推广使用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超前完工。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2017年3597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工程9月底全部分房入住;2018年的6个安置点,9月底全部建成完工。143个村的环境提升工程,10月底前完成80%以上,10个示范村全部验收完工,实现村容村貌较大改观。

科学谋划抓落实,突出“五个强化”

强化规划引领优布局。按照以人为本、保留原貌、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乡村建设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等工作。坚持“一村一规划”,委托中国乡建院为涧西村编写主题为《晋北古堡花香新村》的村庄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形成了科学完备、适度超前的规划体系。

强化质量意识明导向。按照“五覆盖”、“五洁净”和“六要六有”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全县143个提升村分类实施推进:一类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类村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三类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同时选择10个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村先行试点,重点打造成为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市级示范村。如在壶泉镇涧西村依托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对村内五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提升,按照“旅游+”的发展模式,建设“风貌特色凸显、宜居宜游宜业、乡风文明和谐、生活富裕安康”的特色旅游经济示范村。

强化资金配套保投入。全县乡村环境提升工程投资达到50356.3万元,整合县级财政资金解决20399.52万元,实施3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解决剩余所需资金。目前,首批资金8600多万元已经下拨乡镇,3P项目已通过财政部门审核入库。

强化组织领导压责任。建立上下联动、逐级负责、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三个督查组,按照工程进度和时间节点对全县乡村环境提升工程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实现督导落实与奖励激励齐行并进。

强化交流学习促提标。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岢岚、阳曲、灵丘、蔚县进行实地观摩,每天对各乡镇工程推进情况进行经验交流点评,以此来提升工程进度和质量。

持之以恒抓成效,实现“五个提升”

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支撑。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环境提升同步推进,强化群众增收的产业支撑,全力打造涧西村民俗体验、上白羊村红色旅游、曹窑和百疃西堡村设施农业、望狐村手工编织等具有乡土特色的致富产业。目前,全县已培优广灵小米、食用菌、有机杂粮等一批主导产业,培强东方物华、禾卓伟业、北野菌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大力培育“广灵巧娘”品牌,引领发展居家经济,在40个贫困村设立编织、制衣“加工站”,带动2000多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

淳朴乡风提升精神风貌。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健康家风、淳朴民风,制定出台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法治扶贫等《指导意见》,形成乡风文明新气象。

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在推进乡村环境提升工程的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帮扶“三支队伍”的作用,在全县集中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五百”主题实践活动和基础数据提升“百日会战”行动,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凝聚民心提升内生动力。充分尊重群众的合理诉求,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村庄道路亮化绿化、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旅游、富民产业、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提升工程,使群众在乡村环境提升过程中学到技能、得到实惠、增加收入,群众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治理提升组织能力。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18个,选用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45名,发展村级后备干部366名,培训村(社区)“两委”主干、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农村第一书记677名,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环境提升过程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转载自 大同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