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亮点频现

海安市市场监管局

明晰责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

1.强化组织保障。台了2018年海安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意见、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将食品药品安全按3分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体系。2018年共预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345.5万元、抽检经费395.8万元。2.强化责任落实。各区镇分别建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备了专职食品药品安全助理和协管员。各村(社区)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站、科普宣传站,形成了联防联治的良好局面。3.强化社会共治。与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自查报告制度、行政约谈制度,督促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措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六走进”6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展板100多块,组织培训18场2200人次,调处投诉举报160多件。

科学谋划,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1.科学制定检查计划。已组织双随机抽查事项9项,检查经营户102户,检查结果公示率100%,对20家因违反GSP规定的企业依法查处。2.严密组织专项整治。检查生产经营单位3800家次,排查整改隐患376处,立案查处140件,移送6件。

3.积极探索创新治理。出台了食品小作坊升级改造实施方案、星级评定暂行办法,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并按星级评定结果给予奖补,目前已完成61家;建成食品摊贩疏导点19个,备案食品摊贩178个;已建成农家宴集中服务点近200家,在南通政协视察时获得好评。

精准发力,食品药品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1.加强食品药品风险防控。出台年度食品药品抽检方案,配合省市抽检食用农产品135批次、药品80批次,委托第三方抽检食品1553批次、食用农产品627批次,快检食品2390个批次,不合格处置率100%。组织修订全市食品药品应急预案,开展预案培训和应急演练。在线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55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45例。2.加强重大活动保障。针对新春团拜会、市两会、中高考等10多项重大活动,科学制定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执法人员提前介入检查,及时排查消除隐患,选派业务骨干驻点指导、全程跟踪、现场快检,圆满完成各项活动保障。3.拓展风险防控举措。评定学校食堂示范15家、优秀107家、良好18家;天楹环保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投入运行;21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成电子追溯系统;对104家企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隐患排查;继续推行药品零售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和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对失信企业增加检查频次。

如皋市市场监管局

实施智慧监管,实现“严管”加“巧管”。升级食品全程追溯体系。筹备与四川顺点科技公司合作,引入追溯系统平台,通过互联网+,将各农业基地、小作坊主、农贸批发市场等供应方,学校、养老院、机关食堂等采购方纳入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快检公示、溯源一键可查,形成流向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的“一机溯源”。开展食品药品远程视频监管。以综合指挥中心三大平台为依托,对学校食堂、农贸市场和药店,发现问题及时截图、派单处理,实现市场监管“全方位、全环节、全流程”的立体感知和智能监管。探索“互联网+药品安全”监管。研发了药械监管数据平台,目前已上传12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数据。与人社局、行政审批局等单位沟通协商,就零售药店GSP系统和医保系统“两网合一”、药店视频信号互通共享、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互通等问题达成共识,努力破解“新开药店许可后核查”、“执业医师不在岗”、“违规销售处方药”等监管难点。

推动社会参与,实现“共治”加“共享”。主动开门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媒体从业者等担当市场监管志愿者,以现场观摩+网络直播方式,开展“食药安全监管开放日”活动,以公众参与、开放互动、欢迎监督的透明公开执法,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化“情系民生、你点我检”服务品牌创建。坚持“公众决定抽查对象和抽检品种、公开抽检过程、公示抽检结果、规范后续处置”的方针,利用“如皋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点检信息,罗列时令畅销食品或网红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等商家,监督抽检得票数最高的品种或商家,及时公示抽检结果,壮大食安监管的社会力量。及时回应舆情事件。针对“餐馆餐具不洁”、“菜品里有钢丝”、“问题疫苗”等舆情事件,一方面以“舆情研判及时、舆情交办及时、线下处理及时、线上回应及时”为原则,及时权威发声,占领舆论阵地;另一方面,注重举一反三,变危机为契机,组织开展风险问题大排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妥善做好媒体曝光违法的案件查处工作。

如东县市场监管局

聚焦改革创建,有力夯实食药安全监管基础。1.对标创建,抓统筹、抓难点。共创共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主动对标找差,对重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任务倒逼、销号管理”。圆满完成“两会”、中高考等8次重要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2.承接改革,快到位、快部署。根据上级食盐监管体制改革的精神,实现了“责任科室、协管人员、办公场所、工作部署”的快到位。召开盐务执法职能衔接碰头会、举办食盐执法业务培训会,开展为期5个月的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查办案件6起。3.深化宣传,促参与、促共治。突出“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主题宣传日、“5·25全国护肤日”等重点节点,普及食药安全知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以14个镇(区)为单位,联合县文明办、法制办、文广新局开展“蠙城之夏食安如东”进乡村文艺巡演系列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提升食药安全保障水平。1.突出精准治理,深化专项整治。

以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初级农产品、海产品、调味品等为重点品种,以虚假宣传、“一非两超”等为重点问题,实施重点打击,有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开展了疫苗流通和使用管理、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安全管理、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美容机构专项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2.主攻难点事项,规范作坊管理。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整治、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开展小作坊集中规范和整治工作。通过县政府牵头,食安办、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联动推进,每登记一家奖励2000元,取得了登记82家、在办35家、取缔18家的阶段性成效。3.关注重点群体,提升整治规格。推动校园食堂实施规范提升工程,已实施明厨亮灶工程7家、“五常法”管理3家。

突出多措发力,倾力净化食药安全市场环境。1.强化约谈培训,引导企业自律。推行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约谈制度,组织开展食药安全培训18场次,培训各类食品药品从业人员4600人次。2. 强化技术支撑,做实风险防控。

针对蔬菜、肉类、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加大抽检频次,已抽检食品1101批次;监督抽检药品110批次、保健食品32批次、化妆品15批次。投入140万建成了12个分局快检室,配齐快检人员;建成农贸市场快检室14家。3.严惩违法行为,实现大案突破。综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清查等举措,已立案查处食药案件148件,办结103件。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查处了3.20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辗转内蒙、河北、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广东等省份,捣毁生产窝点4处、销售窝点4处,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网上追逃10人,涉案金额超亿元。现正在申报公安部和省食药监局督办案件。

海门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源头管理,着力加强食用农产品准入监管。与海门市农业局联合实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信息化工程”,以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学校食堂、养(托)老机构食堂、大型餐饮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以猪肉、蔬菜、水产品、水果等为重点品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可上传、可查询、可分析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公众监督平台,实现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严把检测环节,市场快速检测工作稳步推进。在去年投入170万元实现食品安全快检室“六统一”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又争取政府财政经费580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快速检测服务,全市31个食品安全快检室全部投入运行,具有快速检测能力的项目达到了140多项。上半年共检测135887批次,检出疑似阳性50批次。市场快检室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南京、扬州等周边地区先后来海门交流调研快检工作。

强化风险管控,排查隐患实现监管闭环管理。按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的要求,在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环节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理。按照年度日常监管计划实施了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一般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到位,形成闭环管理。上半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819户,发出监督整改意见1149份,立案查处食品案件122件。

关注社会热点,强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监管。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热点,着力加强群众反响强烈的农村集体聚餐安全监管。依托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对农村流动厨师进行摸底建档,每年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牵头制定了《海门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手册》,拍摄农村集体聚餐规范操作电视片,通过海门电视台播出对广大市民进行科普宣传,同时作为流动厨师、基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资料。选择有条件的村镇提供统一规范加工场所和设施设备,引导群众将流动的自办宴席纳入固定场所。

发挥牵头作用,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协同共治。针对区镇在食安办标准化建设和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缺项,从而影响到食安城市创建的现状,强化目标考核,目前各区镇基本实现专人管理目标。充分发挥本地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较好地开展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和食品生产许可、小作坊改造登记指导工作,成为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有力推手。上半年以来食品安全培训,累计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735人次,从业人员2635人次,协助企业办理食品生产许可10余次,指导小作坊100多家。初步形成了“政府部门主导、企业群团支持、人民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启东市市场监管局

上半年,该局共立案调查食品案件160件,罚没金额近200万元,其中查办10万元以上大案7件,有一件系列案件罚没金额达103万元。

加强溯源,在源头上消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加工领域,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日常监管检查力度,力争提前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今年春节前夕,该局在一冷库内查获大量过期虾仁以及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团圆,共没收过期虾仁公斤6吨、虚表生产日期汤圆7吨多,及时防止了这批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今年6月,有市民举报某农贸市场猪肉摊点出现大量没有加盖检疫印章的“白条肉”,该局联合农委、公安等部门顺藤摸瓜,打掉了多个涉嫌私屠滥宰的窝点,有效净化了肉品市场。

强化抽检,在流通领域坚决查处不合格食品。结合重要节日、热点行业、重点区域科学制订了2018年食品监督抽检计划,综合考虑对流通市场上各类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的覆盖面,确保食品抽检能够切实发挥风险监测的效能,有效织密食品风险防控安全网。上半年,该局按计划共完成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1146批次,其中不合格39批次,不合格产品涉及酒类、腌猪肉、食用农产品、面米制品、餐具等。对不合格产品,该局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查处,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实现“闭环管理”。

专项检查,在餐饮行业深入多环节开展整治。上半年,开展了多个环节的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启东旅游市场火热的情况,开展旅游行业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本市热门景点及周边餐饮服务场所开展排查,对多家无证无照小餐饮经营户进行了查处。针对当前网络订餐市场火爆的情况,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查获某知名网络订餐平台旗下35家食品经营户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依法对该平台进行了行政处罚。开展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格排查全市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立案查处1家无证幼儿园食堂。开展养老机构、企业、工地食堂集中排查,对6家无证工地和企业食堂进行立案查处。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

深化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监管效能。一是狠抓信息化监管。 全面深化“一中心两平台”信息化监管手段应用,上半年指挥中心共下发监管执法指令649条,当场处罚60起,责令整改463起,立案228起,主动更换厨师长的饭店和主动变更质量负责人的药房已累计达到185家,主动申请停业的饭店、药房累计31家。二是狠抓检验检测。三级检测体系全面建成,从源头控制和消费终端把关两个方面有力保障了全区广大老百姓食品安全。编撰《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快速检验检测规范手册》,进一步提升基层实验室的运行质态。通过检测数据准确研判,开展定向抽检,先后查处了一批银耳产品二氧化硫不合格等系列案件。三是狠抓稽查执法。上半年全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82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其中四品一械案件314件。进一步加大与公安的联合执法力度,一举端掉3个非法生猪屠宰黑窝点,采取强制措施15人。

深化监管机制创新,着力攻坚难点问题。一是集中开展难点攻坚调研。启动实施“市场监管创新孵化计划”,制定了小作坊、小餐饮、集体食堂监管、执业药师监管、食品快检等37个调研课题,开展针对性问题研究,打造了一批小作坊、小餐饮、农家宴、集体食堂监管等示范点。二是强化食品队伍专业建设。试行食品安全检查员制度,通过统一的理论考试与实践考察的高标准遴选,首批17名食品安全检查员入选食品安全专业人才库,并实行可进可出的动态化管理,推动食品监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三是创新药师队伍管理。针对药店执业药师在岗履职不到位等现实情况,探索“四个一”举措,即用好一张网、建好一个家、成立一支队伍、选树一批人,全面强化药师队伍管理,促进药师诚信自律。

深化社会共治建设,着力凝聚食安合力。一是推动联创区常态化规范化运转。进一步加强联创区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了联系会议、部门联动、现场检测等系列工作制度,推行联创区“食品安全监督员”、事前承诺、先行赔付等保障制度,促进联创区常态化规范化运转。上半年,累计备案民间厨师934名,登记和现场检查农家宴5425家次,保障就餐群众84万人次。

二是构建“微市监”监管互动新平台。以微信为载体,搭建局领导、业务条线、监管员与市场主体三级“微市监”互动平台,全系统上下共建立200个互动群,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部署、风险防控提示、工作成效展示和宣传教育,为市场主体了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渠道。三是开展“进市监”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组织各科室、各分局广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我局观摩、体验和座谈,征求意见建议,全方位地宣传、展示市场监管工作,为市场监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崇川区市场监管局

上半年以来先后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及五毛食品专项检查、夏季餐饮专项整治等十多项专项检查,共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268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390家,排查整改问题1000余项;监督抽检食品1249批次(合格率97.4%),药品67批次,保健食品14批次,化妆品10批次;农贸市场快检124784批次,其中不合格31批次,责成市场主办方销毁农产品314公斤;共立案查处各类食药违法案件87件,已结案51件,移送公安部门侦察案件10件。食品安全满意率由2017年的78.3%进一步提升至85.4%。

扎实推进食安城市创建。崇川区连续两年将食安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连续两年列入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纳入对街道的“四个全面”考核体系中,确保创建工作有力落实;召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江苏省评价细则》培训会,解读评价细则要求,统一迎查标准;提请区政府分别召开动员会,对评估验收工作进行再部署。发挥区食安办组织协调职能,每季度定期开展对各街道、部门的创建任务督查,建立定期反馈与督促整改机制。

顺利建成明厨亮灶工程。在全市率先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依托信息化技术支撑,建成崇川区智慧食安暨明厨亮灶监控系统。通过在印象城、中南购物城等商圈和全区学校食堂安装的近200台显示器、800个监控摄像头,构建起涵盖监管信息、厨房场所、证照资质、人员健康、原料溯源、检测结果、操作加工、废弃物处理的智慧监管体系。截止6月底,该工程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实现“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新方式。

闭环处置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工作。通过30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回收点常态开展回收工作,并做到宣传到位、管理到位、销毁到位,4月份按照固体废物销毁要求集中无害化销毁5000余盒过期失效药品,有效地防范了回流风险。

开展肉毒毒素专项检查工作。从3月份至8月份重点检查美容机构是否存在肉毒毒素购进、使用行为及其购进、使用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及是否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目前已检查美容机构140家,发现2件假肉毒毒素案,另立案查处涉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2家。

开展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欺诈和虚假宣传综合整治工作。从6月至10月重点检查以会议、讲座、义诊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和面向中老年人的医疗器械体验店以及开展会议、讲座、义诊等的场所,目前已完成检查25家次。

港闸区市场监管局

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三年纳入区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多项指标列入全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任务和“五大工程”推进计划,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日常快检列为2018年港闸区“为民办实事”续建项目,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和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加强对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与考核,强化食品安全督导考评,打造职业化检查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区、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监管网络,推进基层协调联动。

食安城市创建成果显著。上半年,港闸区被省食安委正式授予“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逐步建立起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以“电子溯源秤、二维码、电子标签”等为基础的信息化溯源系统,大润发港闸店创成“国家肉菜管理示范超市”、永兴菜市场创成“南通市放心肉菜示范市场”。着力打造全市中小餐饮规范化经营的示范“样板店”,积极探索城市综合体餐饮服务自律管理模式,建立自律管理组织“食安联盟”,探索实施二维码式“明厨亮灶”。惠民餐厅标准化建设提出“六统一”标准,目前全区24家惠民餐厅中已有7家完成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重点行业规范化水平,学校食堂标准化建设A级示范食堂占比达到55%,培育一批养托老机构、建筑工地、旅游景区A级示范食堂,全区食品小作坊备案登记率100%,新增ISO22000、HACCP等先进管理体系企业3家。

食药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针对学校及周边“五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及虚假宣传、酒类、食用油食品安全、餐饮具消毒效果、中央厨房食品安全等开展专项整治。开展药品经营企业诚信等级评定活动,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市直医院外医疗机构器械使用的日常监管,加大对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的摸排和监督检查力度。上半年,立案查处食药类案件39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起。不断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区级抽检食品样品660份,合格率98.9%;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及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快检样品累计10.3万批次,合格率99.97%;开展药品省抽30批次、国抽2批次,合格率100%;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152件。

社会共治氛围愈加浓厚。圆满完成市政协对港闸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工作的调研,积极做好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主动邀请区政协开展为民办实事食品安全项目民主监督活动。公开征集“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稳步推进“你点我检”活动,食品药品科普宣讲进校园、进社区39场次,参与人数近2000人次。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

强规范实现基础监管标准化。健全层进式分权监管模式,制作监管对象分布图、责任区划明细表、监管任务进度表,使监管对象、责任、进度明晰化、直观化、动态化。编制发放食品经营单位自律手册2500本,指导经营者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自查等相关制度,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强食品安全基层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和网格化管理,鉴于集体食堂特别是企业食堂规模大、用餐人数多、风险隐患大等特点,组织企事业单位食堂、无证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摸排,防控集体用餐风险,避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集体事件。

控风险实现重点监管定制化。推进生产环节闭环管理,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专项检查、食用油生产企业塑化剂专项检查和整改复查,确保整改到位、有效闭环;继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全覆盖,在4家食品生产企业、2家食品流通单位、2家餐饮服务单位重点推进。突出重点领域联动监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春季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推进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强化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治理,注重宣传指导和整改教育相结合、规范提升和查处取缔相结合,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进行全覆盖检查,不符合许可条件的办理了注销和变更细化业态,基本符合条件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并对新办集体用餐配送企业进行发证前指导,实现了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升级一批的工作目标。

优手段实现监管服务立体化。推进智慧监管,研发食品安全监管掌上APP,集基础数据移动查询、日常监管动态掌握、数据信息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为科学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注重事前指导,坚持寓服务于监管,帮服企业论证生产工艺过程,科学化布局车间、设计图纸、制定企业标准等,推动企业及早建成运行。加强对新办“三品一械”企业、食品生产小作坊的事前行政指导工作,前移风险防控防线。加强示范引领,督促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83%的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已经推行良好生产规范。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规范提升工程示范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全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通州湾示范区市场监管局

压实责任,加强宣传,营造社会共治氛围。1.摸清监管底数。通过进一步摸排调查和分级分类,真正摸清了食品药品监管底数,为监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强化组织领导。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管委会与各村(居)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主体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综合绩效考核一票否决项,并将食品安全考核权重提高到4%。3.保持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科学引导正确的消费观,提高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形成了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严格监管,有效落实,全力推进重点工作。1.以示范创建为契机,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选择科创城、南都、和美、职工之家作为餐饮质量示范创建重点区域。将食品生产、销售、餐饮单位各1家列入2018年食品生产经营电子追溯体系建设计划。结合豆制品经营单位专项整治,不断推进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2.以监督抽检为依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按年初计划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做到监管留痕,努力做到闭环管理。上半年,完成抽样210批次,不合格3批次;市级抽检有4个被抽检单位的6批次食品不合格,目前均通过立案查处等方式进行后处置。3.以消费维权为抓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打击夸大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和流程。上半年,受理并处置食品药品有关投诉举报21起,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0起。

排查隐患,管控风险,严防安全事故发生1.专项整治排风险。开展桶装饮用水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食用农产品“一非两超”专项整治等活动,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均已开展了后处置。2.重点严查控风险。将农村集体聚餐人员、学校师生和婴幼儿的饮食安全列为重点检查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监管、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婴幼儿辅助食品安全监管。3.依靠技术防风险。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作为管控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全面启动运营农贸市场快检室,共检测食用农产品4270批次,均已将监测数据上传省市快检平台,同时将检测结果对外公示。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全力做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上半年,受理并检验药品监督抽样522批,接收委托检验样品88批,受理安排了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单位12家共228间的净化检测。启用应急检验绿色通道,完成检测涉嫌非法添加的样品数十批次,协助相关单位查处各类销售假药劣药案件。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年版)》,开展食品检测能力扩项,目前基本完成500多个项目申请材料准备工作。完成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跟踪评价性抽样检验工作。持续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工作,报表上报数量和质量在全省质量评估考核中较往年同期均有大幅度提升。

开展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技术精准“走帮扶”工作。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是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中心在市局党组带领下,创新性的开展技术精准“走帮扶”活动,帮助相关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上半年中心组织技术骨干深入本地多家食品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细致全面的梳理和核查工作,并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交流,答疑解惑,获得广泛好评。

继续发力食品药品快检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市食药检中心在利用“胶体金免疫法”开发食品药品快速检测技术方面的优势,继续深化与中检院等快检科研龙头单位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快针对快速检测非法添加降糖、降血压、降血脂类化学药物成分的产品的上市研发。2018年4月,中心被原国家食药总局指定为食品快检方法盲样验证合作单位,与广东省食品检验所、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担了那非类、拉非类、噻唑烷酮类和磺脲类快速检测方法盲样验证工作。

成立食品快检技术研究评审室。在市局党组领导下,成立食品快检技术研究评审室,承担起全市范围设置的食品安全快检室的检测结果再评价和食品快检技术研究工作,助力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行风政风建设、业务建设等各项工作相结合,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学习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常态化,实际化,有效化。结合民主评议和政务公开工作,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承诺制度,在业务受理大厅、检验中心官方网站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和检验检测收费标准,使权力的运行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持续开展满意度调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强化中心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统一佩戴党徽,以身作则,带动其他员工工作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