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他送给我这本《少年文艺》,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

二十年他送给我这本《少年文艺》,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

整理旧书时发现了这本1996年第12期的《少年文艺》,宋长安于1997年1月3日签名赠送给我。上面发表有宋长安的诗歌《童年》。

二十年他送给我这本《少年文艺》,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都在开封这座古城读大学,说是读大学,其实只有两年。很荣幸在读书期间认识了刘海永、赵瑜、宋长安等人,他们三个都比我低一届。我们学的是师范,但我们四个是为数不多的最终没有当教师的几位。赵瑜成了专业作家,宋长安在县城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李海永进了企业,如今也成了文化学者。

我和他们三位在大学里只有一年的交集。这一年中,他们成立了断草诗社,我原来是不懂诗的,读他们的诗多,自己却基本不写,但他们总是很真诚地邀我,我就信手涂抹了几句,发在他们的《断草》上。

二十年他送给我这本《少年文艺》,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

长安身体瘦弱,性格沉稳,说话总是很轻,当然也开那种可以相视莞尔的玩笑。毕业之后,长安去我们县里找过我,带着他青梅竹马的她,我和曾经同桌的她热情招待。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我非常喜欢吃烧茄子,而妻子也刚刚学会,我们就用这道菜招待的他们。他们当时也许还没结婚,虽然相恋很久,但那姑娘仍会流露出羞怯和紧张,她本来夸我们做的菜不咸不淡,却话说成了不甜不淡,让我有了一秒钟的错愕。

这一面之后就有十多年没再相见了。十年后再联系,却是我无意中搜到了他的博客,上面挂有他的电话。我就给他发了个信息,祝贺他的诗集出版。他很快就打了电话过来。

二十年他送给我这本《少年文艺》,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

长安的诗是写给记忆中的乡村的。二十年前他送我这本《少年文艺》上发表的这首《童年》是这样,后来出的诗集,还是这个主题。如今我们都不再是文艺少年了,难得的是他还保有这样的情怀。这让我想起我们上学时,教写作的郭闰老师送我的八个字:文字有限,情怀无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