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在紅樓夢描寫的諸多人物當中,賈敬是一個相當不起眼的角色,他出場的次數總共只有三回,頭一回是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對他的介紹:“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餘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喚賈珍,因他父親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讓他襲了。他父親又不肯回原籍來,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

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第二次是在紅樓夢第十回中,賈府給賈敬做生日,賈珍特地跑到城外去請示他的意思,賈敬對賈珍說道:‘我是清淨慣了的,我不願意往你們那是非場中去鬧去。你們必定說是我的生日,要叫我去受眾人些頭,莫過你把我從前注的《陰騭文》給我令人好好的寫出來刻了,比叫我無故受眾人的頭還強百倍呢。倘或後日這兩日一家子要來,你就在家裡好好的款待他們就是了。也不必給我送什麼東西來,連你後日也不必來,你要心中不安,你今日就給我磕了頭去。倘或後日你要來,又跟隨多少人來鬧我,我必和你不依。’一席話說的賈珍無可奈何,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在家裡面預備了兩天的宴席,然後揀些重要的壽禮給賈敬送過去,剩下的那些人也在寧國府熱鬧了一天。

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賈敬第三次出場就是他的死,在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中,寶玉正和佩鳳,偕鴛兩個丫頭玩耍,結果東府裡的人來報信:“老爺賓天了。”在場的人都唬了一大跳,說道:“好好的並無疾病,怎麼就沒了?”報信的人就說“老爺天天修煉,定是功行圓滿,昇仙去了。”尤氏只得忙卸了妝飾,命人先到玄真觀將所有的道士都鎖了起來,等大爺來家審問。然後坐車帶了賴升一干家人媳婦出城,又請太醫看視到底系何病。大夫們看了說道:“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燒脹而歿。”詞語一出,那些服侍在旁的道士也慌了,說道:“原是老爺秘法新制的丹砂吃壞事,小道們也曾勸說‘功行未到且服不得’,不承望老爺於今夜守庚申時悄悄的服了下去,便昇仙了。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脫去皮囊,自了去也。”

尤氏一個婦道人家,自然是不懂得這些修煉丹藥的事,可也不會聽信一面之詞,任由他們分說,只是不聽,一切都等賈珍回來再處理。這邊自己且忙著裝裹好了,停靈在鐵檻寺,三日後便開喪破孝,做起道場等著賈珍。

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至於雍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史料記載當中尋找答案,他不喜歡皇宮的那種環境,很多時間都在圓明園裡面辦公,他經常讓內務府王圓明園裡面運送煤炭,銀,銅,鉛等煉丹材料,還時不時地召集那些道士開大法會。至於雍正的死,他最親信的軍機大臣張廷玉也最詳細記載:“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聖躬偶爾違和,猶聽政如常,廷玉每日進見,未嘗有間;二十二日,漏將二鼓方就寢,忽聞宣召甚急,疾起整衣,趨至圓明園,內侍三四輩,待於園之西南門,引至寢宮,始知上疾大漸,驚駭欲絕,太醫進藥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時,龍馭上賓矣。”

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以把兩個人的情況拿來對比,首先,雍正住在北京城外的圓明園,而賈敬住在城外的玄真觀,雍正喜歡時不時地召集道士開大法會,賈敬則是“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們胡羼”;雍正死的時候沒有任何徵兆,賈敬也一樣。最重要的是紅樓夢中寫賈敬的死用了“賓天 ”兩個字,而這兩個字只有皇帝之死才能用,若說這一切都是巧合,恐怕很難令人信服。

賈敬之死跟雍正之死居然有這麼多的巧合,實在驚人!

最重要的是,乾隆上臺之後,當即就把雍正崇信的那些道士都給驅逐了出去,還下了一道聖旨:“聖心視之與俳優等人耳,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且深知其為市井無賴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朕面諭者屢矣。今朕將伊等驅出,各回本籍,從寬驅逐,乃再造之恩,若伊等因內廷行走數年,捏稱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搖煽惑,一經訪聞,定嚴行拿究,立即正法,絕不寬待。”這話說得似乎有點兒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雍正之死若真是跟道士無關,他大可不必這麼大費周折,這樣做恰好印證了四個字:“欲蓋彌彰!”

再加上雍正的工作狂情況,年紀又不小了(上臺的時候45歲),精力,身體等各方面條件都不濟,他迷信丹藥,想借助丹藥來恢復健康也不是不可能,這就是用賈敬之死來暗喻雍正之死,說他死於丹藥中毒的一些根據。諸位,你們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