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戚繼光的軼事二則

戚繼光,字元敬。出生於今山東微山縣。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倭寇猖獗的地區任官十幾年,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招募士兵、排兵佈陣、發明武器,最終蕩平為禍沿海地區多年的倭寇,使得倭寇不敢在侵犯,保證了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樹立了大明朝的威風。後因戰功卓著,被朝廷調往北方抗擊匈奴,戚繼光同樣將北方邊疆地區的防務治理的很好,使邊疆地區穩定十幾年,促進了蒙古與明朝的經濟交流。

名將戚繼光的軼事二則

戚繼光

戚繼光的成就不光體現在軍事上,在文學上同樣造詣頗深,根據多年練兵打仗的經驗,著有《紀效新書》和《練兵紀實》兩部兵書,戚繼光工詩文,善書法,有不少流傳於世的書法作品,屬於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往往有不同常人之處,下面咱們看下戚繼光的軼事二則。

名將戚繼光的軼事二則

戚繼光發明虎蹲炮

一、戚繼光斬子

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戚繼光率領軍隊在海門地區抗擊倭寇,戚繼光得到情報,有一夥倭寇準備在海門沿海上岸,然後劫掠當地民眾的財物。戚繼光命令兒子戚印在城郊地區埋伏,自己出兵詐敗,把倭寇引入包圍圈,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後,在兩軍合圍,前後夾擊。結果,戚印年輕氣盛,立功心切,沒等倭寇全部進入包圍圈就下令開戰,結果讓一部分倭寇逃竄,沒能達到預期戰果。

戚繼光回到軍營後,因兒子戚印沒執行好軍令,下令斬首示眾。這時,戚繼光手下的將領們替戚印求情,要求留下戚印的性命,將功贖罪。戚繼光不同意,說:"我是一軍主帥,如果我的兒子犯了軍令可以不殺,以後還怎麼帶兵?軍中的命令還有誰去執行?"於是,在城門口將兒子戚印斬殺,軍隊上下無不佩服,從此戚繼光的軍令沒有不執行的。

名將戚繼光的軼事二則

戚繼光影視形象

二、戚繼光懼內

戚繼光的原配夫人王夫人所生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於是,戚繼光便揹著王夫人偷偷的納了陳姓、沈姓、楊姓三個小妾一共為戚繼光生了5個兒子。王夫人不知道的時候一直相安無事,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走漏了風聲,被王夫人知道了,王夫人提刀去找戚繼光算賬。戚繼光聞訊後給王夫人跪下哭嚎道:“無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能沒有兒子。王夫人本身沒能為戚繼光留下子嗣,聽到戚繼光的陳述也心軟了,把刀扔了後夫妻二人相擁而泣。後來,王夫人便從小妾所生的孩子中過繼了一個當自己的兒子。

戚繼光傑出的軍事才能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最後,遭到彈劾被朝廷罷免,削職在家後鬱郁不得志,不久便因病去世。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詩句,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