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字经(净土宗)

佛教三字经(净土宗)

(净土宗又名莲宗)

晋慧远,住匡庐,结莲社,德不孤。

魏昙鸾,修妙观,生品高,瑞相现。

唐道绰,暨善导,唱专修,为妙道;

此法门,三经说,大经该,小经切。

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

三藏教,所不摄,佛愿力,诚难测,

一称名,众罪灭;临终时,佛来接,

下中上,根不齐,一句佛,同生西,

既生西,皆不退,亲见佛,得授记,

净土宗,真简要,协时机,妙中妙。


晋慧远,住匡庐,

慧远大师(334~416年),俗姓贾,东晋时人,雁门郡楼烦县人(今山西原平),随从道安法师修行。引用老庄思想来解释佛经。住庐山东林寺。

结莲社,德不孤。

慧远大师专门倡导净土法门,皈依者众从,集结莲社。与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共修净土法门。

魏昙鸾,修妙观,生品高,瑞相现。

昙鸾(476~542年),雁门(今山西 代县)人 。净土宗高僧。时患“气疾”,乃外出求医。至江南,从陶弘景习方术,得《仙经》十卷,携经北返,如法修炼。遇到了天竺三藏菩提留支,以《 观无量寿经》授之。鸾焚仙经而修观经。著《往生论注》二卷,《 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等。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佛道两教的关系,耐人寻味。

唐道绰,暨善导,唱专修,为妙道;

道绰(562~645年),倡导口念佛号的净土宗祖师。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俗家姓卫。14岁出家为僧,初习《大涅盘经》,后居于汶水石壁玄中寺(今属山西交城)。寺中存有昙鸾和尚碑,记载昙鸾一生事迹。道绰习读多遍,对此非常珍视,决心要继承昙鸾开创的事业。为信众先后讲《无量寿经》近二百遍。著有《安乐集》两卷。

善导(613~681年),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俗家姓朱。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日本净土宗奉为高祖。贞观十五年(641年),赴并州拜道绰为师,后到长安光明寺传净土法门。

此法门,三经说,

净土法门,主要有三部经典。

大经该,

《无量寿经》二卷,人称为大本,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概括无遗。

小经切。

《阿弥陀经》一千八百余言,人称为小本,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等事,令人口颂圣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最为切要。

观经语,最惊人,许五逆,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摄机最广。 十恶五逆,临终苦逼,十声称名,即得往生。

三藏教,所不摄,佛愿力,诚难测,

一切教典中,只有《华严经》《观经》中有提及。阿弥陀佛的愿力,非凡人不能测度。

一称名,众罪灭;临终时,佛来接,

一心称颂阿弥陀佛的名号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临终时,刹那之间即得接引。

下中上,根不齐,一句佛,同生西,

不管根器如何,只要念佛,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既生西,皆不退,亲见佛,得授记,

一但往心西方极乐世界,就不会退转。蒙受佛授记,证入种咱菩萨智地。

净土宗,真简要,协时机,妙中妙。

净土宗是一切法门最简单最重要的。当今之世,最为合宜。佛法无一不妙,而净土法门,尤为妙中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