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西晉王朝,留給大家的印象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西晉是三國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就像三國演義開篇講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陌生的是這個王朝僅僅存在了51年,其後的文人墨客、歷史典故甚至影視劇都極少。

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到底為什麼這個大一統王朝被大家忽視呢?木旦鳩茲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個王朝創立於東漢末年,大謀士司馬懿孫子晉武帝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的,國號晉,定都洛陽。其太祖司馬懿大家都比較熟悉,其可以看作是諸葛亮一生之敵,其有“冢虎”之稱,特能忍,不僅熬死小自己兩歲的諸葛亮,還計賺了曹爽,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從而使得司馬家族成功攫取了曹魏政權。

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由於三國演義故事深入人心,且以劉備的蜀漢為正統,致使讀者把司馬家族擺在了讀者的對立面,司馬家族個個都是陰謀家,自然難以被正統的道德思想認可。且西晉王朝篡漢帶有欺詐,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見這方面大家對司馬家的西晉還是骨子裡還是不大認可的。

其次,太康盛世後,司馬炎自己也是昏庸,後宮不僅上萬人,還搞了個“羊車望幸”。

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更離譜的是,居然選了個弱智司馬衷作為繼承人,且太子妃後來的皇后賈南風更是讓人厭惡,真是“醜人多作怪”,擾亂朝綱,並最終導致“八王之亂”。

這場動亂不僅僅是西晉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場所,同時歷時16年(291~306年)之久。這16年,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這些貴族相互爭鬥,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經濟社會秩序遭到非常大的破壞。也使得西晉統治集團的力量消耗殆盡, 隱伏著的階級矛盾 逐步轉向了民族矛盾。同時,一些有遠見的士族為躲避戰亂,藉口“鱸魚蓴菜”,紛紛南遷,最終釀成了其後的“衣冠南渡”。

更為可怕的是,北方少數民族紛紛趁機內遷,西晉統治者沒有接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警告,任由外族大規模進入,一時間匈奴、鮮卑、羯、羌、氐等九大部落紛紛遷徙至中原,並最終爆發了充滿民族矛盾的“五胡亂華”。 永嘉五年,西晉最高軍事統帥東海王司馬 越病死,七月,洛陽失守,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使得以匈奴為開始的外族前後一百多年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 北方漢族差點滅絕 。

這個王朝統一了中國,卻被我們所忽視

可以說,西晉的誕生,其儘管統一了中國, 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但隨後晉朝統治者和貴族之間發生內亂,釀成的“八王之亂”消耗了中原漢民族的民力物力財力,並最終給了外族大規模入侵的機會,其後的“五胡亂華”成為壓在中國主體民族漢民族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和悲劇!

正是這些原因,可能導致一些歷史學者有意無意忽視著這個“大一統”王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