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一些银行理财都会有保本收益,而现在要打破刚性兑付?

财经小车


银行绝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如果金融市场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对自营的理财产品自然也是信心满满,做出保本付息甚至付高息的承诺自然也合情合理。

不过“承诺”和“条例”在著名律师眼里大都不过是废纸一张,“承诺”和“条例”之所有不叫“法律”“法规”就在于其中部分条款的不“稳定”性和可“修改”性,还有可以商榷的“余地”。而且这些“承诺”“条例”的制定者首先保护的当然是银行,广大投资者自然是弱势群体,虽然有投资者保护条例不过又有几个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产品前仔细研究过这些条例,况且投资者潜意识里有一种对国有企业的信任签投资理财合同时自然会毫不犹豫了。不过,如果投资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银行的合同中已然没有了兜底保护条款,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保底也就可以理解了。


zuokanyuqi


2018年5月,国家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文件中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当然国家给了一个约两年半的过渡期,时间截止到2020年。所有目前市面上仍发售了不少保本型理财产品。

很多人有疑惑,咱们老百姓好不容易有个稳定的理财渠道,为何国家要打破这个刚兑兑付呢?这不是堵了老百姓的赚钱的通道吗?其实打破刚性兑付是市场化进程必须走的一步,无论是从法还是从理来说,刚性兑付都必须打破。

从“法”的角度说

资产管理业务(银行理财、信托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其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合同双方是委托与被委托的法律关系,这就决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

如果金融机构(例如银行)对资产管理业务作出保本保收益的承诺,那么,这笔业务的性质以及合同双方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从理财变成了存款。以理财之名,行存款之实,是一种典型的监管套利,就不能再按照表外理财业务来认定,而应遵循存款业务的规则,包括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等。 

从“理”的角度说

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因在于它会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抬高无风险利率。资产管理业务处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之外,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常常脱离监管视线,而刚性兑付却使金融机构背负了偿付义务,从而为系统性风险埋下隐患。

此外,金融业的基本原则是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在刚性兑付条件下,那些高收益的产品由于保本承诺,同样达到低风险,这就使收益与风险出现背离,抬高无风险收益率,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减少了实业发展的资金可获得性。 

总结

打破刚性兑付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采取的措施,因为它阻扰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其实打没打破刚性兑付,对于我们广大的投资者来说,影响并不大,保本理财也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我国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主力均非保本理财,但是大家听说过的亏损案例又有几个?(飞单及虚假理财不算)。


鲤行者


打破刚性兑付是此次资管新规的一项重要内容。刚性兑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有投机心理,而银行也抱有侥幸心理。

其实在这之前,银行不能如约兑付所出售的理财产品的收益早有耳闻。例如有的顾客存上10万,利息为+5%,但到期后,利息成了-1%,不但没赚,反而赔了。一般在这种产品的契约中,有细小字注明,在某些情况下,理财品的出售方是可以免除责任的。而销售理财品的人在推销的时候,是不会提醒你这些风险的。打官司也费力,很多人只要本金能保住,也懒得再计较。

经济下行,银根紧缩,类似政策会越来越多吧。

告诉你理财品不会有保本收益,就是让你转向国债或是把钱存起来。


其可非


至少现在还有保本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的,以后会慢慢让保本收益退出,完全市场行为,打破“刚性兑付”,按国际惯例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