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有套路 你目前在哪個套路中

購房者買房大多要經歷三個階段:剛需型買房——改善型買房——享受型買房。可買房人無論是剛需買房還是改善買房,甚至後來的享受居住,選房的標準都各有不同,置業理念也是越來越理性。

第一階段:剛需型買房 注重價格和片區

剛需即剛性需求的簡稱,從字面可以理解“剛需”就是硬性的,必須需要的東西。

記者在一樓盤開盤現場發現,剛需置業者大多都是90後剛剛參加工作的群體,70—100平方米房源受到了他們的歡迎。

市民王先生表示:“剛剛工作兩年,雖然工作穩定卻沒有多少積蓄,但如果一直租房又覺得不划算,所以想先買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兩房。”

剛需買房往往是投入精力最多、選擇最為糾結的一次經歷。既要考慮價格,又要考慮區位,還要反覆比較。這時的人生經驗也不多,人脈也不廣,面對眼花繚亂的房產市場,往往有力不從的感覺。想選到合適的房子,一方面要多去看房、多加對比,另一方面要通過多種渠道努力學習房產相關知識。

對於每一個剛需買房者來說,這是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個階段。一般情況下,剛需買房的週期都比較長,很多人都經歷了反覆對比之後才出手。

買房有套路  你目前在哪個套路中

第二階段:改善型買房 注重舒適和子女

購買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包括增加住房面積、增加電梯功能、優化地段等級、購買“學區房”等。

“現在我們家住在市中心,雖然交通很方便,周邊生活配套也很齊全,但是現在的房子是在頂層,只有六層,但是每天下班回家,我已經很累了,不想再爬樓了,還有會有老人來家裡,爬樓梯對於老人真的是太痛苦了,所以就想換套帶電梯的房子。”從劉女士的話語中就可以感受到她對“電梯房”的嚮往。

李女士多次輾轉於各個售樓部,幾經比較,最終選中北區的一套三室兩廳,“我們之前住的是一套兩室的房子,三口之家還行,可是自從添了小女兒就明顯感覺不夠住,所以這次至少要買一套三室的。”

改善型買房往往帶著明確的目的性,處在這個階段購房者清楚地知曉自身的需求,同時較之剛需階段,對房產市場的瞭解更加深入。一旦發現合適的房產往往會立即買進,即使缺少一部分資金,也會想辦法籌措。

第三階段:享受型買房 注重區域和房屋綜合品質

隨著事業發展、年齡增大,當你意識到剛需房產、改善房產都有些不盡如人意並且準備再次置換時,這時你邁入了購房的第三個階段:享受型買房。

選擇享受型的購房者一般都會要求較高,在這個階段,對房屋戶型的選往往會著重於對舒適性、功能性、美觀性等特點的關注,一些資金充裕的購房者往往會關注諸如超大平層、躍層、洋房、別墅等豪華戶型。

處在這個階段的購房者,對房屋的要求不再只是“能住”,而更多地關心自身品質、生活配套品質等方面。不僅包括建築品質、小區檔次、小區環境、物業管理、生活配套等硬件,另一方面也包括社區定位、社區居民、文化建設、人文素質等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