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讀史與修身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讀 史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當讀一點歷史。馬克思和恩格斯說過:“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歷史是先人的足跡,是億萬人經驗與教訓的記錄。歷史科學對於每個人的重要性在於:有助於提高資治能力,有助於陶冶人文素質,也有助於個人修身養性。

既然讀史重要,那麼怎樣讀史呢?俗話說: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讀起呢?在“二十四史”中,有確切文字記載的歷史大約3000多年。第一個1000年,主要是商、周,《三字經》中“東西周、八百年”,再加上商,概數是千年。其後的2000年,從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自稱始皇帝,到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廢除帝制。我將這段歷史稱作中國皇朝歷史,總計為2132年。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中國兩千年皇朝歷史,大體可以分作前後兩段,前一段1000年,中國的政治中心主要是在西安。其間政治中心經常東西擺動——秦在咸陽,西漢在長安(今西安),東漢在洛陽,唐在長安,北宋在汴梁(今開封)。後一段1000年,中國的政治中心主要是在北京。其間政治中心經常南北擺動——遼上京在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菠蘿城),金都先在上京(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後在中都(今北京),明都先在金陵(今南京)、後在北京,清都先在瀋陽、後在北京。從上述可以看出一個有意思的歷史現象:中國兩千年皇朝歷史政治中心的擺動,先是東西擺動,後是南北擺動,從而呈現出大“十”字形變動的特點。

就其後1000年來說,遼、金、元、明、清五朝,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國內的民族融合。遼——契丹、金——女真、元——蒙古、清——滿洲,五朝中有四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明朝雖然是漢族人建立的,但朱元璋以“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結果又被“韃虜”所替代。滿族以“七大恨告天”的民族旗號起兵,又被孫中山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綱領所推翻。

司馬光《資治通鑑·進書表》說:“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總之,讀史要考盛衰、知興替,以史為鑑,達到至治。

修 身

《大學》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強調修身。《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到了宋代才把它單列為“經書”,並被列為“四書”之首。《大學》分為“經”與“傳”兩部分:“經”只有一章,是全書的綱領,主要為“三綱領”——明德、親民、至善,共205個字;“傳”共十章,是對經的闡釋,主要為“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共1548個字(朱熹統計為1546字)。《大學》的“三綱領、八條目”簡稱作“三綱八目”。《大學》不僅被尊為“四書”之首,而且被視為“四書”“五經”的入門津樑,登上儒家經典殿堂的階梯。

《大學》的精髓與靈魂是什麼?在中國科舉制時代,特別是明清時期,所有的知識分子,對於《大學》全文,朗朗背誦,爛熟於胸。《大學》開宗明義的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謂“大學”?朱熹解釋為“大人之學”。何謂“大學之道”?朱熹解釋為“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學》的精髓是:明新至善。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止於至善”的途徑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道德期待是修身。“止於至善”是《大學》指明人性修養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達到“至善”的大境界。對於“至善”,有不同的解釋。“至善”就是德性盡善盡美,但比較抽象。我的體會是:具體說來,“止於至善”,就是要科學地調理天、地、人、己的四維關係。“止於至善”,是要“達到四合”,也就是要達到天合、地合、人合、己合。“達到四合”是個過程,不斷趨近“四合”,攀升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看了大量歷史人物傳記,特別是明清人物傳記。從中歸納出一個道理:凡是能夠“達到四合”者,就達到了《大學》中“止於至善”的境界,他們都是歷史的成功者或勝利者,否則就是不完全成功者或失敗者。下面我想列舉讀史實例並結合個人體驗,說一點心得和體會,重點說一下“四合”,就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天 合

天合就是天人關係,是中華文化和人生智慧的一大特點。天,有多種解釋:天命、天道、天理、天時等。我這裡說的天,是從歷史哲學的角度,主要是指天時。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面對的是天時。屈原作《天問》:“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問的是天人關係。司馬遷說:“究天人之際”,就是說要探究天與人的關係。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號》說:“天人之際,合二為一。”這裡的“天人合一”,也是探討天與人的關係。

“天時”有大天時、小天時。魏源在《聖武記》中說:“小天時決利鈍,大天時決興亡。”就是說,成小事業者要有小天時,成大事業者必有大天時。《孟子·公孫丑下》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裡的五百年是一個概數,就是說王者興,必定有大天時。明末清初,中國歷史的“天時”到了一個大動盪、大變革的時期,也就是一個大的天時。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天時不停地在變。《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說的是天在不停地運行,人要不斷地努力。朱熹《大學·序》說“天運循環,無往不復”,也是說天時不停地運行。天時在不停地變,而人的認識卻總是滯後,所以人經常與天不合。要順應天時,力求做到“天合”。既然人與天經常不合,那麼怎樣使它“合”呢?《易經》講“順天”,《荀子》講“制天”。我想“天合”重要的是:察知天時,順應天時。

關於察知天時。《易經·賁》指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就是觀察天文運行,瞭解時間變化。人們常說:“知時務者為俊傑。”俊傑的一個特點是要“知時務”,就是要知天時、識事務。古代傑出人物的察天時,主要是感悟天時、順應天時。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開創清朝,逢了幾百年一遇的大天時。這個天時的特點有五:一是明朝皇權衰落,控制地方減弱;二是蒙古各部分裂,滿洲從中分化;三是明軍抗倭援朝,遼東軍事空虛;四是列強尚未崛起,暫未受到威逼;五是崇禎關內大災,民變烽火蔓延。如果努爾哈赤等早生100年,明朝處於強盛時期,他會像其先祖李滿住、董山一樣,受到明軍的攻剿,寨破人亡,百年難復。同樣,晚生100年,清朝的歷史,又會是另外一種局面。

天時對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但不同的人逢遇同樣的天時,卻有不同的對待。元朝末年,發生災荒。元順帝不去救濟,朱元璋利用災荒,揭竿而起。其結果,朱明興,蒙元亡。這是兩個對待天時不同而勝敗的史例。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關於順應天時。《老子》說:“動善時。”《孟子·離婁上》也說:“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都是說行動要順應天時。清朝北京叫順天府、南京叫應天府、瀋陽叫奉天府;紫禁城正門明稱承天門、清改為天安門——都突出“天”。

順應天時還要不失天時。《晉書·宣帝紀》說:“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也。”人與天的關係是:既不違時,也不失時。《嘉靖通州志略·序》說:“作天下之事本乎機,而成天下之事存乎會;機以動之,會以合之,古今之所有事,率由是也。”兩者說的是同一回事,抓住機會,既不違時,又不失時,而與天合。

地 合

《孫子兵法》講“地”,它重點說山川險隘。我這裡說的地,含義更廣闊,包括地理位置、山川形勝、自然條件、物產資源,等等。《孟子》講“地利”,主要是利用地的有利因素;我講“地合”,主要指環境與自身的平衡關係。“地合”的含義主要有四:一是知地利,二是用地利,三是借地利,四是節地利。就是說人與地,既矛盾又協和,矛盾中求協和,協和中求發展,力求自身與環境的平衡。

關於知地利。努爾哈赤生長於赫圖阿拉,就是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這裡離明京師不遠不近:太近了,比如說是在通州,努爾哈赤起兵不久就會被明軍殲滅;太遠了,比如說是在黑龍江漠河,也不容易成氣候。

大家知道曾國藩,湖南湘鄉人,進士出身,在北京做禮部侍郎。母親病故,回鄉守制。太平軍興,打到湖南。曾國藩招募“湘勇”,組織湘軍,為清社稷立下大功。可以說,曾國藩之所以有“中興以來,一人而已”之譽,湖南“地合”起了重要的作用。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關於用地利。再舉個人例子。我開始學先秦史,只考慮個人興趣,沒有考慮“地合”因素。楊向奎先生建議我研究清史,因為:研究先秦史,北京不如西安佔地利;而研究清史,北京要比西安佔地利。北京是清朝首都,有大量清代滿文、漢文檔案,有宮殿、壇廟、皇家園林。我學清史、滿學如果說有一丁點成績的話,“地合”是一個重要因素。

關於借地利。一些學子到外地、外國讀書,一些官員到外地、外國考察,就是借外地、外國的地利,進行學習,報效祖國。

關於節地利。地利是有限的,應當珍惜,不可浪費。要愛惜自然資源,以便可持續發展。美國的煤炭、石油節制開採,其保護資源的做法值得借鑑。

人 合

《孟子·公孫丑下》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裡重點是強調“人和”,就是要和睦、和諧。我說的“人合”,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睦、求同、融合,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矛盾、衝突。做事、做人,為官、為政,“人合”是一個重要的條件。做大事業者,必有大“人合”。

我在總結清朝興盛的歷史經驗時,提到了“人合”,包括民族合、官民合、君臣合,總之是指“人合”。可以說有多大的“人合”,就有多寬的胸懷,有多高的境界,成多大的事業。舉幾個例子。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其一,寧遠大捷,社會原因,在於人合。在整個過程中,文武、將帥、官兵、軍民等關係,可以說,做到了人合。袁崇煥是文官,他同武將滿桂、祖大壽、朱梅、左輔、何可剛等,在整個寧遠保衛戰過程中,協調一致;他“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鹹請效死”;發動軍民,堅壁清野,兵民聯防,編派民夫,供給守城將士飲食;又派衛官裴國珍帶領城內商民,運矢石,送彈藥;派諸生員,組織民眾,巡察街巷,搜索奸細。在遼東的諸城——撫順、清河、開原、鐵嶺、瀋陽、遼陽、廣寧,都是由於“內應外合”才失陷的。而“寧遠獨無奪門之叛民,內應之奸細”。寧遠之戰,軍民一體,相互合作,同心同力,取得勝利。可以說,寧遠大捷是“人合”的一個例證。

其二,舉身邊例子。每一個人,都在人群中,上下左右內外,有著六維關係。人的關係,重在和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們常遇到兩種人:友人和貴人,小人和敵人。所謂“人合”,碰到的難題是:如何對待小人和敵人。

感謝小人。遇到友人和貴人,要恭敬;遇到小人和敵人,要感謝。後者,宋人張載《正蒙·太和篇》說:“仇必和而解。”工作中遇到小人和敵人怎麼辦?一次我作報告,聽眾提問:“工作中遇到小人怎麼辦?”我回答:“感謝!”進一步說,對小人、對敵人,都要感謝。我講一個故事。相傳古印度有一位王子,在率軍征戰凱旋宴會上,舉起金盃感謝——父王、長者、功臣、將士,甚至於馬伕。他的父王說:“孩子,你還應該感謝一個人!”王子說:“誰?”他的父王說:“你的敵人!”袁崇煥應當感謝努爾哈赤,沒有努爾哈赤他也成不了英雄。皇太極應該感謝自己的敵人袁崇煥:寧遠、寧錦兩次兵敗,皇太極從失敗中奮進,採取兩招——一是研製紅衣大炮,二是設反間計。

己 合

一個人的修養,光有“天合”、“地合”、“人合”還不夠,更要有“己合”。什麼是“己合”?這主要是生理平衡、心理平衡、倫理平衡。

其一,生理平衡。人的生理,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所以會生病。人們往往被疾病和痛苦所折磨。生病有外因,更重要的是內因。要維持生理平衡,要促使身體健康。嚴格地說,有多健康的身體,就能做多大的事業。要善於調整身體內在因素,儘可能保持一個平衡、健康的身體。要健身固本,勞逸有度,張弛有節。《史記·太史公自序》說:“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強身固本。

其二,心理平衡。人的心理,經常處於不平衡狀態,所以有苦悶、煩惱、焦慮和煩躁。心理不平衡,嚴重時會出現心理疾患和人格障礙。報載:目前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自殺,100萬人自殺未遂,2600萬人患抑鬱症。有專家認為:威脅人類生存最大的病患,19世紀是肺病,20世紀是癌症,21世紀是精神疾病。教育部決定在大學設心理諮詢機構、設心理健康老師,說明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與緊迫。

要使心理平衡,重要的是心態,要有黃金心態。所謂黃金心態,就是碰到困難要陽光、喜悅,遇到委屈要坦蕩、豁達,遭遇坎坷要淡泊、寧靜,面臨勝利要謙虛、謹慎。具體來說,應注意事大氣靜、順謙逆奮。

關於事大氣靜。遇大事,要氣靜。這是很難做到的,也是必須修煉的。萬曆二十一年(1593),女真葉赫糾合哈達、烏拉、輝發等九部聯軍三萬,向建州進攻。努爾哈赤兵不滿萬,建州官兵,人心惶惶。報警的探騎,臉色都變了。深夜,努爾哈赤聽完這個報告後,打著呼嚕睡著了。他的福晉富察氏把他推醒後,說:“敵兵壓境了,你怎麼還睡覺啊?你是方寸亂了,還是害怕了?”努爾哈赤說:“要是我方寸亂了,害怕了,我能睡著嗎?我聽說九部聯軍要來打我,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現在知道他們已經來了,我心裡就踏實了。”說完後又呼呼睡著了。第二天早晨,他帶領眾貝勒等先祭堂子,而後統軍出發,一舉奪得勝利。胸懷開闊,心境豁達,事大心靜。相反,皇太極愛妃故去,哀傷過度,不吃不喝,悲慼成疾,後得中風,未成大業,抱憾而終。

關於順謙逆奮。人生在世,陰陽互轉——得失、勝敗、進退、浮沉、榮辱、順逆。處順境時,要謙敬——謙就是謙虛謹慎,敬就是敬天、敬地、敬祖、敬民。人們常說:“滿招損,謙受益。”這是普遍真理。處逆境時,要韌奮——百折不撓、愈挫愈奮。正如溫庭筠《早秋山居》詩云:“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總之,處順境時,既要享受順利,又要想到背後的困厄;處逆境時,既要正視困難,又要看到未來的希望。然而,人生常不如意,如何調整心態?司馬遷《報任安書》言:“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再加上司馬宮刑,而憤修《史記》。人做事業,要有動力。要善於將壓力變作動力,將厄運變為轉機。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心態平和,寵辱不驚;逆境發軔,氣量宏闊;激揚正氣,愈挫愈銳。

其三,倫理平衡。倫理平衡,重在修身。要重視修身。《大學》的“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根本,也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所以,“八目”的核心是修身,而修身的要義是克己從善,其指就是“止於至善”,也就是“達到四合”。修身所追求的目標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像范仲淹《岳陽樓記》所追求的修身最高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阎崇年:读史与修身

結 語

總之,要止於“四合”。“止於至善”、“達到四合”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自我。不合是常態,合是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修身,以止於至善,達到“四合”的境界。在這裡,我借用司馬遷以《詩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讚頌孔子的話:“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似可以說,雖不能完全達到“四合”的境界,卻心嚮往之,行實踐之。

總之,我們學習歷史,有益於提高資治能力,有益於提高文化素質,有益於自我修身養性,也有益於淨化個人的心靈。

包頭微學習劉濤選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