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閱讀?

閻崇年: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閱讀?

既然書可以做我們終生的朋友,朋友是要選擇的,選什麼書作朋友?

書太多了,有一次我到北京圖書大廈參加同讀者見面的活動。這座圖書大廈是八層樓,排隊讀者順著樓梯排,從八層、七層、六層、五層、四層、三層、二層、一層,到地下一層、二層,完了又轉圈排。我順便問書店總經理上架圖書有多少?回答有三十萬種。

有一次我到深圳新開的圖書城,單層面積據說是全世界書店最大的,何春華經理告訴我同時上架的書有三十萬種,而且每天在不停地更新。這麼多的書,怎樣選書?我想了幾條,跟大家討論。

第一,選讀經典。

經典是一個時代文化和智慧的精華。我個人的體會,有一定文化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應該讀一點經典。閱讀經典,思想深邃。

中國儒學傳統經書叫做:“四書”和“十三經”,“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十三經”包括《詩經》、《尚書》、《易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爾雅》和《論語》、《孟子》(有重疊)。

這十三本經書,我們不參加科舉考試、不搞專業研究,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全讀。咱們簡化一點,從“四書”裡學。

“四書”中《大學》一千七百五十三個字,《中庸》三千六百五十七個字,《論語》一萬五千八百七十六個字,《孟子》三萬五千二百六十一個字,共計五萬六千五百四十七個字。

我建議讀經先讀一本書,就是讀《大學》。《大學》開宗明義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三綱”,還有“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過去唸書,《大學》是一部入門書。

《論語》、《孟子》我們現在也沒有時間讀,大家都挺忙的。

今年五月份我和于丹老師去臺灣。她講《論語》,我講清史。臺灣的一位女記者,大概有三十歲左右,她說:“我跟您說,《論語》啊,《孟子》啊,我們全會背。”我說:“您是媒體精英,別人不一定會背。”她說:“我們不會背中學就不能畢業,所以中學畢業的全會背。”

我當時愣了一下,後來我回到賓館就跟他們說這事。我們今天大陸大學中文系的,不要說學生,就是博士生導師能夠把“四書”全背下來的,不敢說一個沒有,大概是幾乎沒有。所以,我建議讀一點經書,首先是讀《大學》,有朱熹註釋,並不太難懂。

第二,選讀史書。

有人說:“我不是大學歷史系的,也不是搞歷史研究的,而是搞科技的,幹嘛要讀史書?”我覺得搞自然科學,搞社會科學,都要讀點歷史。閱讀史書,增長智慧。

我講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我看報紙登了一個信息,就是新上任的衛生部部長陳竺(2007—2013年任衛生部部長),他是學醫的,是院士,在一個討論中醫和西醫關係的研討會上,他發言先講《列子•湯問》中的一個故事:

孔子有一次出去,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爭得面紅耳赤,爭論什麼問題呢?爭論太陽。

一個小孩說,這個太陽早上起來的時候,很大,離我們很近,中午太陽離我們很遠,中午太陽會小;另一個小孩不同意,說不對,你說的相反,早上起來,太陽離我們遠,中午離我們太陽近,理由呢?中午太陽很熱啊,熱不離我近嗎?

這實際上是引了歷史的故事,然後他就說這兩個小孩是各看一面,就跟人們看待中醫和西醫一樣。

他說西醫看病局部清晰,總體模糊,胃長個瘤子,通過胃鏡、CT等能看得很細;中醫看病是局部模糊,總體清晰。他利用這個例子來說明中西醫的特點。

他在討論中西醫關係的時候,用了歷史上的故事來進行討論,說明什麼呢?說明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工程技術的,學一點歷史也有好處。

學一點歷史從哪著手呢?你喜歡人物,就看歷史人物傳記,那我喜歡康熙,就看看康熙帝的傳,喜歡張居正,就看張居正的傳。或者喜歡某一段歷史,歷史的一個剖面,去年我講“明亡清興六十年”,就截取這段歷史的一個剖面。我們從人物、事件、典制等剖面入手也可以。

第三,選讀名書。

就是讀名家、名著、名篇。名家的作品,代表了一個時代或者一個群體或者一個地域的智慧與精華。譬如先秦七子——老子、莊子、孫子、墨子、荀子、管子、韓非子,又如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杜、白的詩就是唐詩高峰的代表。

大家知道有個《全唐詩》,《全唐詩》是康熙帝讓江寧織造曹寅負責編纂的,南京的江寧織造署不是要復建嗎,這曹寅很有意思,他媽媽孫氏在康熙帝小時候給他當保姆,清朝有個規矩就是皇子皇女生下之後,從媽媽身邊抱走,誰看著呢?乳母餵奶,保姆照看,他媽媽很難再見到這孩子。

康熙帝上學的時候,曹寅是伴讀,陪伴著讀書,所以曹寅後來受到康熙帝重用,被派到南京這兒做江寧織造。康熙帝六次南巡,曹寅四次在這兒接駕。

康熙帝委派曹寅主持編纂《全唐詩》,一年多的時間把它做出來不容易啊,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收錄兩千二百多個作者,一共九百卷。我們今天看的《全唐詩》基本上還是那個本子。

那兩千多個詩人你怎麼去看啊?所以選名人,唐詩如選李白的,但名人不是所有作品都是名著。一個人可能出了很多集子,其中有幾本集子具有代表性,有幾本集子搭配出書,所以要選名人、名著、名篇。

讀名人、名著、名篇,省時間,收效大。

如名人司馬遷,名著《史記》,名篇《太史公自序》。今人的書,也是如此。這樣就像蜜蜂採花一樣,從花蕊裡選擇最精華的東西來營養自己,從而可以事半功倍。

第四,選讀新書。

看書要抓兩頭,一頭是古的,根源性的;另一頭是新的,現代性的。

前者如《康熙字典》,為什麼受歡迎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的例句,是用最早第一次出現的,有原生性,有學術性,這個例句漢朝有,唐朝有,宋朝有,元朝也有,但最早是漢朝,他選出漢朝那個例句,你一下就找到它的根源了。

樹要挖根,水要探源,最新的那個著作是流,不是那個源,跟長江一樣,你要分清它的源和流。

最新的著作,有代表性的著作,我建議翻一翻,我有時候書看不過來,但最近出版的影響大的書,我一定要翻一翻。反映當前文化和學術最新研究成果的書,要擠時間多讀一些的。

第五,選急需書。

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什麼時候收復的?查《辭海》,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辭海》還能有錯嗎?正好有幾個搞臺灣歷史的博士到我家,我說考考你們:鄭成功收復臺灣是什麼時候?兩個博士說康熙元年啊!我說不對,錯了,錯在哪兒?《辭海》怎麼錯了?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查!

鄭成功收復臺灣,就是荷蘭總督向鄭成功投降、簽字這天,是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順治十八年是公元1661年;十二月十三日呢?其公曆是1662年2月6日。

《辭海》錯在什麼地方呢?如說帝王紀年,必須說順治十八年;如說康熙元年則不對,為什麼呢?因為順治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其最後一天,第二天就是康熙元年元月元日。

而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收復臺灣,到康熙元年元月元日還有十六天呢!過了這十六天才進入康熙元年呢!事情沒有發生在康熙元年,而是發生在順治十八年,對吧?

要說公元也可以,那就是公元1662年2月6日;要說帝王紀年也可以,那就是說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辭海》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搞錯了。所以,帶著急需解決的問題看書,印象深,學得牢。

以上五點建議,聊供大家參考。

-end-

選摘自《閻崇年講談錄:讀史閱世五十年》閻崇年,九州出版社

閻崇年: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閱讀?

本書是著名清史學家閻崇年先生多場精華演講、報告的講稿合集 。全書分為讀書治學、地方人物、以史為鑑三大篇章,共十四篇。

本書中,作為史學家,閻先生將多年來致力清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化的語言方式展現出來,讓讀者對清代有一個客觀、完整的瞭解,拓寬了歷史視野,另一方面作為一個事業有成的八十歲的老者,他將自己多年來的讀書治學的心得,以及為人處世的經驗精粹出來分享給大眾,以期對普通讀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和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