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非常厉害,如刘备带他东征孙权,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

曹操去世2年后,或者说曹操去世后,压力倍感轻松的一个人应该是刘备。在三国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巨头的争雄中,曹操当属最强,刘备次之,孙权方面最弱。也正因此,刘备在心理上就有点飘飘然,曹丕称帝的时候,他也当仁不让地称起了帝,但孙权却不敢称帝。不过其中的区别还是有的,从口号上来看,刘备说自己称帝是为了维护大汉,和曹操对抗,但内心是什么想法,就只能意会了。恰好在前一年,即公元219年末的时候,刘备的前将军关羽又被孙权杀掉,荆州又被孙权夺走,刘备称帝除了只能“意会”的东西外,恐怕也有很多政治需要的考量,比如称帝可以稳定蜀中人心,此外称帝可以加大对文武之臣的封赏级别,等等如是之类,总之还都是很利于他这个集团的利益的。

此人非常厉害,如刘备带他东征孙权,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

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称其复仇或者疆域扩张都可以,反正刘备借关羽之死准备攻打东吴。熟悉三国历史的看官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发生了两次“借复仇之名”而发动的战争。一次是曹操借老爸之死攻打徐州的陶谦,结果陶谦最终被搞死了,吓得死的时候都不敢把徐州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刘备。另一次则是夷陵之战,刘备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发兵东吴。

其实我们发现,纵观刘备一生,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口号发展事业的同志。比如前期一穷二白的时候,靠着我是大汉皇室后裔以及我出来大战的目的是为了匡扶汉室,等等。此外,刘备对曹操借为老爸报仇攻打徐州之“只可意会”的内在伎俩应该也是熟悉和清楚的。所以后来刘备借题发挥,不排除学习曹操的意思。

因此,到了公元221年,这时候距离关羽之死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刘备把蜀国内部的事情也安顿好了,比如称帝封官,此外,刘备虽然失荆州,但是却得上庸三郡,实力版图有损失,也有收获,从心理上来说基本能够平衡一下。于是,刘备开始计划攻打东吴。但是刘备虽然准备很充足,但是因为膨胀的心理,仍然存在诸多漏洞。比如诸葛亮的劝谏应该从长计议不可急攻,比如赵云的谏言,他都没有听进去。但是刘备也不是没有胜算,他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从刘备东征孙权的将帅部署,我们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明显缺乏一员得力上将。正史中记载的是,刘备自率的部队数量乃是4万之众,并非演义中的七十万。将领则是张南(前锋部队)、冯习(大督)、赵融、廖淳等为别督、吴班、陈氏等人。但是仔细来看,没有一员是身经百战勇谋过人之将帅。那难道是刘备的蜀国没有吗?不是,他有!比如此人就非常厉害,如刘备带他东征孙权,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那么如此是谁?我们且来看看。

此人非常厉害,如刘备带他东征孙权,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熟悉的魏延。通过魏延一生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一员勇谋兼有的悍将,能攻会守,非常具有帅才。别的不说,单看他在刘备活着和死后的表现就能得知,魏延活着的时候,因为战功受到刘备的器重,封为汉中太守,全面负责汉中军政事务,可谓是大权在握。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数次北伐,魏延都是诸葛亮主力军的第一领军将帅。而且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以魏延为首将打破司马懿之军队,斩首3000。此足见魏延领军能力和作战能力。除此之外,魏延不但有勇,而且有谋。一个将领最可怕的就是只有匹夫之勇,可是魏延不是这样的。他曾向诸葛亮进献一计,即子午谷奇谋。此计虽然诸葛亮没有接受,但是诸葛亮是承认这是个好计策的。诸葛亮说,此计虽好,只是风险太大。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理解的话,那就是如果蜀国的情况稍微好一点的话,诸葛亮或许是敢玩一把子午谷奇谋的,而诸葛亮当时没有玩的原因大概是蜀国的情况太惨淡,一点也赔不起,再加上诸葛亮历来行事谨小慎微。所以,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魏延,他是一个有谋略的将领。

因此,刘备东征孙权,如果把魏延调来,换赵云去驻守汉中。那么夷陵之战,刘备应该不会败。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刘备东征孙权的时候,军中没有得力的将帅,以蜀汉当时的情况,除了赵云之外,良将当属魏延,他勇谋兼备,具备这样的能力,堪称最佳人选。第二点是刘备东征初期还是非常顺利的,东吴方面对于刘备初期的强势攻势基本上是没有招架之力的,或者说东吴方面如果硬抗,损失也会很惨重,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东吴方面以陆逊等为帅的将领选择了防守,以守来消耗刘备的士气。

此人非常厉害,如刘备带他东征孙权,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

那么在东吴防守,刘备方面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候,刘备曾经在设计引诱东吴之军,但是无果,因被东吴陆逊看破。就这样,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一下到了公元222年的6月,基本上过了半年,彼此都没有进行战斗。但是刘备的问题出在安营扎寨的部署上,犹如当年于禁救援汉中,人人都说那是天助关羽,可是以于禁之半生军旅,当知道因地制宜而安营扎寨,明知荆州雨季,却把营寨驻扎在低洼之处,那不等于是自断后路嘛。此刘备之问题,同样,在春初及天寒之时,安营河岸林中倒是没有问题,可是到了夏季酷热之季,却把营寨驻扎林密之处,如此一把火就会结束战争,此乃取亡之道。

然刘备随军之将皆为后辈之小将,若带魏延出战,以魏延之军旅才干和谋略,当会认识到这个致命的问题。魏延这个人有个长处,就是能够清醒认识到敌我之短长,尤其在军务上,比如刘备问他如何保护汉中,他说曹操来百万,我为大王阻挡,来十万,我为大王擒灭。另外,魏延在汉中所搞的军务防备设施,可以说也非常漂亮,保了汉中十几年都没问题。

因此来看,以魏延的军事才干,和能提出“子午谷奇谋”如此计策的谋才,如刘备带他东征的话,结果应该会绝对不同。首先,以魏延之统军能力,在前期势如破竹之际,会让战事取得更加强劲的结果,对东吴方面的打击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打击效果,陆逊的防守等待时机之实施火计未必能取得成功。此外,就算刘备需要安营对峙,但以魏延之能,肯定会建议或提醒刘备,因此,刘备方面很可能不会把全部部队都安营扎寨于密林之间。

如此以来,只要东吴没有破敌之策,势必时间长了,军心消散,士气丧尽。实际上在陆逊实施防守的时候,将士对他已经是瞧不起和没耐心了。所以,从魏延随军的有利情况,以及东吴方面军中本身就存在的潜在问题,就算不灭东吴,也能打惨东吴,至少能捞一些东吴的地盘,总不会吃败仗惨败,造成令人倍感遗憾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