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无论在现代还是过去,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边境地区几乎都是常年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但在宋朝,却有这么一个地方,

不仅人人都有“双重国籍”,而且不需要征税,就连当年王安石提出的变革政策都不敢在这个地方实施,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爱历史的腐女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宋朝的“经济特区”。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公元1004年,北宋在与辽国打了四十多年的仗后,当时的宋真宗在北宋军队的军事条件处于有利的背景下,接受了辽国的求和,两国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在这个条约中就有这么一条:“以拒马河为界,河之北疆土归辽朝,河之南疆土归宋朝”。于是,这个拒马河的两岸也就成宋、辽两国的缓冲地带,就在这个敏感地带有个叫雄州的地方,雄州下属的容城、归义两县跨越拒马河南北,在两国都有属地,也可以说是一个“两属地”,所以说这里的居民也就有了现代人说的“双重国籍”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因为是“两属地”,所以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都对这个地方有税收,还要服从两国的兵役。然而,这里居民的生活却十分幸福,人口迅速增长,甚至还成为了宋朝的“经济特区”,这是为何呢?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雄州的地理位置

事实上,这是宋朝和辽国的一种竞争造成的,两国在向此处征税和派差役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拉拢当地居民的民心,以防止民心倒向另一方,而对己方不利。

1706年,雄州发生了灾荒,宋朝政府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发粮食救援,随后,辽政府也立刻支援雄州。宋朝政府得知辽国也来支援时,立即要求雄州等沿边政府密切留意辽政府的举动,千万不要让辽政府抢走民心。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次年,辽国政府宣布给予当地居民赈贷 ,宋朝政府于是也取消了当地的赋税,并且赠送了许多米豆给当地居民。

总之,无论是哪一方有点不好,社会秩序不稳定,居民们就会投奔另一方。同时,两国政府还都会致函对方,表示抗议。随后,失去民心的一方政府就会修改政策,来稳定民心。毕竟在雄州,可能随便一件小事如果没能处理好,都可能引发宋辽两国的外交争端。这种竞争性的治理秩序,让两属户获益,因此两属户才会越来越多。宋人(也包括辽人)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不逊色于现代欧美国家在边境设立共管地的务实做法。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此后,宋朝还在雄州设立了榷场(一种边境自由交易市场),开放交易。最巧的是,谁能想到这个宋朝的“经济特区”——雄州(今河北雄安)在一千多年后,也真正的成为了我国的经济特区。

宋朝的“经济特区”,就连宋朝政府的变法都不敢在这里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