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須知:這10種食物,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

從呱呱墜地那一刻開始,寶寶的營養飲食就成了重中之重。1歲以內的寶寶,消化系統還很稚嫩,對食物是非常挑剔的,蜂蜜、果汁、鮮牛奶、蛋白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看似營養又常見的食物,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卻是“大敵”,快看看有你中招的沒?

寶媽須知:這10種食物,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

這10種食物,1歲以內寶寶堅決不能吃!

1、鹽、糖以及各種調味品:1歲以內寶寶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各種調味品,1歲以後再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淡口味食物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較少偏食挑食的風險。淡口味食物也可以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和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蜂蜜:蜂蜜雖然是天然食品,但由於沒有經過消毒殺菌的過程,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孢子,1歲以下的寶寶,免疫和腸胃功能都還沒有發育完善,如果食用可能會受到感染,引起肉毒桿菌性食物中毒。

3、果汁:水果榨汁以後,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會有損失,營養價值降低,而且果汁的含糖量比較高,可能導致蛀牙,寶寶喝慣果汁以後還可能會對白開水毫無興趣。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還是吃果泥比較好,1歲以後也要限制喝稀釋的果汁。

4、鮮牛奶:鮮牛奶雖然營養豐富,但是鮮牛奶中的蛋白質分子結構大,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不容易在腸道吸收,過量食用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另外,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喝了鮮牛奶後,會發生腸道過敏反應或腹瀉。所以,新鮮的未必是最好的。

5、蛋清:蛋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但寶寶1歲以前的消化能力還無法負擔這些豐富的營養成分。而且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寶寶血液中,使寶寶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溼疹、蕁麻疹等。所以,開始吃輔食的寶寶應該先吃蛋黃,1歲以後再吃蛋清(蛋白)。

寶媽須知:這10種食物,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

6、飲料:乳酸飲料,寶寶大約4個月大開始,體內分解食物的酵素才會逐漸成熟,至少要等到1歲以後,才會接近成人的功能。乳酸飲料的糖分過高,不適合太年幼的寶寶食用;功能飲料,功能飲料裡面大多富含電解質,可以補充人體在出汗時丟失的鈉、鉀等微量元素,但是小寶寶的代謝和排洩功能發育還不健全,過多的電解質會加重寶寶的肝腎負擔;刺激性飲料,可樂、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含有太多糖分或咖啡因,容易引起蛀牙,還會影響寶寶的味覺,使人興奮,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生物鐘。

7、巧克力:巧克力的脂肪和糖的含量高,不易消化,寶寶吃巧克力容易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另外,巧克力含有使神經系統興奮的物質,會使寶寶不易入睡和哭鬧不安。

8、湯圓:湯圓一般以糯米粉為食材,不易消化,小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吃湯圓可能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而且糯米比較黏,寶寶吃湯圓的時候還可能粘在食道上阻塞呼吸道。

9、海鮮: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容易引發寶寶過敏。

10、整顆硬糖、軟糖、爆米花、花生米等:這些食物對於小寶寶來說,都有潛在的窒息風險,媽媽儘可能不要給寶寶吃。

寶媽須知:這10種食物,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