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大家好,欢迎来到“星球问答”第三期。看看今天的问题: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针对这位妈妈提出的宝宝半夜哭闹和哄睡方式的问题,本期“星球问答”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硕士、大小星球资深讲师及美国高瞻认证教师——王海燕老师,一起答疑解惑,聊聊宝宝夜晚哭闹那些事儿。

因为这位宝妈的整体描述比较含糊,我们在此罗列了可能引起宝宝夜哭的各种因素,供宝妈根据孩子的状况逐一排查:

1、哪些“生理雷区”会触发宝宝夜哭?

2、宝宝的“气质类型”会影响睡眠状况;

3、“不当养育”可能引发宝宝焦虑造成夜哭;

4、养育者自身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排查触发宝宝哭闹的“生理雷区”

· 辅食喂养不当

19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不同的辅食会对宝宝娇弱的肠胃造成刺激,新品种的辅食添加时间最好是上午十点左右,便于观察宝宝对新辅食的接纳程度,随时调整辅食的类型和数量,避免晚间添加辅食给宝宝带来肠胃不适,造成夜哭。

· 缺乏微量元素

宝宝体内如缺乏微量元素,特别是锌缺乏会造成身体不适和夜哭现象,如果宝妈想知道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不妨带孩子去医院做个身体检查。

· 白天哄睡过多或活动量过大

19个月宝宝睡眠时间应在11-14个小时左右,宝宝白天睡得太多也可能造成晚上睡不着的情况。与此同时,如果白天活动量过大,神经兴奋度高,也会造成夜间睡不安稳。

· 睡眠环境不适

环境过热、过冷、房间光线刺激等也可能引发哭闹,房间里尽量避免强光、噪声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

· 受妈妈孕期作息影响

妈妈在怀孕期间夜里睡得晚、失眠、吃夜宵等作息习惯也会影响胎儿的生物钟,造成宝宝夜里不易安睡。

建议:妈妈可细致观察宝宝的夜哭是否属于以上情形,如果有类似的状况,可以逐渐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以上这些“雷区”逐一排查都没有问题,那我们需要从宝宝心理发展和养育者的心理状态这两方面着手了。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尊重宝宝与生俱来的个性气质

每个宝宝身上都藏着数不清的专属他自己的遗传信息密码,它们决定了每个宝宝都具有从母体带出的独特的“天生气质”,造成宝宝对各自不同的行为反应模式。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Thomas和Chese根据气质理论和气质9维度将婴儿的气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易养型(Easy)宝宝、难养型(Difficult)宝宝、发动缓慢型(Slow up to warm)宝宝。

易养型(Easy)宝宝:

这类宝宝性格温顺、随和开朗、情绪愉快,对父母的照顾能够积极反应;饮食排泄等都很有规律;对新环境适应很快,容易接受新事物或陌生人;他们不会让父母过多操心,睡眠也会相对安稳。

难养型(Difficult)宝宝:

这类宝宝是需要养育者付出更多心力的高需求宝宝,他们好动,精力旺盛;爱哭闹,不易安抚,很难接受环境的变化;在父母给他喂食、换尿布时常常烦躁不安;吃喝拉撒睡都相对缺乏规律性。

发动缓慢型(Slow up to warm)宝宝:

这类宝宝性情冷静,比较安静。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表现出比别的孩子“慢一拍”的特点;他们适应新事物较为缓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慢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活跃起来;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下会安睡,一旦进入新环境,就可能发生夜哭现象。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类型并没有好与坏的分别,只是各有特点。比如——

易养型的宝宝由于性格随和,可能不太有自己的主见,自主性不强;很难产生非常强烈的做事动力;没有戒备心,容易被欺骗等等;

难养型的宝宝比较敏锐,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内心情感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运动能力强;自主性和目标性都很强等等;

建议:大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宝宝的气质特点,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尽可能与宝宝的气质要求相符。

针对难养型和发动缓慢型的宝宝,要为他们建立稳定的作息起居模式,让宝宝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节律下生活,减少突发新情况的刺激;当宝宝用哭声传递自己的生理、心理需求时,要尽量迅速及时地回应宝宝,逐渐帮助宝宝搭建起对身边世界的信任和亲近感,并由此形成内在的安全感。

恰当的养育方式为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连接

2岁以内是宝宝建立对养育者的信任和亲密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高度的给予和关注。如果大人回应不够及时,照顾不周,他们小小的内心世界会产生一种生存的危机感。

哭闹是这个时期宝宝最主要的语言,它所表达的除了饿了、尿了、渴了、冷了之外,还有可能是觉得孤单、需要安慰。养育者及时地给予回应,让宝宝清楚地知道,有人始终在我身边爱我、保护我,我是安全的。

这种在生命之初建立起来的联结和安全感,会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构筑起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整个生命描画出健康的心理底色。

上世纪美国曾经盛行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育儿方式,主张婴儿一个人独睡、如果哭闹就不抱、只有不哭大人才抱,由此为婴儿建立起“哭闹得不到关注”的条件反射模式,降低了养育者的辛劳程度。几十年之后,研究者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发现,用这种方式养育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不同程度上存在孤僻自卑、社交困难、甚至暴力倾向等性格和行为特点。

如今,这种养育方式已被逐渐摒弃,人们意识到——2岁以内幼儿的养育原则应是为宝宝提供恰当和及时的回应,不要过早地进行强制性行为训练。就哄睡方式而言,

大人不恰当的强化行为,可能为孩子建立了抱哄才有效的应对模式

一个朋友曾经吐槽自己的宝宝,夜哭不睡,必须要大人开车上路,绕半圈三环才能安睡,令这对夫妻几近崩溃。但是追根溯源会发现,这种入睡模式最初是因为宝宝夜哭让大人心烦意乱,于是索性带着宝宝开车出门,重复多次之后建立的错误强化模式。

那么,该如何拆毁并修复这种长期形成的bug?

应对方式地调整一定要分步骤、有节奏地进行,千万不可瞬间切换模式,打击宝宝的安全感。比如:从最初的大人抱着宝宝,一边走着、一边哄睡,逐渐过渡到大人抱着宝宝,一边坐着、一边慢摇、一边哄睡;再逐渐过渡到大人抱着宝宝,一边坐着、一边哄睡;再过渡到抱着宝宝半躺着,搂着安抚;最后,置换并建立起大人和宝宝都较为舒适的哄睡方式。

要知道,宝宝长期被错误的哄睡方式“操控”,大人想要抽离这种魔性哄睡,必然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渡过程。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养育者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宝宝

照顾宝宝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如果养育者缺少后援,就很容易会产生焦虑、抑郁、疲惫、孤独的感受,当负能量爆棚时,必然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耐心回应宝宝的需求,无法为宝宝营造出轻松安全的成长空间。

因此,为宝宝的主要养育者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和体力支持十分重要

。婴幼儿的主要养育者是妈妈,哺乳等特殊“工作专利”使得爸爸较少与宝宝深度接触,爸爸的参与度必然会偏少一些。那么,这个时期的爸爸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宝宝呢?就是通过爱妈妈来爱宝宝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当妈妈不分白天黑夜、周而复始地照顾孩子时,累字当头,妈妈们的心理很容易染色暗黑系:我的生活空间就这样被挤压,我感到身心俱疲,一个人带孩子很烦啊....

这时就亟待一种力量来持续支撑她的“战斗”,那份力量来自宝爸的关爱。这份关爱可以给予她源源不断的能量,令她内心强大安稳地度过每一个脆弱时刻,尤其是在宝宝哭闹不休的时候。宝宝夜哭,需要我们找准原因再“治理”。不仅需要排查宝宝身体、情绪等等生理、心理各种因素,更需要爸爸妈妈形成合力,给予宝宝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为其营造一个包容、保护的环境。这些环境有助于宝宝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为了宝宝,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王海燕

·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专业硕士;

· 美国高瞻认证教师;

· 首都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人;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世界医学认证中心(WMECC)催眠治疗师。

擅长于将启蒙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相联结,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小星球,拥有主动学习、探索世界的无限宇宙力。

《星球问答》来啦

针对0-8岁儿童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小星球推出了全新的互动栏目《星球问答》。如果您在育儿过程中有疑问,请留言给我们,我们将邀请权威教育专家或育儿大V来为您解答!

宝宝夜醒哭闹、魔性哄睡……问题破解方法在这里!

大小星球以主动式学习为核心教育理念,专注0-8岁儿童启蒙教育,旨在用专业度和创造力为儿童设计高水准、有审美、有趣的互动教育产品,为教育从业者和家长打造优质的线上线下教育课程和分享社区;为中国亲子家庭提供创新美好的文教生活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