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和太子为何没有南迁?全因这个小官,最后他结局如何

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与崇祯皇帝密谈,建议崇祯皇帝将朝廷南迁,留下太子和内阁大臣驻守京城。当时的形势是李自成的军队正在逼近京城,形势已经很严峻了,崇祯皇帝则表示“南迁”意味着放弃宗庙陵寝,难以启口,必须有内阁、六部的重臣出来力排众议,形成朝廷一致的共识。

崇祯和太子为何没有南迁?全因这个小官,最后他结局如何

崇祯将大臣的南迁奏疏交给内阁讨论,引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内阁首辅陈演直接表示反对,兵科给事中光时亨,还严厉谴责李明睿的“邪说”,声色俱厉地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如果陈演身为内阁首辅,怕担责任,所以表面上反对南迁倒能理解,可是现在看来他是真的反对南迁,因为他故意向外透露了皇帝要南迁的消息,并且鼓动言官猛烈抨击“南迁”的主张。明朝的言官那是非常厉害的,一时间崇祯面对空前的压力,南迁计划最后夭折。皇帝不南迁,那太子南迁总可以吧,不行,光时亨依然反对,光时亨大声曰:奉太子南往,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话直接点了崇祯的死穴,他真的担心太子到了南方,然后来个遥尊他为太上皇,那他就彻底蒙了。所以太子南迁这事也没成。

崇祯和太子为何没有南迁?全因这个小官,最后他结局如何

你以为陈演干的损事只有这一个吗?在这之前,李自成刚攻入山西时,崇祯和群臣本欲调宁远吴三桂撤守山海关,抵抗李自成,结果唯独陈演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导致吴三桂未能成行,等到后来想调吴三桂了,也晚了。

最后,在朝堂上喊得极为悲壮要与明朝社稷共存亡,阻止崇祯南迁的陈演最后投降了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斩首。而指责南迁是邪说的光时亨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后来又逃到南方,被南明大臣马士英弹劾:“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光时亨最后被处死并弃市。

崇祯和太子为何没有南迁?全因这个小官,最后他结局如何

其实,反对“南迁”的这些人,表明上是鼓吹“守国、守祖宗太庙”,其实是企图借此孤注一掷,来为自己沽名钓誉,而并非忠君报国。这样的人往往比敌人更可怕,因为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极其自私,还把自己的言论占据在道德制高点上,弄得自己大义凛然,舍生取义,实际上则是贪生怕死之辈。读史可以明事理,其实,像陈演、光时亨这样的人,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存在的,也许你身边或者你的单位就有这样的人,一定要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