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莆陽:歷史文化名人與莆田(九)

山水花鳥,精絕筆意

肖像人物,派開波臣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吳彬,宇文中,又字文仲,自稱枝庵發僧,流寓金陵。

萬曆間以能畫為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工山水,佈置絕不摹古,水法山樵一派,與曾波臣肖像畫,洪仲韋小楷,黃允修篆刻,並稱 “莆中四絕”,晚年多作人物畫,尤擅佛像,筆法純熟,人物,形狀奇怪,迥別前人,自立門戶。其佛像畫格,與當時丁南羽並稱第一。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曾鯨,字波臣。一生往來江浙一帶,為人寫真。擅畫肖像,在繼承粉彩渲染傳統技法的同時,汲取西洋畫的某些手法,形成注重墨骨,層層烘染,立體感強的獨特畫法。所畫人物肖像強調觀察體會,抓住最動人處,精心描繪,尤注重點睛,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如鏡取影,儼然如生”之譽,從學者甚眾,遂形成波臣派。

續脈八分書,印開莆田派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宋珏,明代詩人、書畫家。字比玉,號荔支子,浪道人、國子仙。國子監生。漫遊吳越,客死吳地,歸葬莆田。

工畫。山水學米氏、黃公望、吳鎮,用筆蒼老秀逸,不拘於法,兼善畫松。

工八分書,行、章、草諸體亦佳,字字珠璣,筆法瘦勁有神,端莊凝重,渾然天成。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工篆刻。自成一派。以八分書入印,學秦漢鉨印,突破篆文入印的傳統,從而開創篆刻史上的“莆田派”,錢牧齋、王阮亭極為稱賞之。

宋珏是在“隸法宗漢”還未成為一個書學常識時,在中唐隸書沒落之後的數百年,重新將學習的觸角伸向漢代隸書的第一人,保存了隸書一脈純正氣息,為後學指出隸書學習的向上一路,對清代隸書復興有篳路藍縷之功。

矢志抗清,不履清土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林蘭友,字翰荃,號自芳,別號砥庵。

崇禎十七年林蘭友被農民義軍所執。義軍勸說他歸順,他矢志不移,義軍乃於炎夏之日,裸其身置於石板上任憑烈日曝曬,嚴禁滴水潤唇,歷時三晝夜。他寧死不屈。當時有同鄉鉅商李道者行商京城,租得王爺馬匹,直闖禁場,用人參湯浸溼巾幘,佯作勸降狀,馳騎而過,責曰:“曬死汝!”智投參湯巾覆其口鼻,蘭友吮吸漸蘇,不死。時清兵入京,混亂中,林蘭友逃離北京,經天津乘船南下,漂泊海上。

清兵大舉南下,蘭友見明祚告終。立誓:“頭不戴清天,足不踐清地。”攜帶家眷遁入海島隱居十五年。清順治十六年,病逝海潭島。故後,寄櫬海島,清康熙四十一年仙遊知縣訪其孫林繼昌、林繼祖,飭其營葬,運柩回鄉,葬於楓亭為慰忠魂遺願,下葬塘穴中以鐵鏈懸棺。

廉能舉第一,名傳《彭公案》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彭鵬,字奮斯,又字古愚,號九峰,莆田小橫塘人,由於為官清廉而史稱“彭青天”。

三藩之亂時,吳三桂邀請為之效力,被拒絕。三藩平定後,康熙二十三年選授為直隸三河知縣。康熙二十八年,遭順天府尹許三禮參劾,雖查“無證據”,仍被“降二級留任”;繼而又被多次論罪,“積至降十三級調用”。可一年後,在朝廷舉薦“廉能”官中,他竟被擢拔第一,授工科給事中。康熙三十九年因表現卓越,調任為廣東巡撫。康熙四十三年因積勞成疾而卒。

《彭公案》以彭鵬為原型,以主人公彭朋出知三河縣、升紹興知府、擢河南巡撫、授兵部尚書查辦不同事務為線索,敘述李七侯、黃三太、楊香武、歐陽德等一班俠客協助他懲惡誅奸、除盜平叛的故事。

師泉神蹟,平臺豐功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施琅,字尊侯,號琢公,晉江人,隨鄭芝龍降清,後與鄭成功抗清。又因私怨,鄭成功誅殺施琅家人,施琅再次降清。

康熙二十年,康熙帝納李光地諫,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康熙二十一年,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進取澎湖、臺灣。康熙二十二年復臺。入臺後,祭鄭成功廟,對鄭氏父子經營臺灣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並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康熙三十五年逝世,賜諡襄莊,贈太子少傅銜。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清康熙二十一年,施琅進軍臺灣,舟師三萬駐平海候風時,此處遍地鹽滷,僅媽祖廟前一口淺井,井水枯竭,大軍面臨絕水。施琅遂祈求天后賜水解困,即命軍士將枯井挖深數尺,媽祖顯聖,井水清泉湧溢,取用不絕,井泉濟師,施琅大喜,遂親筆勒石“師泉”碑記,以為紀念。得天后神助,故於康熙二十二年奏請朝廷,重建平海天后宮。

蘭石畫風,歐陽筆意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郭尚先,字元開,號蘭石,福建莆田人。嘉慶十四年進士,歷任鄉試考官、國史館纂修、文淵閣校理、四川學政、左贊善、光祿寺卿。道光十二年春,詔授大理寺卿、禮部右侍郎,專司學政吏考之事。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郭尚先一生博學多藝,著述甚豐。他工書法,“本學歐陽,後兼顏,褚”,以致當時朝鮮、日本諸國人爭相以重金求購其墨寶。

他又善繪畫,山水之外,尤擅蘭石;其篆刻則古樸渾厚,法度精嚴,被譽為“深入漢人之室”。

鐵面御史,熱心鄉賢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江春霖,字仲默,一字仲然,號杏村,晚號梅洋山人,光緒二十年進士,官至新疆道,兼署遼瀋、河南、四川、江南道監察御史。

訪察吏治,不避權貴。前後六年,封奏六十多起,與慶親王、袁世凱、徐世昌、孫寶琦等權貴抗爭,聲震朝野。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宣統二年被罷官歸裡。從此,厭談政治,對家鄉的社會公益事業,竭盡心力以赴。如主修、興建江口九里洋水渠、鎮前海堤、南埕海堤、梧塘溝尾堤、哆頭陡門等水利工程,以及募建蘆溪大橋和林尾、唐安、泮洋、陳墩、霞坂、雙霞溪等石橋,對施工財物,點滴歸公,並捐資以助,力促其成,萬人德之!

史學家朱維幹教授有云:“吾莆受治愛新覺羅氏,二百六十七年中,堪稱為完人者,侍御一人而已!”

人物傳神,畫派莆風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李霞,少隨伯父學畫,為廟宇作壁畫。以《麻姑晉酒圖》被稱為“麻姑李”。人物畫筆法神逸,老練奔放。抗日戰爭期間,他抱病賣畫,捐助抗戰,直至病逝,精神可嘉。

李耕,尤精仙佛、高士,兼涉山水、花鳥。作畫筆法超脫老練,形、神、韻三者兼備,獨樹一幟,享譽海內外。形成“李耕畫派”,傳有“南李北齊”之稱。

黃羲,受啟蒙於李耕,並隨李霞遊藝江南。1924年考入上海美專,畢業後任教42年。歷任上海美專教授,集美師範藝術科、仙遊普通師範教員、浙江美術學院國畫教員。其畫既繼承傳統的國畫技法,又吸取民間藝術。劉海粟譽之“意思橫逸,動筆新奇”。

傳教辦學,善舉利民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蒲魯士,號叟堂,美國人。蒲魯士夫人,莆人稱蒲星氏,居莆56年,生子女多人。均能操興化方言,蒲星氏曾經贊助早年莆仙學生去美國留學,莆人多稱“蒲師母”。

在莆期間,除創建教堂進行傳教外,更創辦許多社會事業氣象蓬勃,影響極廣,開了一代風氣。

以教會名義而創設各種學校,旨在“開通民智,培育人才”。他們在莆所創辦教育有中學四所,完全小學八所,初級小學九十多所,幼兒園、託兒所、嬰兒園及兒童識字班等遍及莆田主要城鎮和鄉村。倡議創辦孤兒院於涵江鋪尾;在黃石和塘頭等處創設盲童學校。

人文莆阳:历史文化名人与莆田(九)

創設印書局,建立美興書坊;創辦莆田第一家報刊《奮興報》;倡設電報局;創辦織布局,增設紡紗傳習所;創辦興仁醫院、仁濟醫院、麻風院;設立戒菸社與倡設公德社;建立汽船公司、創辦興華麵粉廠、開設義德美孚洋油棧、源豐亞細煤油棧等實業,為民解困;開闢詩巫殖民地,解脫莆人困苦,出國謀生計;興修自東鄉堤北岸起至埕口厝前的一望長堤;引種莆田陳紫(一說宋家香)荔枝苗於佛羅里達州,後傳至巴西、古巴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