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要收复自唐代以来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区?

黎小鱼



没有为何,只是巧合,清朝收复新疆,完全是局势所致,按当时情况,清朝是不愿意拿下新疆的,原因那时清朝已经有广阔的领土,东北包括整个中原还有西藏,部分外蒙,只是新疆当时出了个准噶尔汗国,事就不好办了。准噶尔汗国自从兴起后,一直和清朝有扯不断的恩怨,两不想让,都想建立地区性帝国。准噶尔汗国呢?认为清朝只是些东北女真游猎部落,占领中原,对蒙古早有威胁,起先的臣服变得很微妙,而自己则想恢复成吉思汗曾经的辉煌,不想被他们染指,原因是成吉思汗当时早已不把金朝放在眼里,中原应当是属于蒙古的,大元的,就因为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辉煌,所以,他们不甘示弱,噶尔丹就是一位,一度打到离北京不远的乌兰布通,想角逐中原,可惜实力不够。


康熙帝虽然击败了噶尔丹,但准噶尔汗国仍在,还盘踞在新疆,元气未损,他们时不时损害清朝的利益,进攻周围各地,清朝这次出手也是没有办法,是被逼出来的。清朝认为,准噶尔汗国是他的臣子,漠南,漠北都臣服了,西蒙古准噶尔自然没话说,只是西蒙古仍没有被清朝统治而已,就是因为被清朝疏远,所以得意忘形,他敢挑战这样偌大的中原王朝,肯定有资本。准噶尔靠着沙俄对周边用兵,以为清朝无从插手,毕竟有沙俄撑腰。但他们想错了,清朝这时候已是康乾盛世,只有等着慢慢消化对手。


在清朝皇帝眼里没有必要吞并准噶尔汗国,就是所谓的新疆的地区,他们只想扼守明朝故土而已,只是后来的结果,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噶尔丹被击毙后,原本康熙还想安稳一下,可没有多久,他的大侄子策妄阿拉坦布又在西藏捣乱了,他们甚至大军逼近四川,康熙帝看不下去,发兵征讨,平定西藏。到后来,雍正和乾隆帝时,准噶尔又起哄了,原本噶尔丹策零说好臣服,可又叛变了,将目标对准外蒙科布多一带,清朝皇帝没办法只有打,这一下出兵可把准噶尔汗国给打趴了。乾隆帝在位时,更是不遗余力,为了彻底除掉后患,派兵出兵新疆,消灭了准噶尔汗国,一路向西打到哈萨克。




清朝在当初还是不畏惧沙俄的,沙俄却恰恰相反,他们不敢出兵介入清军进入新疆的统一战争,原因是他们也领教了康熙帝在雅克萨之战的威力。康熙帝和雍正帝时和沙俄分别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都算公平条约,和平契约,因此沙俄不敢得罪清朝,怕他的远东地区受影响。乾隆帝在当时外交方面还算很厉害,当时土尔扈特人东归时被沙俄百般阻拦,乾隆帝直接给当时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写信,让他不要阻止土尔扈特人,干预他回到祖国,如果继续干预,那就或以兵伐或以议和。如此强势的做法,清朝后期那些皇帝更是望尘莫及,落后就要挨打,如此窝囊的做法让沙俄不骑到大清头上才怪,割地赔款,屈辱求和。就因为此,李鸿章还提出放弃新疆等内地,主要守卫海疆政策,原因闲他浪费内地兵力和财力。


乾隆帝时的清帝国,虽然已是闭关锁国,仗着地大物博,愚昧无知,不知西方科技优越,当做玩物观赏。但却在维护统一方面下很了力气,他收复了自唐以来失去的西域地区,完整的海棠叶版图出现,这一时期,欧洲自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渗透亚洲,印度被英国占领,沙俄向中亚推进,西方势力可以说已完全包围中国。中国当时的闭关锁国也许是怕了他们,不敢吸收新鲜空气,但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主权完整。

同样乾隆帝在当时向新疆进军也相对维护了西北的安宁,防止西方列强渗入内地,他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点就是像祖辈一样开疆拓土,一路向西,新疆这块地方和特殊,收复它意义重大。先看看他的历史吧!新疆,自唐朝以来一直不属于中原王朝管辖,宋朝版图小了,哪里却成了回纥人的天下,后来辽朝败亡,残余势力西逃新疆中亚,建立西辽,新疆这块地方也算受点中原文化影响,可是仍然处于隔离状态,高昌回纥统治哪里,后来蒙古人出现,取代了西辽,可到了元朝分裂成察合台汗国,明朝时仍承袭元朝疆域,新疆仍处于割据政权,这个曾被遗弃达一千年的领土,直到清朝才被收复,乾隆帝的功绩更是不可估量,难怪他被称为十全老人,恢复了汉唐西域的第一人。


路漫漫76416489


元朝时期,统治新疆(西域)的政权是察合台汗国,它占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只有东疆一带才是元朝的领地。等到元朝灭亡以后,由察合台汗国分裂而出的东察合台汗国逐渐蚕食了元朝在东疆的残余领土,直接与明朝版图接壤。明太祖朱元璋对于恢复汉唐时期的西域都护府(新疆)并不感兴趣,他只是在1387年派遣大将邓愈出兵青海,招降了吐蕃,并没有制定征讨整个新疆的方略。笔者认为明朝不重视西域地区(新疆)的原因主要有2点:

第一、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已经断绝多年,西域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明朝不愿意耗费巨大的财力出兵西域。

第二、明朝主要的敌人是漠北的蒙古各部,新疆地区(东察合台汗国)对明朝构不成太大威胁。明朝全力防御北方,无暇西顾。

明朝极盛形势图


明朝末年形势图

明朝末年时,蒙古分为漠北、漠南、漠西三大蒙古势力。准噶尔部落、和硕特部落都是属于漠西蒙古的部落。它们远离中原腹地,游牧于新疆、青海地区。其中,准噶尔部发展得最为壮大,变成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和硕特部演变为了统治青藏、青海地区的和硕特汗国。三大蒙古之中,漠南蒙古已经被清朝兼并,漠北蒙古也在名义上对清朝称臣,只有庞大的漠西蒙古各部游离于清朝统治之外,各自为政。清朝康熙年间,受到沙俄煽动的准噶尔汗国与清朝敌对,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从康熙年间起,清朝不断对西北、西南用兵。西北重兵的重点就是从甘肃、青海、内蒙抽兵攻击新疆地区的准噶尔汗国;西南用兵的重点就是打击吴三桂等藩王势力。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不断往新疆(西域)用兵,才最终消灭了准噶尔汗国。乾隆年间,清朝将天山南北一带改名为新疆,意为“新开辟的疆土”。

清朝收复新疆(一)

清朝收复新疆(二)


清朝收复新疆(三)

清朝占领新疆的时候,距离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沦陷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之久。笔者认为清朝之所以热衷于收复新疆,有以下三个原因:

1、占据着新疆的准噶尔汗国已经对清王朝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清王朝担心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勾结起来,形成更大的隐患。

2、清朝已经瓦解了漠南、漠北蒙古,北面没有了像样的威胁,可以腾出手来往西北扩张,不像明朝那样因为受到漠北制约而投鼠忌器。

3、清朝的祖先建州女真(满族)原本是骁勇的渔猎民族,骨子中的扩张欲望要高于传统的农耕民族。

清朝最大版图(1820年)

小结:从汉宣帝刘洵建立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国开始,一直到清朝乾隆24年(公元1759年),爱新觉罗·弘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再次将新疆归属于中国为止,时间跨度长达180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中原王朝强盛,则必会出兵河西,占据西域(新疆);如果中原衰弱,则由新疆自治(高昌回鹘、西辽、察合台汗国)。可以说,乾隆皇帝平定新疆的事迹为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外历史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因为在当时的西域地区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也在崛起,与当时正在蒸蒸日上的清帝国构成了竞争关系,那就是雄踞漠西的准噶尔汗国,永远消除来自西部的巨大威胁,巩固大一统,是清政府收复西域的最大动力,舍此无他。

第一、想让准噶尔汗国和清朝和平相处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准噶尔汗国其野心非常之大,严重威胁到了清政权的统治。

在噶尔丹时期就有过东进消灭清朝,“夺取黄河为马槽”的“雄心壮志”。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夺取了喀尔喀蒙古居住的漠北之地,迫使喀尔喀部南迁,其后以追击喀尔喀部为名,继续向东进攻,一直到达距离京师七百里的乌兰布通,清京师震动而戒严,如果说噶尔丹此时此刻没有灭亡清朝的想法,那就是骗鬼了。

准噶尔遂乘胜长驱而南,深入乌阑布通,距京师七百里。

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成为准噶尔部的领袖后,随着其部落实力的强大,又开始有了大胆的想法,意图吞并西藏和青海,又成了清廷在西部的一大威胁。而其子噶尔丹策零在雍正九年于和通泊重创清军后,又与雍正十年亲率大军东出,幸有喀尔喀策凌亲王率三音诺颜部奋力抗力,才化险为夷。


所以,在清政府眼里,灭亡准噶尔部是第一要务,容不得半点懈怠,就像某电影说的“你不死,我睡不着觉啊!”

二、西域准噶尔汗国的存在还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宗教民族政策。

清朝早在未入关前就认识到黄教对控制蒙古有着巨大的作用,对这一点皇太极表达的是相当明确的。

太宗谕诸贝勒曰:“蒙古诸贝勒舍其本国之语、名号,俱学剌嘛,致国势衰微,当以为戒。”

大漠南北及西北地区的蒙古人都信奉黄教,清朝向来利用其作为统治、联络蒙古人的工具,所谓“黄教服,而准、蒙之番民皆服”


所以,对清朝来说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显得极为重要,而准噶尔汗国则不断和清廷争夺西藏,这对清朝构成了威胁,对其统治大为不利,这也构成了清政府必灭准噶尔的原因。

第三、阿睦尔撒纳之乱准噶尔各部复叛清廷让乾隆皇帝看到了直接控制西域的必要性。

在乾隆二十年消灭准噶尔汗国后,乾隆皇帝仍然想让西域一带进行羁縻统治,重建卫拉特四部,使其互相牵制。

自绰罗斯浑台吉汗强盛伊犁,始为四部盟长,抗衡中国者数世,上欲俟事定,仍众建而分其力。

但是阿睦尔撒纳牵头准噶尔各部叛乱后,乾隆皇帝彻底对厄鲁特蒙古放弃了幻想,在叛乱平定后决定直接将新疆置于中央控制之下。

以上三点就是清朝为何要将西域收复的原因。


论史


新疆,故土新归的意思。

公元808年,大唐的安西都护府彻底沦陷于吐蕃之手。

从此,历经宋元明三代,中原王朝始终未能将西域纳入版图。

直至公元1757年,乾隆平定西域,定名为新疆。

近千年的时间,那么清朝为什么一定要收复西域呢?

这要从公元1635年说起,这一年大蒙古国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从此清朝继承了蒙古大汗的汗位,从此一统蒙古便成了清朝统一天下的一部分。

但是,此时的蒙古分为三部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林丹汗直接统治的只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并不承认清朝的汗位,于是战争不可避免。


公元1691年,康熙与蒙古诸部多伦会盟,此后漠南和漠北蒙古同归清朝管辖。

而漠西蒙古――准噶尔并没有臣服,准噶尔汗国的主要地盘就是新疆。

从公元1690年至公元1757年,清朝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终于灭准噶尔汗国,一统西域。

从此,蒙古三部全部归清朝统治。

也就是说,大明在公元1368年建立后,蒙古北归一直都存在,是清朝最终一统大明和蒙古(西藏也归漠西蒙古),清朝不仅是中原的皇帝还是蒙古的大汗,这便是清朝一定要收复西域的原因。


心向青山


西域,即今新疆,自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开始,西域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然而汉朝灭亡后,中原陷入了纷纷扰扰的乱世局面,虽然曾短暂统一,但很快就又陷入混乱,一直到隋朝建立后,中原再度统一,开始向西域动手。

短暂的隋朝只占领了西域东部,唐朝则将触角直达西亚,西域处于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治下。在唐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渐弱,对西域的管控也愈来愈弱,唐朝以后,西域逐渐游离于中原以外。

辽国覆灭前夕,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在西域建立了西辽政权 ,后被蒙古所灭。蒙古汗国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察合台汗国,其余少部分为元朝占据,这两个虽说源自一家,但打得很欢。

察合台汗国后来分裂了,其中东察合台汗国逐渐蚕食了元朝在东疆的残余领土,直接与明朝版图接壤。

明代对西域并不感兴趣,只是对西域地区实施羁縻控制,控制力弱。明朝之所以从始至终都没有对西域进行大规模用兵,最大的原因就是明朝始终都掐不死盘踞北部草原的蒙古。

此外,汉唐都是定都关中,河西陇右乃的控制权是关系到国防安全的,而西域之于汉唐,就相当于左膀右臂。

控制了西域,汉唐就可以从容应对来自漠北或者青藏高原的威胁,并对其进行包夹打击。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利益也很诱人。

不过明朝肇起东南,先都南京,之后定都北京,西域的控制权对于首都家安全来说不是十分重要,且西域没有出现威胁到明朝的政权。再加上丝绸之路断绝多年,商业逐渐转海运,明朝对于西域的经营并不上心。

清朝跟明朝的关系又有不同,清朝立国的基础是“满蒙一体”,蒙古各部(主要是漠南蒙古)不是敌人,反而是盟友,他们的人口、财力和军力支持以及地缘优势,是满清能牢固控制中原的支柱之一。

由于蒙古的强大主力,所以历代清朝统治者才要不遗余力的加强与蒙古各部落的联系,想法设法从上到下地严密控制蒙古人。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蒙古绝对不容有失。

北部无忧,反而是西域出了大问题。漠西蒙古一支的准噶尔部逐渐强盛,对清朝发起了挑战,葛尔丹甚至有和清朝皇帝争天下的意向。

如果准噶尔部成功控制了漠北漠南各部,那就是统一的草原强权,上一个就是成吉思汗治下的大蒙古国,这样一来,“满蒙一体”就将荡然无存,整个清朝的统治基础都会动摇。

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康雍乾三代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前赴后继地对准噶尔部开战,将这个壮大中的草原强权扑杀在襁褓中,以此来维持蒙古对清朝的信服。

威胁到国家安全的事,清朝当然要不遗余力去做,后来在准噶尔部被消灭后,回部又起来了,乾隆挥兵平定,将西域这片新归旧土命名为“新疆”。


平沙趣说历史


为何清朝要收复自唐代以来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区?——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这是因为自明末至清朝中期,西域出现了足以威胁中央王朝腹心、乃至京城安全的强大政权——准噶尔汗国,这是决定明清两朝对西域态度的关键原因。

汉朝之所以成为第一个经营西域的中原王朝,是因为汉朝最初还没有力量直取漠北一举歼灭匈奴,先取西域,断匈奴右臂,是正确策略。到了明朝,从朱元璋到朱棣,挟强大武力和中原王朝千年以来积累的对付漠北游牧民族经验,有能力一再对北元蒙古采取的是直捣巢穴,没有多大必要如同汉武帝那样采取平定西域、断匈奴右臂的间接策略。

在此基础上,鉴于西域经济价值低下,其财政不能自给;且当时气候比汉唐时期恶化许多,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经济价值问题;当时西域也不存在足以威胁中原腹心的强大政权(帖木儿帝国与嘉峪关还隔着很远距离,且昙花一现),明朝前期诸帝没有兴趣收复西域。

然而,随着准噶尔汗国崛起于明清之交,上述决策依据发生变化,噶尔丹率领的准噶尔大军曾进逼直至距北京不过数百里的乌兰布通,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与之斗争百年,一旦抓住机会,必然要追求根除后患,彻底灭亡准噶尔汗国,拿下西域。

其次,清朝统治者始终担心汉族人民反抗、推翻其政权,采取联合蒙古、共制汉人的策略。拿下西域并作为八旗军事统治地,可望扩大联合扼制汉人的阵营。


(清代今新疆地图,图中可见,今日东疆直至乌鲁木齐属于甘肃省,伊犁及南疆合称“甘肃新疆”)


最后,安史之乱后汉族政权、汉语汉文、中原政制曾长期存在于南疆,这些联系对于后来清朝平定并管理西域有很大助益。

“自唐代以来中央王朝失去西域近千年”——严格说来,这个表述本身并不准确。安史之乱之后,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及河西走廊边防军精锐主力尽数东调参加平叛战争,吐蕃趁虚而入,中央王朝从此对西域地区丧失直接行政管辖权近千年之久。但这并不意味着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沦陷之后西域地区就没有汉族政权和汉族居民,相反,在此期间,高度汉化、使用汉语文和唐朝政制的于阗李氏政权依然长期存在发展,辖地横跨千里,而且始终心向中原,在唐朝后期与河西走廊归义军政权、在五代十国时期和北宋时期都与中原王朝建立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

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于阗王李圣天以藩属身份派遣使臣马继荣入贡,晋朝向于阗派遣张匡邺、高居诲率领的使团出使于阗,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得到于阗王李圣天的热情款待。根据高居诲等人的记载,当地从黎民百姓到国王李圣天,衣着均与中原无异,建筑民风一派中州景象,都城宫殿皆向东开,名曰“金册殿”,有楼叫“七风楼”……。此后,于阗又数次向中原朝廷派遣使臣入贡。北宋建立之后,于阗又与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臣往来频繁。在此期间,于阗被中亚、西亚诸国视为“中国”之代表,当时中亚、西亚国家颇有些君主娶了“中国公主”,就是于阗王室女子,而不是中原王朝皇帝的公主。直到北宋中后期,于阗王国才在喀喇汗朝及其阿拉伯、波斯等雇佣军的攻击下亡国。


(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李圣天及夫人曹氏供养人像,上图为临摹本,下图为原本)


辽国灭亡之后,翰林出身的耶律大石率领军民西迁,卡特万之役以少胜多击败塞尔柱突厥帝国素丹桑迦率领的十万穆斯林联军,在西域建立疆域辽阔的西辽王朝,这个王朝也是实行中原政制、以汉文为官方文字的。

……


梅新育


这个问题问的挺有意思的,因为问题答案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作为一个中原王朝,能收复的故土肯定是要收复的,而作为一个古代王朝,能征服的领土也肯定是要征服的,所以无需什么特别的理由。具体到西域,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一些具体情况,使清朝收复了这块在宋元明等朝代没有收复的土地。


宋元明时期的西域

西域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因为吐蕃崛起,将河西走廊占据之后,被与中原分割开的。虽然西域都护府在中亚也单独坚持了差不多40年之久,但最终还是被吐蕃所灭亡。不过吐蕃的统治其实也并没有特别长久,在公元9世纪中叶,河西走廊的汉人就起兵反抗,最终推翻了吐蕃的统治,建立了归义军政权。

中间白色区域为归义军政权,曾经成为北宋的藩属

归义军虽然领土没有完全达到西域,但在当时的中原王朝看来,其实也可以代表西域了。所以在后来宋朝建立之后,归义军对宋朝称臣,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对其进行羁縻统治,这也可以看作是宋朝对恢复唐朝西域故土所做的努力。但因为宋朝的军事力量过于薄弱,所以其努力也只能是停留在名义上了。后来西夏崛起灭亡了归义军政权之后,这种名义上的统治也消失了。

元朝时的疆域也曾覆盖部分西域地区

元朝时期,因为元朝主要是继承了蒙古帝国时期托雷汗国的领土,所以当时的西域主要被窝阔台和察合台两个汗国所控制。但在元朝建立前后,窝阔台汗国大汗海都曾在西域与其它几个蒙古汗国会盟,指责忽必烈已经被汉化,背离了蒙古传统,因此他长期联合其它几个汗国对元朝作战。而元朝在战争中分化了窝阔台汗国和其它几个汗国,最终成功地灭亡了窝阔台汗国,元朝也在西域地区取得了一些领土,这些领土在元朝时曾是甘肃行省的一部分。而且后来占据了西域大部的察合台汗国也曾短暂对元朝称臣,等于当时西域地区也曾短暂成为元朝的藩属。

明朝时曾经长期册封哈密王,对西域进行羁縻统治

而明朝建立后其实也继承了元朝在新疆的影响,不过在元朝后期西域基本完全被察合台汗国占领,明朝在察合台汗国分裂之后,长期册封占据了新疆东部的哈密国王为忠顺王,仍然进行羁縻统治。但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败,而西域的统治者在此时也相继改信伊斯兰教,西域和内地的关系才进一步疏远。

但无论怎样,在这些历史里已经可以看出,中原王朝一直没有放弃恢复西域领土的努力。

准噶尔的威胁

而在清朝初年,蒙古瓦刺部中的准噶尔部崛起,而且他们和当时已经扩张到中亚和北亚地区的沙俄建立了盟友关系。在沙俄所提供的大量军火支持下,准噶尔部迅速扩张,不但将大量西域伊斯兰地区纳入其控制之中,还一度控制了西藏地区,并不断骚扰漠北蒙古甚至是漠南蒙古地区,对清朝在这些地区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在准噶尔部大汗噶尔丹当政时期,准噶尔部甚至在公元1690年东征到了距离北京只有400公里左右的乌兰布通地区(今天内蒙古赤峰附近),噶尔丹甚至向康熙公开发出了挑战,对康熙说: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描绘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画作

这等于要和清朝平分天下,而且从后来的历史看,其它在西域和沙俄联合的政权最终都被沙俄吞并,如果坐视准噶尔继续坐大,最终西域地区乃至西藏地区都可能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而这是清朝肯定无法允许的,同时噶尔丹打到北京附近也让清廷意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所以以乌兰布通之战为起点,清朝开始了平定准噶尔部的漫长战争。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和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和阿睦尔撒纳

四代大汗激战了将近70年。最终阿睦尔撒纳兵败逃往俄罗斯,在俄罗斯得病身亡,准噶尔部被平定。

当时俄罗斯已成为中国北方强邻,如果没能及时平定准噶尔部,后来西域很可能会落入沙俄手中


所以客观地说,从唐朝失去西域之后,中原王朝就始终没有放弃重新夺回西域故土的努力,只是在宋元明三朝因为实力等客观原因,没有成功。而清朝凭借其前期强大的国力实现了中原王朝的夙愿,不但收复了西域,而且防止了俄罗斯将西域完全变成其殖民地的努力,因此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历史功绩。


桃花石杂谈


这要感谢准噶尔汗国,正是准噶尔汗国的存在使得清朝不得不重视西域问题,并最终将西域纳入版图!

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经营,最早起于西汉时期,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史称“张骞凿空”,随后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往日渐频繁。

前60年,汉宣帝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36国,此举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西域纳入版图后,经历了新朝,东汉、以及曹魏、西晋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西域先后被柔然和突厥占据,中原王朝鞭长莫及。

618年,唐朝建立。629年,唐太宗灭东突厥。657年,唐高宗灭西突厥,将突厥囊括的西域再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唐朝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下辖安西四镇,对西域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治理。但是755年,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攻伐西域,唐朝对西域的控制力不从心。808年,吐蕃攻陷安西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就再也没有实现过!

1125年,辽国灭亡,辽国大将耶律大石在西域建国,史称西辽,但是西辽不是中原王朝。

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后,开始了向周边的猛烈扩张,随后在西域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和元朝联手消灭后,察合台汗国占据了西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

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于1391年在哈密地区设置哈密卫,随后陆续设置了7个卫所,史称“关西七卫”,关西七卫是明朝的羁縻统治区,势力延伸到西域东部。

但是,唐朝以后的宋元明等王朝,都没有将西域完整地纳入版图之中。

1757年,清军消灭准噶尔汗国,1759年彻底平定天山南路,标志着西域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关于为什么清朝可以收复西域,以及为什么一定要收复西域的问题,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准噶尔汗国虎视眈眈


一般认为,准噶尔汗国是清朝的藩属国,因为准噶尔所属的维特拉蒙古曾经向清朝进贡,所以二者是宗藩关系,噶尔丹等人的行为也是国家内部叛乱。

真的是这样吗?

在准噶尔成为一个强大的集权制帝国后,虽然也向清朝进贡,但是更多的是噶尔丹等人的障眼法,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清朝默许他们进贡其他盟国各部,包括漠北漠南蒙古,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噶尔丹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帝国,并消灭清朝,实现自己的大元梦!

而这,势必会受到清朝的强烈反制,因为清朝已经在1635年征服了漠南蒙古,在1691年征服了漠北蒙古,准噶尔汗国向东扩张,就等于向清朝开战!

而且,准噶尔汗国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汗国,而是一个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技术的封建制帝国,是横亘在清朝和沙俄之间的强大势力。

对于清朝而言,这不是简单的肘腋之患,而是威胁清朝生死存亡的心腹大患!

事实上准噶尔也从未消停,在噶尔丹在1690年在乌兰木通之战、1696年的昭莫多之战大败噶尔丹后,噶尔丹自杀。而后继任者策妄阿拉布坦在1716年入侵西藏,并一度击败清军,势力达到极盛!

所以,清朝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彻底消灭准噶尔汗国,并且占据西域,彻底断绝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的威胁。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对于清朝和准噶尔而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一定要收复西域!也就是消灭准噶尔汗国!

2、沙皇俄国贼心不死

在清朝三代皇帝不断经营西域,和准噶尔缠斗近百年的过程中,北部的邻居沙俄一直在虎视眈眈。

1685年到1689年,清军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了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哥萨克,随即清朝和沙俄谈判,划定了东北地区的边界,将沙俄势力彻底逐出黑龙江流域。

《尼布楚条约》对于沙俄而言是一个重大挫折,因为沙俄一直在寻找南方的温暖出海口和不冻港,作为高纬度国家,沙俄的希望就是:南下南下再南下!

那么在东北失利后的沙俄怎么办呢?他们将魔爪伸向了贝加尔湖地区。此时的贝加尔湖地区属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当时还不是清朝的领土,沙俄不断蚕食,加上准噶尔不断进攻,终于促使喀尔喀各部投向清朝,清朝遂着手反击沙俄。

1727年,清朝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划定了清俄终端的边界,此条约承认了沙俄在贝加尔湖地区的领土主权,是清朝的重大损失。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让步,是因为此时的准噶尔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为了换取沙俄不支持准噶尔,清朝又一次做出了让步。

《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清俄争夺的窗口只剩下西域地区,也就是准噶尔汗国。

雍正时期的1731年,清军在进攻准噶尔的和通淖尔一战中惨败,不得不收缩兵力,继续等待。

过了十多年,准噶尔汗国内部陷入动乱,而恰在这时,一场罕见的天灾袭击了准噶尔汗国,清朝等待多年的机会终于到来。

1757年,清军开进天山南北,准噶尔汗国土崩瓦解。由于清军进展神速,在北部等待了多年的沙俄没有占得先手,同时由于俄土战争的牵绊,最终西域地区彻底被清朝收复。

可以说,如果没有乾隆皇帝的当机立断,那么西域地区很有可能被沙俄窃据,要知道,富饶的土地谁都想要!

所以,本着争夺土地的原则,清朝必须收复西域地区,即使失去1000年也要收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自公元808年至公元1157年,中原王朝就西域地区未能纳入版图,公元808年,大唐安西都府彻底沦陷于吐蕃之手,后历经宋元明三朝,都一度没有能力将新疆重新收复。
公元1635年,蒙古国最后一任大汗林丹被皇太极击败,至此清朝统治者继承了蒙古大汗的位置,从此蒙古就成了清朝的一部分,确切的说清朝只是继承了漠南蒙古的汗位,因为此时还有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这两部分拒不承认大清的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决定用战争手段解决。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收复自唐代以来中央王朝失去近千年的西域地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当时占据着新疆的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清朝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统治地位不得不发动战争收复新疆,要想消此隐患,必须斩草除根;

其二,清朝此时的军事实力足以去扩张领土,这就跟明朝恰恰相反,明朝一直受北方的蒙古鞑靼、瓦剌等少数名族的威胁,而清朝此时已经解决了北方的隐患,可以腾出手来向西北扩张;

其三,因为清朝已经收复了漠南、漠北等蒙古部落,都已经承认清朝的统治地位,唯有漠西的准噶尔屡教不改,遂维护清朝天威,不得不啃下这块硬骨头;
其四,清朝统治者害怕新疆的准噶尔部与沙俄勾结,必须在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之前灭杀之;

其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游牧民族的扩张欲望本性。


南柯多萌


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为消除对王朝威胁,才出兵西域,扫灭当时的准葛尔汗国,把新疆纳入中华版图。 1.满清入关后,用了不到50年时间,扫平了南明、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并随后消灭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三潘叛乱,后来又荡平台湾郑成功势力。此时,新疆准葛尔汗国势力,影响及进入西北侠甘地区,严重危及清王朝。 2.康熙掌权后,平定南方、台海势力后,集中力量对付最大威胁的准葛尔汗国,避免类似前朝明英宗时瓦刺的威胁。在历经康熙、乾隆两帝征讨之后,新疆地区再次回归中华版图,之后,出兵吐番,把青藏地区完全归平中华大家庭。这样,历史上威胁王朝的大陆势力,基本被消除。 从史料可以看出,满清入主中原,为避免唐宋以来西北、吐番一带威胁王朝的政权,基本消灭平定,开创少数民族统统中原时间最长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