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的難題:該讓孩子做「雞頭」還是「鳳尾」?

中國有句老話,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句話是說:人根據所處的環境更應做領先部分而不是落後部分。這種觀點在不同文化中也被廣泛接受,但版本各不相同。比如國外就有“做小池塘裡的大青蛙比做大池塘裡的小青蛙要好”這樣的諺語。

大量研究也佐證了這一說法,特別是在教育領域。跟蹤研究不斷表明,普通高校中的優秀學生與頂尖高校中的一般學生相比,表現得更加能幹,成績更加出色,職業抱負上也更具野心

雖然證據令人信服,格言也流傳久遠,但不同人在不同環境下對這種說法的追隨程度也各有高低。一份研究表明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傾向於生活在相對普通環境下但智商高,但具體的比例也根據不同環境在18%到80%之間變化。

為什麼有人願意在哈佛大學做一名相對平庸的學生,而不願意在美國東北大學做一名尖子生呢?

中國家長的難題:該讓孩子做“雞頭”還是“鳳尾”?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異

來自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比較了東亞裔學生和歐裔美國白人學生。研究者認為文化環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他們的分析結果也證實了這種猜測:學生中前者更喜歡在大池塘裡做小青蛙。

考慮到東亞文化與美國白人文化的差異,這一結論或許並不令人意外。眾所周知,亞洲人更有集體主義傾向,更看重謙遜,更傾向於基於共同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來做出決定。

而另一方面,美國白人則被認為是個人主義,通過與同伴競爭來表現自我,並根據個人野心做出決定。以此推斷,東亞人更有可能根據自己所屬的社會群體來評估自己,而歐裔美國人則更基於自己與群體中的其他人相比較來評估自己。他們調查的東亞人也深受表現自我的影響——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表現:追求名聲

“面子”文化在作祟

中國文化不僅僅是集體主義,東亞文化中也有他們所說的“面子”文化。在這樣的文化中,不僅你自己知道你做得很好,讓別人知道你很出色也很重要。

中國家長的難題:該讓孩子做“雞頭”還是“鳳尾”?

在研究分析中進行了三項調查。第一項調查簡單地隨機詢問了一群密歇根大學的學生,問他們是否願意做小池塘裡的大青蛙,或者相反。大約有75%的中國受訪者(他們大多數在美國出生或很小時移民到美國),更願意在大池塘裡做一隻小青蛙,而在歐裔美國人中,這一比例僅為59%。

第二項研究略有不同,調查並沒有採用“青蛙池塘”的類比,而且把採訪對象從美國的東亞學生換到了中國大陸的成年人。研究者詢問受訪者是否願意在TOP10高校中做落後者,還是在TOP100高校中做領先者。然後他們問了類似的問題,不過將“學校”換成了“公司”,來衡量受訪者對工作場所的偏好。

研究結果與第一項研究的結果如出一轍:亞洲受訪者更傾向於做一條小魚。58%的中國受訪者更青睞TOP10的大學,29%的受訪者更青睞全球TOP10的公司;而在歐裔白人受訪者中,這一比例分別為27%和14%。

第三項研究,試圖探究這些文化差異背後的動機,研究人員調查了受訪者將自己與他人相比較的程度。越喜歡將自己和別人比較,就越有可能傾向於在小池塘裡做大青蛙。有趣的是,與美國白人相比,更多中國成年人會選擇參與到這樣的內部比較中來。

當然,這項研究也有侷限性。該分析的每項調查中樣本規模僅為200到300名參與者,雖然這在近年的心理學研究中很典型。另外,探究一個人的文化背景會對她的決策產生多大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越來越多的學生認同多種文化的情況下。無數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人決定去哪裡上大學和工作。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是第一個探索文化是如何作用於“青蛙池塘”教育決策的,它的研究結果也挑戰了人們對於為何做出如此決定的觀念。在文化研究方面,我們很容易就會產生這種簡化的方法。比如說,美國人是個人主義,東亞人是集體主義,並基於這些簡化的觀念做出假設。

集體主義的亞洲文化和虎媽教育下實力強勁的亞洲學生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矛盾。東亞學生更傾向於去大型機構,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做不到比別人更優秀。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更具集體觀念,或者他們更想保持和諧,融入集體,成為“大池塘”中的一員。”

中國家長的難題:該讓孩子做“雞頭”還是“鳳尾”?

“大池塘”是一把雙刃劍

在一個大池塘裡做小魚也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在學術界。事實上,一些研究顯示,TOP10大學所培養的終身教授的數量幾乎是TOP20大學的三倍,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與精英學術學者有社交關係對於被等級分明的高校聘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大池塘也可能是一把雙刃劍。這在全球化時代尤為重要,並可能幫助越來越多的美國亞裔學生更好地理解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

在過去的十年裡,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增長了85%,其中大部分來自亞洲。在爭奪大池塘的競爭中,許多人因為成功的壓力而變得緊張,過度要求自己以至於被精神疾病困擾或採取作弊手段。

但與此同時,自1980年以來,財富100強企業高管中,擁有常青藤大學學位的高管比例有所下降,而擁有公立大學學位的比例則出現上升。2014年,一項針對近3萬名大學畢業生的蓋洛普民意調查發現,加入名牌大學對個人的生活工作快樂沒有產生任何壓力和負擔。

最後,說到底,在小池塘裡的大青蛙也能成功的文化背景下,選擇去大池塘真的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