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家住东至县花园乡花园村的大一新生汪亮,汪亮所生活的家庭,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汪亮在烧火做饭

沟通困难 父母都是聋哑人

2018年8月3日记者在汪亮家采访,汪亮告诉记者,早上他爸妈出去干活干的比较早,他就在家里做早饭,从小学起他就开始做饭了。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一家人在吃早饭

一盘素炒冬瓜,一人一碗面条,就是一家三口的早餐。跟别的有说有笑的家庭不一样,在饭桌上,汪亮一家吃饭,显得有点安静。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汪亮的父母

汪亮告诉记者,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吃饭,因为父母讲的不太好。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告诉记者,因为意外事故,汪亮的父母,很小的时候,就变成了

聋哑人

汪亮家的邻居告诉记者,汪亮的父母都是小时候生病,打多了针,讲不了话。汪亮表示,父母能听见一些大声喊的声音,但是别人说话正常的声音,他们是听不见的。因为听不见,所以也就学不会。

由于父母不能讲话,汪亮平时和父母交流,只能靠手势。汪亮表示,说脸盆,钥匙,洗脸,喝水都会有不同的手势动作,让他们休息,就是把头偏向一边,就是睡觉的意思。吃饭也是比划一个动作,就是吃饭。这么多手势,看着虽然复杂,汪亮却说,他并没有学过专门的手语

承受压力 独自完成学业

采访中,记者发现,汪亮邻居家都盖起了一排排的二层楼房,但由于经济困顿,汪亮一家还住在石头建的老房子里,屋里除了几张桌子,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汪亮的家

汪亮父母的身体也不是太好,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家里,喂猪、扫地、锄草、做饭,每一样家务活和农活,汪亮都抢着干。但为了学习,待在家里的时间总是少的,一离开家,汪亮就有很多要担心的事情。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汪亮在喂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中时汪亮的班上有50多个学生,大部分家长都在陪读,但高中三年,汪亮

坚持一个人独立完成了学业。汪亮告诉记者高一高二的时候,还有四个同学住学校的寝室,高三就他一个人还住寝室,其他人都是陪读的。

从小到大,很多事都要自己来承担,又没法跟父母进行深入交流,时间长了,汪亮便习惯了在逆境中茁壮成长。汪亮的同学 黄申告诉记者也许是汪亮家庭条件的影响,他有一点内向,但是人的品质非常好,做事也非常牢靠。很踏实

汪亮表示,虽然大部分和父母说话能懂,但是一些很复杂的事情,比如上学的事情,就很难跟他们讲清楚,因为他们也理解不了。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慢慢消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一个人待在家里,做一点喜欢的事情,看会电视,看一些小说之类的。

生活困难 考上大学学费成问题

由于跟外人沟通存在障碍,汪亮的父母,也没有出去打工,一直在家里种田,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都很困难。汪亮告诉记者,一年纯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大部分都是靠低保撑着。一年到头,除了买一些农药、肥料,就维持必要的生活开销。

东至县花园乡团委书记毕昆告诉记者,他们家庭是他们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小学的时候,他们家里一直受到他们学校和乡村的关心,一直到汪亮高中期间,他的学杂费都是全免的。

针对汪亮家的情况,汪亮考上大学后,当地政府正在想办法进行一些帮扶。乡团委书记毕昆 告诉记者,他们乡团委和乡扶贫办也是积极争取,目前是把汪亮申报了他们的池州市的贫困大学生救助的一个项目,如果能够审核通过的话,汪亮是有5000块钱的补助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汪亮所获得的奖状

今年的高考中,汪亮以614分的成绩,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汪亮的班主任桂少洲告诉记者,是211学校,录取分数线超一本大概在110分。虽然成绩考的很好,但一想到将来的学费,一家人就十分发愁。

迈入大学之后,汪亮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去远方求学之前,汪亮也写下了一段话,送给明天的自己。

汪亮表示,他的梦想,就是带他爸爸妈妈,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他们见的人不多,去过的城市也不多,从下到大就一直困在这个小地方,所以他特别希望带他们出去看一看世界。

汪亮的同学 黄申对记者说,希望“人穷志不短”,让汪亮自己能够,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进下去,以后学有所成,为他的父母,为我们这个社会多做一些。


父母聋哑,东至小伙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心生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