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的另类起源—儒是“懦者”的说法

关于儒的由来,专家学者说法不一。最近阅读有关儒学的书籍,里面谈到关于儒的起源,觉得很有趣,想与大家分享下。

《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简单介绍下《说文解字》,它是中国第一部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就是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作者是许慎,原书作于东汉和帝时期,后失传,唐宋时期有多个版本。宋太宗时期,参考众多版本,重新修正《说文解字》。回过头来看《说文解字》对儒的定义,儒的本意就是柔,柔意指柔弱,懦弱。

关于儒的另类起源—儒是“懦者”的说法

儒在古文中同“懦”,儒与懦的结构很相近,儒很有可能是由“人”和“懦”的基本构词成分组成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才是那个柔弱的“懦者”。

现阶段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指商朝的后裔。商朝政权被周推翻后,作为被征服的幸存者,他们只能赞美柔弱的品德以求自保,尽管他们的权势地位财富都几乎被剥夺了,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可以在各种场合下主持仪式,充当司仪。他们谦逊的态度和低微的职业,由此被称为“懦者”。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懦者”是周朝没落的贵族。尽管是贵族血统,但周朝接近80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贵族已经沦为平民,要么是贵族旁支的子孙后代逐渐演变为平民,要么是被降为平民的贵族。这些没落的贵族虽然失去爵位、特权,但由于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以曾经学到的技能为生。

关于儒的另类起源—儒是“懦者”的说法

这群人介于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成为新的中间阶层士族。随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现在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朝原先的封建社会结构逐渐解体,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诸侯争相称霸,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正是社会转型时期,这时没落的贵族数量也迅速攀升,这些没落的贵族无权无势,只能通过进入仕途来获取权势地位。

作为没落贵族,他们通常知晓六艺,识文断字。六艺是指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六门学科,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知识无论对曾经封建领主还是诸侯贵族,都是极为实用。没落贵族从事各行各业,其中有一个职业就是指“儒”,指的是彬彬有礼的士。

儒主要的工作是主持贵族家庭的各种仪式。周朝贵族极为重视礼仪,礼仪有很多种,包括冠礼,婚礼和葬礼,也包括宴会这种娱乐活动的礼仪,甚至还包括宗庙仪式。善于主持各类仪式的儒就应运而生,他们穿戴与常人不同,身穿广袖礼服,丝带束腰,佩戴玉珏,头戴羽毛帽,脚穿方鞋。放到现在也就是常说的职业装。

关于儒的另类起源—儒是“懦者”的说法

无论儒的来源是起源于商朝贵族的幸存者还是没落的周朝贵族,关于儒是懦者,柔弱的说法也是让人大为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