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城市一體化?

看衡水


上海江蘇浙江三地城市一體化,可以說是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根本方向和重要內容,一體化是大勢所趨,一體化後的長三角地區,將是全國乃至世界經濟中心之一。

首先,三地一體化的範疇。根據2016年5月國務院批准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上海為核心,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的眾多城市在內,組成了中國最發達城市群之一,除了驚人的GDP總量外,上海、江蘇、浙江還是全國僅有的幾個財政盈餘的省市之一,涉及人口2個億左右(含外來人口),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群之一。實質上,更確切地說,一體化是四地一體化,只是安徽相對較弱,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還暫時無法與其他三地進行無縫對接,畢竟,包郵的只是江浙滬。就好像浙江江蘇喊著:要跟上上海老大哥一起幹!安徽在後面疾呼,帶上我!

其次,三地一體化的目標。三地一體化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級城市群中的領先者。一般認為世界有六大世界級的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以及中國長三角城市群。而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組成的城市群,是否可以被列入六大之一,學術界尚有爭議。但我們總要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如果僅僅是躋身其中,那這個目標定的未免也小了一些。畢竟,就是上海,也不敢說自己現在就是世界經濟中心,但雄心要有,目標要大,腳步要實。

再次,三地一體化的基礎。上海、江蘇、浙江一體化的基礎首先在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當然,上海是最發達的,但南京、杭州亦不差,蘇州佔據著全國城市老七的位置,而就人均GDP來說,全國第一在杭州市濱江區,第二是上海黃浦區。三地交通便利,高速發達,相互之間實現了1個半小時的高鐵生活圈。早年便有上海人在浙江、江蘇等地置業,理由是,高鐵過來1小時不到,太方便了,只是其他兩地的群眾有些後知後覺。

又次,三地一體化的優勢。

如果說三地有一體化的基礎,有一體化的前景,那麼優勢在哪裡?比如說:港口優勢,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洋山港地位突出,連雲港則是歐亞大陸橋起點。藉助港口、空港、人才優勢,擁有上交所的上海前景喜人,特別是人民幣計價石油期貨的確立,將在不久的將來徹底奠定上海的世界經濟、金融中心地位。而今天的杭州,早已成為世界互聯網產業中心城市之一,並在人工智能領域,站在了世界最前沿;別忘了浙江的世界級小商品交易中心——義烏。而今天的江蘇,正在發力打造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心。

又次,三地一體化的影響。三地的一體化,除了在自身內部破除行政壁壘,推動各種生產生活要素自由流通之外,對外勢必會產生極大的經濟輻射。首要便是以龍頭之資帶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精明的浙江人已經造出了海江通用貨輪,雖然長江並不過境浙江。而身在其中又若即若離的安徽各市,孤立地發展成“合肥一家肥”顯然不是選項,奮起直追,打通通往上海南京杭州的各種資源通道,也許,多年後,南京將重新成為歷史上江南省區域的中心城市;我們可能還會看到新安江黃金水道的重新興起,和杭黃高鐵並駕齊驅,而徽州,復興在望!


單問者


剛看到這個問題,也以為作者寫錯了,後來想想,應該不是。我熟悉杭州,還是以杭州為例。

現在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城市擴張的路子的確在明顯加快,杭州繼合併蕭山、餘杭兩個市之後,現在又相繼合併了富陽、臨安二市,其城市按照現在的面積計算,已經把上海遠遠甩到後面,在走城市兼併的路線上,貌似現在上海反而還走在後面。但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上海是直轄市,往周邊,最近的是嘉興,但嘉興隸屬浙江,完全屬於兩個行政管轄區,要並顯然沒那麼容易。但杭州不一樣,地區內想並那個,都自己可以做大部分主。

但合併,自然不能僅僅地理意義上的,原來,合併餘杭、蕭山,但這兩地的市民和杭州市民在某些方面的待遇有一定的差距,後來杭州就出了政策,同城同策,政策不搞地域差異。後來,並進來的城市,也實行同城同策,城市的一體化管理,在民眾上產生心理認知,雖然原來有一定差別,其實也不顯著,但現在,大家認同感強大了很多。

這種城市兼併一體化,對這種周邊區域的價值提升,幫助更大,不說別的,只要看看合併前後,臨安、富陽的房價就知道了,房價這玩意是雙刃劍,漲,買不起房子的要罵。但現在也不罵了,因為反正買不起了,就下降50%也買不起了。但對城市發展呢,好處大了。房價漲,就意味著城市財政收入噌蹭往上漲,這事情擱誰也喜歡。

扯遠了。所以,城市一體化,我估摸著先一步,就是中心城市合併周邊,走一體化的道路,隨後怎麼幹?我估計,再在鄰近城市之間,通過城際交通,拉近距離,網上不是早就有新聞,有北京上班的,居住在天津的麼?杭州早就有,居住在紹興,上班在杭州濱江的。如果後期,把類似公路收費站這些人為障礙取消掉,這類現象還要更多。除了利用現代交通,拉近距離之外。就是城市之間,也可以建立起來聯動機制,甚至實現異城同策,比如杭州和紹興這兩個城市,杭州和湖州等城市,現在這個距離已經不是問題,未來實現異城同策,把很多資源共享起來,比如教育的資源,工業的資源,農業的資源,真正實現鄰近城市的一體化,實現帶狀發展,這種可能,個人覺得未來一定不是不可能,或許有很多專家可能已經比大叔想到前面去了也不一定。

好吧,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讓大叔享受享受真正大杭州的榮光——

其實,杭州當初提出的“錢塘時代”,應該就是一個發源地點,也是這場城市兼併,城市一體化發展的開始。


天問說人生


同區域內城市的一體化是區域經濟和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所產生的必然結果。目前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都到了這個階段。

城市一體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城市間的人,財,物的一體化。這涉及道路交通,人口政策,經濟政策等方面。要達到人財物在城市之間的方便,快速,自由的流動。實際上就是實現一切資源的共享。才能為後面的產業一體化打下基礎。

2、產業一體化。城市間產業的一體化並不是一樣化,恰恰是差異化。要達到城市各施所長,相互協作。儘量減少重複建設,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優化。

以長三角為例,上海重點發展科教金融和港口貿易。寧波舟山也是以發展與港口相關的產業。蘇錫常重點發展新興製造業,南京合肥發展科教及軟件業,杭州發展新興服務業。這樣的優化配置無疑是效率最高的。

而現在長三角地區的城市之間,競爭大於協作,內耗大於共贏。原因就是區域內行政區劃過於散亂,互不隸屬,導致城市各自為戰。誰都想發展互聯網,誰都想發展金融業,誰都想成為第一大港口,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在全國三個主要城市群中,長三角的這種現象最為嚴重。

而僅靠長三角地區城市的協商機制,是無法解決問題。需要建立更高一級的管理機關,對長三角地區進行統一協調。


獵戶座火焰


一體化這不太可能發生的,只是優勢互補,各取所需。現在的很多大企業,總部註冊在上海,但生產企業卻都在附近兩個省。

上海是亞洲金融中心,所承載的主要是總部經濟。畢竟土地資源緊缺,用地成本高,這也造成了相當一部分企業只是把總部和銷售這種放在上海,而把需要大量土地資源的廠房設施放到土地使用成本相對低廉的臨近兩省。

所以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在江蘇的外資企業的總部都在上海,究根結底,還是一個生產成本問題。浙江嘉興一帶,由於跟上海接壤,上海很多企業都將生產基地放在能使成本降低的嘉興。其實這種現象在其他地區也存在。

所以說浙江和江蘇是承接實體經濟,對上海溢出的企業進行接納消化。

就拿近幾年,很多日本企業開始佈局緬甸、越南這些國家,將生產基地從我國搬遷到那裡,其目的就是看到了,當地生產成本低廉,這包括人工工資福利待遇。

城市一體化,往大了說,就合作共贏,資源共享,往小了說,就是成本問題。


假裝在金華


上海人是老爹,江蘇,浙江二兒子。還互相擠對!浙江省想超過江蘇省是不可能的,除了家用服裝鞋子產品,電子商務,一家賣不掉車子的。。。沒有高級技術啊。江蘇省外來高科技工業投資如火如荼,有工業基礎人才底子,交通發達,臺灣人戀蘇情結。。。等等有利因素。浙江省比不了的,浙江省人就是宣傳歷害的,有自戀狂自稱。喜歡抱團取暖,心裡又個個想當老闆。又喜歡吹牛逼。各方面條件不夠。當然再過100年難說。滿口飯可吃飽,滿口話就不能。。。。😇


石榴


長三角城市一體化勢在必行~

上海是處於長三角區域的核心,同時也是全國的經濟核心,因為東面鄰海所以總的開發面積是一定的,再加上上海外來人口眾多,教育,資料等資源無法完全匹配,所以有了將上海人口控制在兩千五百萬,不少人才已經外流進入杭州蘇州南京等地~

近期南京出臺的落戶等政策也能看出時為吸引高素質人才群制定,這一定也是以後長三角的趨勢,各大一線城市爭奪從上海流出的高素質人才~

從交通的部署與建設也可以看出,上海與崑山的s1線,與嘉善的城際鐵路,這些項目都是有利於上海非核心功能行業得疏導。


特睿斯


未來,安徽一定看好並且可以超越江浙滬。為什麼這麼分析?1,安徽合肥乃是全國的科教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就是合肥了,所以說安徽具備了科技的基礎;2,安徽啟東承西 ,地理位置優越,目前雖說比較落後,大家知道,以前是國家在發展政策上沒有照顧安徽,但並不是說安徽地理位置不優越,3,隨著“均衡發展”的到來,合肥經濟增長遠超他們城市,大家可以查查,更加讓他們揪心的是,合肥的人口從以前的200萬快速地上生到近800萬,而他們的城市,人口下降,上海等尤為嚴重,4 ,汙染,汙染!不錯,這個是他們頭痛的問題,如無錫,自來水直接取自長江或太湖,而且又是工業城市,不得病就不正常了!而安徽有天然的大別山,合肥的自來水可以取自南邊的無工業區大別山,都是石頭縫隙裡,數千米深的地下優質礦泉水啊!5 現在,合肥“米”字高鐵已經形成,一些曾經的優越感的大城市,心理落差感還是挺大的。好了,我不再囉嗦了!時間有限,請關注公眾號GZHGZH518


山之戀山之戀


江浙滬是長三角三個最重要的省市,而長三角又是全國最富庶的區域。江浙滬等地城市一體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區域經濟之間既合作又分工的客觀需要。中央對此也高度重視。江浙滬等地城市一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區域一體化首先表現在交通方面的一體化,以快速公路、城際地鐵、高鐵為主要載體,給人們往來、出行提供便利。長三角一體化首先從打通省或交界的斷頭路開始,上海規劃部門已明確打通由上海嘉定通往江蘇太倉的城北路這條斷頭路,城北路打通後,上海嘉定與江蘇太倉兩地的來往將更加便利。





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對老百姓來說,也有投資機會。江蘇、浙江靠近上海的地方,將是江浙滬等地城市一體化過程中首先受益的區域。靠近上海的崑山、太倉、嘉興、南通等地,將是上海人及新上海人優先考慮買房改善居住的地方。誰能把握這個機會,誰就會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利益。


徐國良律師


我們國家就喜歡生搬硬套,90年代讓好企業吞併爛公司,結果把好企業也整黃了。現在這個長三角地區的提法沒有意義,其實帶動作用不大。真正符合經濟規律的區域劃分首先要以文化來劃分,蘇錫常是吳文化,杭嘉湖紹是越文化,吳越文化相通加上上海就是合理的長三角地區。像南京,和安徽文化接近,所以對安徽的輻射作用反而比江蘇要來得多。還有寧波壓根兒不屬於吳越文化區,更有點偏向浙南的思維方式。這幾年下來,接觸的江浙老闆太多,有個感受,吳越地區適合搞實體,而浙南適合做貿易。


熊二其實並不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