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来是个吃货——金庸先生笔下千奇百怪的美食

路边有卖叫化鸡的,蓦地想起了金庸。

金庸先生是不会武术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这并影响他成为武侠小说的大宗师。

至于金庸先生是不是会做饭,水平如何,不得而知,但从他的字里行间来看,至少他对此道是颇为热爱的。

金庸原来是个吃货——金庸先生笔下千奇百怪的美食

叫化鸡

说到叫化鸡,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看到过,也曾吃过,味道也很是不错。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出场时的描写,“撕作三分,鸡屁股给我!”仅几个字,就把一代宗师贪吃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个出场想必也大出众人意料。对于叫化鸡的印象多是来自于这句话,至于鸡的味道如何到是不怎么看重了。至于后来吃叫化鸡,也是精神多于口感。

许是因为洪七公的存在,《射雕英雄传》中对于美食的描述颇多,让人看不禁大流口水。

金庸原来是个吃货——金庸先生笔下千奇百怪的美食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二十四桥明月夜,写得很惑人,说白就是火腿蒸豆腐,不过豆腐要削成圆圆的小球,想来就煞是好看。金庸先生是南方人,南方的豆腐和北方的不甚相同,北方的豆腐相对要好削一点儿,大概也用不上兰花拂穴手。当时看的时候就不停的在笑,东邪黄药师的独门绝技用来削豆腐,亏得金庸老爷子想得出来。后世令狐冲用独孤九剑杀青蛙,却是异曲同工了。

金庸原来是个吃货——金庸先生笔下千奇百怪的美食

好逑汤

玉笛谁家听落梅,好逑汤,好不好吃另说,光名字起得就迷到一片了。其实这些菜在现实生活中也都是可以做出来的,并不只是作者主观的臆造。记得同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就复原过,据说很有意思。

其实说到金庸笔下的吃食,最让我心动的是洪七公在华山顶上烹制的蜈蚣,这个能不能吃,有没有可行性暂且不说,但真的诱惑了很多人。

其实金庸先生在写这些美食同时,也借此说明了一个道里,大道至简。书中说一个厨师的技艺高低不是看他会做多少复杂的菜,而是在平常菜中体现。比如炒白菜,蒸豆腐等。

金庸原来是个吃货——金庸先生笔下千奇百怪的美食

黄霑用大音希声的道理,写出了《沧海一声笑》,而金庸先生用大道至简去写美食,也算大道小用了。

新人写手,持续码字,请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