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单位,除了谈钱,还能谈什么

高管为公司拼命24年,查出肝癌后月薪从2万5降为1千2。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不感叹人情凉薄世道冷酷。

像这样的冷酷,似乎越来越成为常态。最为典型的,就是某著名公司,程序员年过30就要惨遭清退。人们常有感慨,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除了谈钱,还有什么好谈的呢?

现在,流行一句话:只讲情怀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老板只讲情怀,不谈员工的报酬,就是欺骗员工。如果员工迷惑于老板谈情怀,而放弃自己对报酬的要求,到头来就是受愚弄。

对于单位,除了谈钱,还能谈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就是家国情怀。作为家国情怀的延伸,就是对于工作单位的归属感。我们重视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如果自己的单位好,那是很值得夸耀,很能让人尊重的。易中天教授曾讲过一个笑话:

两人见面寒暄,问道:请教一下,您在哪高就?那人说:国务院。好家伙,那不得了啊,不由得肃然起敬。那人再补充: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很了不起啊。那人再补充: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也挺好的。那人最后补充:锅炉房。搞了半天,就一烧锅炉的。

因为个人与单位存在强烈的依附关系,所以单位的兴衰就会影响到个人的荣辱。因此,很多单位都会刷出大标语“X兴我荣,X衰我耻”。而单位,我们也会称之为大家庭。所以,我们才会强调“XX一家亲”。而一个单位的领导,员工们会要求他当好家长,一个单位的好领导,也会产生当好家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当不好家长,员工们就会感到,这个单位的领导,缺乏亲和力,一个单位也会缺少凝聚力。

既然,个人与单位存在强烈的依附关系,那么就要强调个人对单位的奉献,而且即使是普通员工,也会强调员工在单位中的主人翁意识,如此一来,个人的收入待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至少不能斤斤计较了。

对于单位,除了谈钱,还能谈什么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私企和外企,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与单位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公司是老板的公司,即使是公司的高管,即使有股权激励,高管手中掌握公司很有限的股权,也没有作为公司主人翁的体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员工到企业工作,就是付出劳动赚取报酬,那当然谈钱就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听了老板几句谈情怀的话,就五迷三道,不辨东西南北,那是犯傻。因为,残酷的现实,在不断教育员工,情怀是靠不住的。

员工与企业的这种雇佣关系,让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就是用金钱来衡量,倒是简单而直接,比起以前人与单位之间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要单纯得多。

对于单位,除了谈钱,还能谈什么

只是,这种人与单位之间仅仅用金钱来衡量的关系,单位对员工的归属感,已经荡然无存。人是需要有归属感的。这种归属感的消失,会让人产生漂泊无依的彷徨感。更重要的是,人与单位之间稳定性消失,那么人对未来就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栖惶感,这会对人生活乃至生存,产生极大的压抑感。

总而言之,高管为公司拼命24年,查出肝癌后月薪从2万5降为1千2,类似的情况一再出现,人们在感慨之余,也会思考,我们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