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範化驗配角膜塑形鏡

如何規範化驗配角膜塑形鏡如約而至,感謝大家關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頭條號——“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相信有關注我們前幾期文章的家長朋友,對“角膜塑形鏡的原理”和“角膜塑形鏡如何控制近視發展”已經有了初步瞭解。那麼如何規範化驗配角膜塑形鏡?驗配角膜塑形鏡都需要做什麼檢查?檢查都有何意義?相信很多家長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下面聽小編給各位娓娓道來,解決您心中的疑惑。

角膜塑形鏡通過對角膜前表面的弧度進行塑形,使角膜前表面弧度達到合理化改變以實現暫時降低近視度數的效果,只需夜間佩戴,白天無需戴鏡,就能獲得清晰視力,同時能減少孩子視網膜周邊遠視性離焦,達到減緩眼軸增長的效果。

角膜塑形鏡驗配硬性指標:

1.角膜塑形鏡屬於Ⅲ類醫療器械,需在二級(含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驗配,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診療科目中需含有眼科;

2.驗配醫師需具有職業醫師資格,具有中級以上眼科醫師職稱,技師需具有中級以上技師職稱。

角膜塑形鏡適用範圍:

1.8歲以下兒童禁用;

2.近視度數在600度以下,順規散光度數在175度以下,逆規散光度數在150度以下;

3.用框架眼鏡矯正視力可達到 0.5 以上;

4.理想角膜曲率在40.00D~46.00D 之間;

5.配戴者眼部健康,無角膜異常、角膜外傷史、活動性角膜炎(如角膜感染等),角膜知覺減退和圓錐角膜、角膜手術後,或其它眼部疾病:如淚囊炎、乾眼症、結膜炎、瞼緣炎、眼瞼閉合不全、麻痺性斜視、眼球震顫、慢性色素膜炎、弱視、視神經及視路疾患導致的視力矯正不良者、晶狀體混濁及慢性青光眼等;

6.無過敏史,無影響配戴的全身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造成免疫低下,以及無對角膜塑形有影響(如急、慢性鼻竇炎、糖尿病、唐氏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精神病患者等);

7.沒有使用影響或可能影響角膜塑形鏡配戴、可能會導致乾眼、影響視力及角膜曲率或改變眼的正常生理功能的藥物;

8.無眼睛或其附屬器官可能因為使用角膜塑形鏡和(或)護理產品,而引起或使其惡化的過敏反應;

9.孕婦、哺乳期或近期計劃懷孕者禁用;

10.環境條件、衛生條件和工作條件能滿足角膜塑形鏡的配戴要求,依從性好,能按要求前往醫院就診;

11.未成年人應在成年人監護下使用(對18歲以下近視患者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確認)。

如何規範化驗配角膜塑形鏡

角膜塑形鏡驗配前:

1、常規眼部檢查

視力檢查包括裸眼近視力、遠視力,戴原鏡視力,可評估矯正的效果;

眼壓檢查,評估配戴角膜塑形鏡的安全性;

屈光狀態檢查包括電腦驗光、綜合驗光儀、散瞳驗光及散瞳驗光後複驗,計算角膜塑形鏡的基弧;

裂隙燈檢查,評估是否適合配戴角膜塑形鏡;

淚液測定,評估是否適合佩戴角膜塑形鏡;

眼底檢查(眼底相),排除影響視功能的眼底病變,如視網膜變性、出血、水腫等;

角膜內皮細胞計數,監測角膜內皮細胞形態,確保長期配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角膜地形圖,預測矯正的效果、計算角膜散光、評估鏡片的定位;

眼軸,監測近視控制的效果。

2、試戴及配適評估

根據角膜地形圖及散瞳驗光後複驗檢查結果,選擇合適角膜塑形鏡試戴片;

試戴30分鐘後配適評估:鏡片中心定位、覆蓋度和活動度、熒光素染色顯像評估以及戴鏡驗光,根據試戴評估結果合理調整鏡片參數。

如何規範化驗配角膜塑形鏡

3、處方、定片

根據檢查數據和試戴評估結果確定定片參數和配戴方案,確定品牌、材料、基弧、直徑、平行弧、反轉弧、降度、特殊要求(如有,以VST設計為例);

細解知情同意書內容,明確禁忌症、使用及護理要求,簽訂知情同意書後定片。

角膜塑形鏡驗配後:

核對參數,通知患者領取鏡片,角膜塑形鏡定片週期大約2~3周(特殊情況除外);

給配戴者提供配鏡後使用指導,內容包括: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個人衛生要求、鏡片配戴操作、鏡片護理常規、護理產品和鏡片盒的使用、出現副作用和緊急情況的處理等,並提供使用說明書。

定期複查及問題處理,瞭解戴鏡前後的參數變化並進行配戴安全性評估;

常規性隨訪週期:戴鏡後1天、1周、2周、1個月及穩定後3個月複查。

鏡片護理,定期更換鏡片。

溫馨提示:驗配角膜塑形鏡後請謹遵醫囑,定期複查,如出現不適,立即停戴,聯繫驗配醫師或驗配人員!

敬請期待下期資訊,關注“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為您解決心裡的煩惱,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