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祕訣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這是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創新、創造、創業,是這個時代的關鍵詞。

但是,中國一直以來,就不是一個創新型國家。中國近四十年來,一直以製造聞名,創造與創新一直是中國的短板。

當然,從歷史的長河中來看,中國也一直是創造與創新乏力。那些科學技術領域上影響世界的重大發明與創造,中國都特別少,尤其是那些影響世界進程方面的創造。

究其原因,當然是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政治體制上的、人文素質上的、自然環境上的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影響到現在的中國,都是創新乏力。

但是,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如果不具備創新創造能力的話,我們就永遠跟在歐美髮達國家的後面,很難實現真正的超越。

因為,創新能力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那麼,創新創造能力,能不能被培養出來?

筆者通過閱讀大量書籍,考察歐美髮達國家創新創造的方式和方法,發現,創造創新並沒有那麼難。

有時候,我們只要稍微打開自己的認知,就能夠打開一個世界的大門。通過大量的閱讀、思考、交流,我掌握了一些關於創造創新的秘訣。

希望我的思考,能夠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重視,能夠對中國的創造創新有一些幫助和啟發。

這個秘訣,其實非常簡單,就一條,就是——交叉思維,也叫美第奇效應。

所謂交叉思維,就是把各種概念、各種物品、各種思維進行混合,排列組合,通過這種排列組合,得到一種交叉的思維、交叉的物品、交叉的模式,從而產生出新的發明或創造,這就是交叉思維,也叫美第奇效應。

為何叫美第奇效應?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美第奇銀行家族就曾經資助過在各學科領域中創新的人,使得多學科、多領域的交叉思維創造出驚人的成就。美第奇家族對藝術的贊助可謂不遺餘力,他們在銀行、藝術、哲學、政治等領域縱橫捭闔,左右逢源,為整個家族贏得了不朽聲名。後來人們得到啟發,把各個領域和學科的交叉點上出現的創新發明或發現,稱為“美第奇效應”。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其實說白了,美第奇效應就是進行互相交叉、排列組合,然後能夠組合成一種新的發明、新的創造、新的創新,乃至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一、交叉思維的作用。

下面,我就具體說一下,交叉思維的幾大用處。

第一、創造的關鍵——交叉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縱觀古今中外所有的發明創造,幾乎無不是交叉思維的結果。

大多數發明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在已知已有的物品和思維方式上,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而產生出一種新的發明和創造。

比如電視機,其實就是收音機和電影的結合,這種交叉產生出了電視機。而電影呢,其實就是照相機和話劇的結合,就產生出了電影。現在的智能手機,其實就是普通手機和液晶電視的結合,產生出了智能手機……

你可以列舉任何一個重大發明,無不是這種交叉思維的結果。

所以,想要創造與發明,很簡單,就把已知的物品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沒準就能夠產生出新的創意和想法。

第二、創新的關鍵——交叉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同樣,縱觀當今世界上的所有創新,其實都是美第奇效應,也就是交叉思維的結果。

無論是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是管理的創新,運營的創新,營銷的創新,內容的創新,其實都是交叉思維的結果。

比如滴滴,其實就是出租車和移動互聯網結合的產物。美團,餓了吧,就是餐飲和移動互聯網交叉結和的產物。讓華為成功的華為基本法,其實就是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這些所謂的創新,歸根結底,其實並不是全新的、絕無僅有的創新,而是在以有的知識、技能、思維基礎之上,進行重新的交叉組合,而產生的新的模式。

創新就是這麼簡單,一句話就說透——交叉思維。

第三、創業的關鍵——交叉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創業成功的原因有千百萬種,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的創業模式要新穎,要與眾不同,要別出心裁。而其實所謂的這個與眾不同就是交叉思維的結果。

阿里巴巴,就是把實體商店和互聯網結合的產物;騰訊,就是把社交與互聯網的結合;百度,就是把資料檢索與互聯網的結合;而小米最初的成功就是把手機與電商、社群經濟的結合;京東商城其實就是大型商場和互聯網的結合;共享單車,就是自行車和移動互聯及支付的結合……

而現在比較火爆的內容創業,其實也是交叉思維的結果,比如羅輯思維、樊登讀書會、曉說等,就是把脫口秀與讀書、社群、互聯網的結合。得到上的各種訂閱專欄,其實就是一份精品化的報紙,就是以前的報紙專欄和聲音及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我稱之為音頻化的報紙。

可以看出來,這些創業模式,其實都是運用交叉思維。把各種模式、做法、創意,進行東西方結合,重新進行排列組合,就產生出了新的商業模式。

這就是創業的關鍵。

第四、成功的關鍵——交叉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縱觀古今中外的這些成功人士,探究其成功原因,發現無不是進行交叉思維的結果。

李寧,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個奧運冠軍,他還是一個上市公司的創始人;魯迅,之所以偉大,他是把治病救人的行醫本領,用在了文學上;郎平,之所以偉大,很重要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她是一個奧運冠軍,她還是一個著名的教練……

我相信柳傳志如果只是在中科院裡繼續工作,他也無非就是一個普通的科學家,但是他選擇了創業,他是個科學家,又是一個創業者,所以,他成功了。

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利用業餘時間寫出了《明朝那些事兒》,火爆天下,讓當年明月一炮而紅。

換句話說,想要成功,你就必須掌握交叉思維,學會跨界,打開人生的不同緯度,開拓人生的各種邊界,才能夠激發出一個人的各種潛力,從而讓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

第五、幸福的關鍵——交叉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你可能很疑惑,為何幸福也和交叉思維掛鉤呢?

實際上,幸福確實來源於交叉思維。因為單一生活模式,會讓我們的生活永遠都是按部就班,沒有創新,沒有一些新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這樣的日子,我相信任何人都會厭倦。而幸福生活的關鍵,就在於不斷的去創造新奇的點子,不斷去發現新的鏈接。

比如幸福婚姻的秘訣,就是在熟悉的地方開發出新的風景。美好的生活就是我們不斷的去創造,創造生活中那些讓自己興奮、激情、充滿精彩的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旅行的原因。我們出去旅行,去接觸新的世界,就會讓我們興奮不已,感覺生活多麼精彩。

主要原因就是在旅行過程中,不斷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和認知邊界,我們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物,這些東西和我們已有的生活方式及觀念一交叉,就會產生新的聯想、啟發、發現與故事。

其實,生活無需要大的變動,即使是每天一些小的創意和點子,一些小確幸,也會讓我們感覺幸福無比。

比如,面對不同的人微笑,換一種不同的上班路徑,觀察一個蟻群或一棵小草,和一個陌生人暢談……都會讓我們的生活有不同之感,這也就是幸福的源泉。

因為,幸福是需要方法的,需要創造的,沒有這種能力的人,是得不到幸福的。

而幸福就產生於交叉思維。

二、交叉思維的特徵。

1、混沌與無序。

2、排列與組合。

3、創新與創造。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三、交叉思維的獲得。

交叉思維就是這麼重要。我們應該如何去訓練和得到這種交叉思維呢?

第一、突破單一思維。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我們之所以創新乏力,原因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式太單一,總是在單一維度上去思考問題,這樣就限制住了我們的想法和創意。

所以想要獲得創新創造的能力,我們就必須突破單一思維模式,開啟我們的心智模式,不斷打開我們的認知邊界,拓展我們的視野。

如果我們固定在一種模式裡面,我們就很難有新的創意和發明。

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態,不斷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認知模式、思維模式。

第二、不斷學習提升。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如何打開我們的認知模式、心智模式、思維模式呢?當然主要就是靠學習了,通過讀書、學習、思考、交流等方式,跟人學,跟書學,跟事學,跟網學。

不斷的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技能,改變自己的思維,打開自己的眼界。

這樣,我們就不會站在單一維度上去考慮問題,我們會站在更高緯度,或者多個維度上去思考。

所以,可以想見,那些創造創新者,無不是終身學習者。

第三、突破領域壁壘。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很多時候,創新與創造的關鍵就是——汝若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想打破某個領域的壁壘,你就必須引入別的領域的知識或技能,所以,突破自己的領域是很關鍵的。

這也就是為何那些大咖都是多領域的專家,因為只有這樣不斷突破自己領域壁壘的人,才能會有更多的創新和發現。

比如知識達人羅振宇,之所以牛,是因為他不但是一個主持人,還是一個讀書家,還是一個演講家,在某種程度上,他還是一個學者,這種多個領域的突破,讓他在不同緯度上實現了自己的成功。

比如李笑來,他不但是個暢銷書作家,著名的新東方老師,還是一個比特幣首富,知名投資人,多次創業者。不同身份的標籤兒,讓他實現了比其他人更快速的成功方式。

所以,在這個時代,就要不斷的突破自己的領域壁壘,不斷的去探索新的事物,這才是成才之道啊。

第四、隨機排列組合。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我們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要想獲得創造與創新能力,就要經常的對各種事物進行隨機排列組合的思考和研究。這是在工作上有創新能力的開始。

比如寫作,有一句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這其實道出了寫作最核心的秘密。

大多數寫作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原創,都是把這篇文章的一個觀點和那篇文章的幾個觀點,以及其他文章的一些故事,重新進行排列組合,就能夠產生出一篇新的文章,這其實就是寫作的秘訣。(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呵呵)

同樣,我在上面提到了各種發明創造,其實都不是無中生有的,都是在已有的事物之上,重新進行交叉思維的結果。

比如人工智能,其實就是人腦和機器以及互聯網的結合;機器人,無非就是人體和機器的結合。各種創新發明無不是如此。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就可以進行這樣的頭腦風暴,進行隨機的排列組合,從而去發現新的創意、新的創造、新的模式。

第五、開拓你的人脈。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負責任的講,如果一個人總在一個小圈子裡混,是沒有多大出息的。

想要成長,就要不斷的突破自己的人際關係壁壘,去闖入新的圈子,去鏈接不同的人,才能夠不斷的讓自己的認知和思維得到提升,因為很多的想法和創意,就是在人與人的交流碰撞中產生的。

比如,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鏘鏘三人行》(現在已經停播了),一直做了十八九年,歷久彌新。就是不同的三個人在一起進行語言、觀念、思維、理論的交流和碰撞,產生了很多好的想法和理念。

我非常喜歡的《冬吳相對論》,現在叫《冬吳同學會》,就是梁冬和吳伯凡兩個知識大咖進行對談,思維碰撞,妙語如珠,創新思想層出不窮。

這就是人與人互相交流、思想碰撞的成果。

所以,我們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要不斷的突破自己的人際關係壁壘,要去認識不同的人,去接觸不同的圈層,和各行各業的人,尤其是牛人,進行交流、學習、探討,這是成長的捷徑啊。

那些牛人,之所以成為牛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人除了讀書學習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們去認識不同的大咖和牛人,從而使得自己不斷的提升,新的想法、創意、理念會層出不窮,從而讓自己也成為了牛人。

第六、引爆你的想法。

美第奇效應,讓你一次性掌握創新與創造的秘訣

創新創意的誕生,歸根結底就是想法的與眾不同。而要想與眾不同,就要必須運用交叉思維,不斷的進行排列組合,通過讀書、學習、思考、交流、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引爆自己的想法。

無論是寫作演講,還是創造發明,以及創業創新,運用交叉思維引爆創意,都是唯一且必要途徑。

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引爆了他的理念,他開悟成佛了;從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了正在思考的牛頓,這個事件引爆了正在苦思不得其解的牛頓,讓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今日頭條的張一鳴,把算法推薦與門戶網站和搜索相結合,最終推出了今日頭條……

通過創意活動,引爆你的想法,從而產生出新的發明創造,這就是創新的關鍵。

你上我分享了創新、創造、創業的關鍵,就是美第奇效應,也就是交叉思維。我論述了什麼是交叉思維?為什麼要進行交叉思維?以及如何訓練及應用交叉思維?

我相信,如果你能夠不斷訓練自己的這種思維方式,並且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運用交叉思維,一定會讓你的工作和生活,變得創意無限。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由於才疏學淺,很多東西思考的不夠深入,比較膚淺,不足之處,請各位看官多多指正、討論、批評、指教。謝謝。

我是學峰,歡迎來到我的微信公眾號:學峰讀書會,讓思想點亮教育,用讀書改變人生,期待您的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