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清朝初期蠶桑業的恢復與漢陰縣令郝敬修《教養山蠶圖說》

有宋一代直到清朝初年,由於政治經濟中心漸漸移向東南,安康的蠶桑事業也逐漸步入低谷,特別是南宋以後,安康歷經戰亂,社會生產日趨凋敝。繼元末兵燹,又有明初的“禁山”政策,秦巴山區竟半成荒蕪,這時的蠶桑事業開始衰落,甚而連一般的飼蠶技術也失傳了。

安康清朝初期蠶桑業的恢復與漢陰縣令郝敬修《教養山蠶圖說》

清乾隆中葉以後,皖、豫、楚、蜀流民大量移徙秦巴山區拓荒生息。這時衰敝已久的安康又漸現繁榮,具有古老傳統的蠶桑事業又開始復興。乾隆三十六年春天,山東高密縣人郝敬修,出任漢陰縣令,看到漢陰縣到處山桑成林,比齊魯一帶的還要多,當地人把葉子小的叫花析,葉子大的叫櫪,但只是砍來當柴燒了,而不知道這就是山東省的柞樹,可以養蠶制綢,實在是可惜。便千里迢迢從家鄉帶來了山蠶種,在漢陰勸諭栽植柞槲,飼養山蠶,並將從家鄉帶來的《養山蠶說》一書,抄錄數本分散各鄉,撰寫《教養山蠶說》推廣普及,還按其說條理,繪成圖,名曰《教養山蠶圖說》刊印傳播。自此以後,漢陰山蠶逐漸發展起來,以檿絲(山蠶絲)織成的槲綢成了當地頗著名聲的特產。

安康清朝初期蠶桑業的恢復與漢陰縣令郝敬修《教養山蠶圖說》

在清代恢復起來的蠶桑業中,山蠶佔有極重要的地位。郝敬修編繪的《教養山蠶圖說》,分別為選種、配蛾、產子、飼生、治場、牧放、移枝、防護、結繭、補結、晴摘、摘法、揀擇、秋放、秋貯、灰湯、熟練、整繭、治線、織機共二十幅圖,將飼養山蠶及繅絲、紡織過程,敘述得甚是詳備。從中可以看出其分工極為細密,飼養亦很規範,僅“選種”一項,就嚴格規定“正月望後,用細麻繩穿連種繭,每一串約計二三百個,掛空屋內,封閉門窗避風,候出蛾。凡所用筐,以紙糊其內,備雌雄產子。”然後是“配蛾”:“…雄蛾每先出,收入筐內,上用蓋扣住,候雌蛾出,另用筐貯。査清雌若干,再將雄數入,蓋住,自能成對(雄蛾腹小、雌蛾腹大)。每雌蛾一百隻,用雄蛾一百十隻,防有病變。”正由於以其嚴密規範的生產技術要求蠶農,漢陰山蠶很快就發展起來,以山蠶絲織成的槲綢也就成了漢陰的特產。因此漢陰貢生王承烈忍不住以長歌來抒發漢陰人民對郝敬修的感激之情。

安康清朝初期蠶桑業的恢復與漢陰縣令郝敬修《教養山蠶圖說》

“天子命來良有司,興利除弊日圖維。廛念民情荒於堪,乃亟起而更蘇之。何以不寒復不飢,衣食源流當調劑,引此地寶天降燈。...…招集黔首諭場師,芟除草菜施塗茨,育蛾育卵須乘時,初生微妙還如抵,生機勃勃看蕃滋。不落柔條浸湫湄,斧砍寧伐遠場枝。飼蠶蠶如得玉飴 ,漸移林杪高下差,何庸執筐女祈祈。或在中阿或峻嶬,疑是星羅疑布棋。稱貸不煩把券持,春秋兩次無誤期。澗(池)蒲(溪)梁(平梁)外藏累累,繭告厥成賴汝為。”

安康清朝初期蠶桑業的恢復與漢陰縣令郝敬修《教養山蠶圖說》

清乾隆五十三年《興安府志卷十六・風俗》也對郝敬修的功績作了肯定:“邑境山柔成林,十數年來,民俗競養山蠶,收繭織綢,衣被甚廣,頗興蠶桑之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