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吃饭是件头等大事,食物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正确的进餐顺序同样不能忽视。

对很多人来说,“吃饭顺序”似乎是一种天然形成的习惯。但对于糖尿病人来,如果吃饭顺序不对,甚至会影响血糖的波动。

下边这套科学的吃饭顺序,可以让血糖越来越稳。

「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吃饭顺序影响血糖水平

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糖友在用餐时应把米饭、面条等主食留到最后吃,这样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该研究论文发表在了最新的《英国医学期刊-糖尿病研究与护理》上。

研究人员选取了16名2型糖友,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吃同样一顿饭,包括面包、土豆、意大利面、鸡肉和沙拉等,只是每次不同种类食物的进食顺序不同。

分析发现,在吃饭时,把面包、土豆、意大利面这类主食留到最后吃的人,餐后血糖最好。

具体说来,如果最后吃主食,餐后血糖水平大约比先吃主食时降低50%,比把所有食物混合到一起吃的时候降低了40%。

按照这种吃饭顺序,参与者们控制血糖所需要的胰岛素减少了25%。

研究者认为,进餐时先吃肉和蔬菜,可以帮助糖友少摄入碳水化合物,从而控制血糖。

这种吃法减少了胰岛素分泌,增加了肠道激素分泌,有助于调节血糖代谢和增强饱腹感。

「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糖友的科学吃饭顺序

为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降低升糖速度,糖友最好遵循以下进餐顺序:

◐餐前先喝汤

胃的饱腹时间约为15分钟,进食汤水、蔬菜和肉类后,会增加饱腹感,易升糖的主食就吃得少了。

广东居民中肥胖者比例较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喜欢在餐前喝汤。在正餐前喝汤可以明显稀释胃酸,降低食欲,使人吃得较少。

◐吃蔬菜、鱼肉

吃蔬菜的同时可吃些鱼、蛋等低脂、高蛋白质食物。鱼肉的烹调也应该用较为清淡的方法,如清蒸、水煮等,尽量避免油炸。

◐最后吃主食

主食应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燕麦等,这些粗粮在胃里消化的时间长,所以升糖指数较低,对血糖的影响也较慢,可以有效抑制糖友餐后血糖升高。

特别提示

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谷薯类主食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250~400克之间;

鸡蛋40~50克、奶制品300克;

畜禽肉类和鱼虾摄入量都建议40~75克;

蔬菜最好500克,其中绿叶菜可占200克,因为深绿色叶菜的饱腹感较强,热量低,可抵御饥饿。

注:这里所说的重量是指食物可食用部分的生重。各人可根据身体情况和运动量,在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调整。

「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喜欢记得来一个

「健康」吃饭讲顺序,血糖变平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