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七夕佳节,喜鹊桥架,郎来女至,脉脉柔情,窃窃私语。七夕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代代传承,是神仙故事的讲述,也是庆祝爱情的方式。

古往今来,七夕已然形成了一个天上人间同祝的节日,今时今日,恰逢七夕,让我们且看笔墨丹青,水彩斑斓中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杜牧和张好好

​杜牧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在大和三年,于沈传师的府上同湖州名妓张好好相识。一个是诗书满腹,一个是才艺双绝,两人情投意合,惟愿琴瑟和鸣,岁月静好。佳人难求,佳话更难留,沈传师的弟弟对张好好也是一见钟情,提出了纳为妾室的想法。此时的杜牧官位低下,张好好也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之下张好好出嫁了。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杜牧 《张好好诗》局部一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杜牧 《张好好诗》局部二

​出嫁之时,她作诗一首“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杜牧悲痛欲绝,后留下绝作《张好好诗》,它是杜牧诗篇中的其一,也是杜牧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洒尽满襟泪”,心心念念,相思积厚,淡淡墨,浓浓愁,此生相依无望,徒留你白首。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张伯驹和潘素合影

​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而潘素却是被卖去当欢笑场所的红尘女子。从素不相识到一见倾心,张伯驹作联一对“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以此表述对潘素才艺的赞赏以及剪不断的情愫。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潘素 《翠嶂春晴》

​红线顺成,婚后,潘素作画,张伯驹填词。良人在侧,山水之中,书画之间,情感四溢。张伯驹偶遇佳人,迷恋世间,为潘素作诗“交杯换盏”“白头百岁”,意指年年岁岁人相同,绵绵深情,只与潘共。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谢稚柳和陈佩秋合影

​熟知画坛的读者想必知道,谢稚柳和陈佩秋是中国近代画坛中的神仙眷侣,两人皆是书画大家,谢稚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家、书画鉴定家之一,陈佩秋是20世纪末“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二人志趣相和,感情相融,在创作中互相勉励,互相进步,既能各有所长,也能共同创作。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谢稚柳 《红叶山禽图》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陈佩秋 《金秋》

“书画之中,爱情之上”一恰逢七夕,且看艺术家们的一世深情

《鸳鸯嘉藕图》两人合作

​青石湖畔,似舟荷叶,深处莲藕,成对鸳鸯,相偎相守。这是画作上的合作,也是情感上的升华,有幸能执子之手,与子作画,将两人的感情细腻地同画相融合,画中有情,情中有画,是谢稚柳和陈佩秋的幸运,也是中国画坛的巧遇。

红线相缠,倾心而嫁,古今艺术家的绝美爱情感动你我,愿七夕月下,姻缘相牵,同心不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