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在唐朝,很多男人他们非常希望通过从军建功立业,有许多男性公民当兵服役,常年累月戍边,不仅造成数以万计的将士伤亡,而且使其家属,尤其是妻子饱尝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管丈夫基于何种原因从军,对军人的妻子来讲,独守空房,长夜无眠,泪湿孤枕,荣华徒逝,十年二十年的时光如此度过,自然生怨。

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那些劳动妇女,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全部落在了她们的肩头,她们要养育子女,照顾公婆,做各种家务,除此之外还要承担力所不能及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怨恨会更深。怨气郁积在心中,久而不能发泄,便会转化成悔、恨。其实爱与恨本来就是同时存在的东西,只不过此恨是由因爱产生的。思妇往往是又怨又气又恨,百感交集,但思妇毕竟是爱征人的,女性如从心底爱上一个人,就会沉入这个感情世界,因为这份情是她全部的所有,恨归恨,她们对征人的冷暖、安危和生死始终是最关心的。

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征人之妇通过寄征衣抒发自己的忧情,含辛茹苦的征妇们青春殆尽又魂系边关,既有保卫国家的朴素情感,又担心异地边关苦战风寒中的亲人的安危,诗的意义不仅是写思妇的愁苦,而且通过思妇之口说出“罢征”的愿望,让读者从妇女的哀愁中听到了人民对和平的呼唤。

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爱情它支持着思妇面对惨淡的人生,让思妇怀着希望,苦等丈夫归来。征人活着,是思妇的希望,是女性面对残酷现实的精神支柱,但如果不幸战死疆场,会给闺中的妻子带来深重的灾难。如李白的《北风行》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这是阵亡将士妻子悲愤之极的诉怨之词。诗中的主人公本是一个有说有笑的少妇,有一个和美的家庭,深爱着她的丈夫。在军事危急的情况下,自己的丈夫去了当兵,从这天在家里待不住,倚着门口神情恍惚地望着行人,希望发现她从军归来的丈夫,然而她等来的却是“人今战死不复回”的噩耗。忽而睹遗物伤痛。于是她不忍再见到这箭袋,这白羽箭了,把它们烧成灰,遥祭战死的亡灵。随着爱情信物的焚灭,她所有的幻想,期望化为了灰烬,然而她的思恋之情永不会断绝。由思而悲,由悲而愤,她不由发出“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的呼声。诗中有对战争的控诉,有对征人妇的同情,尤其诗末两句,说的正是思妇那种怨恨的深广和悲愤不能自已、欲生欲死的强烈感情。

李白闺怨诗|中国古代军人妻子的爱恨哀怨

思妇们最为可贵的是她们虽然有怨恨有忧患有哀叹,但总带着美好的憧憬,期待着完美的爱情,幻想着安宁的生活,但是征戍毕竟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影响和沉重的负担,特别给闺中妻子带来了愁苦和悲伤,闺怨诗传达出了她们矛盾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