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盛开的杏花》:梵高

“古人藏书避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在书中放置芸草,不仅可以防虫蛀,还能留下淡淡的清香,这便是“书香”一词的由来。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在这轻灵的春光里,一本书,一张椅,一杯清茶,于书中感受这天地万物,于书中静静的陪伴自己,享受一份幽静、一份惬意。

以下是我的2018年阅读清单,一部分而已。

《冬牧场》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从认识李娟的文字开始,就一直非常非常的喜欢,尤其是这个浮躁的时代,鲜少有女作家的像李娟那样,文字里透着汩汩的灵气,清爽不浮华。《冬牧场》是一本记录新疆哈萨克牧民冬日生活点滴的散文集,人世间,经历过的都是浮尘,记下来的都是传奇,在阿勒泰这片土地,由李娟的文字为媒介,坦坦荡荡地出现在世人眼中,博大荒凉又神奇丰富。

《人间草木》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汪曾祺是高邮人,离我家乡近,两地风俗亦近,他写江南风物,吃食,看得我不亦乐乎。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到老来,懂得摘捡回忆是很重要的,这样好比重活一次,谈得好也是很重要的,能够让年轻的人身临其境,领会生活的韵致。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曾经知已再无悔,已共春风何必哀。

《素履之往》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很多人对木心的熟悉是因为另一位特立独行、声望卓著的艺术家——陈丹青,从诗到随笔,这本《履之往》是一本不错的选择。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

《大唐李白·将进酒》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李白是我喜欢的诗人,张大春是我喜欢学人作家,读到他写的李白,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未有人这样写一部关于李白的小说,将传纪与诗评,历史考据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当然,这本书不是一本特别好读的书,它需要你真的对李白,对盛唐,有足够了解的兴趣。

书单  |  万物复苏的春天,怎可少了书香的相伴?

《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 邓云乡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一套两册)白先勇

都是说红楼,邓云乡和白先勇两位先生,俨然两种路数。白先生浅近中暗藏深意,是台湾人一贯的娓娓道来,如沐熏风。他确实是熟习红楼的(生活经历也有类似),写《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字里行间都是红楼的韵迹,入目极为亲切。

然而我觉得《细说红楼》太软乎了些,一如《红楼梦》中贾母的口味,不是不好,只是吃多了有点甜腻。邓先生的著作呢,干货忒多,信息量忒大,不是老读者,真读者,很难读的进去。好在我发现,将他们二位的著作搭在一起看是很愉快的体验。听世家子讲故事,听红学家谈民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