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入职登记表

劳动者的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需要了解员工的情况,员工必须如实说明,其法律依据如下:《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社会保险法》第七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业务经办、统计、调查获取社会保险工作所需的数据,个人应当及时、如实提供。

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入职登记表

设计详尽的《入职登记表》可以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入职登记表》应有以下信息:

1、基本信息

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国籍、宗教、民族、婚姻状况、身份证号码

2、教育背景信息

教育经历、专业、学历、学位、专业资格证书、专业职称、技术操作水平、特有的专长、 爱好和从事特殊岗位资格证明

3、工作经历信息

4、通信地址以及家庭成员、紧急联络人信息

5、入职信息

6、健康信息

(1)是否从事过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有毒有害工种

(2)是否曾被认定工伤、诊断患有职业病或持有残疾人证明

(3)是否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具有伤残等级以及何级伤残

(4)是否有传染性疾病

(5)最近6个月内接受过的医学检查与治疗情况

(6)本单位指定时间、指定医院、指定项目的体检结果情况

注意:建议将体检前置,先体检后面试。

7、前工作单位信息、前工作单位信息

离职原因、离职时间、就业现状、是否兼职、是否与前工作单位约定有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是否与前工作单位有未尽法律事宜

8、其他信息、其他信息

参加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是否有连续工作12个月的事实、是否享受过婚假、是否正处在三期中、应聘信息来源

A、员工确认,单位已如实告知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员工要求了解的情况。

B、员工提供的个人信息、学历证明、资格证明、身份证明、工作经历等个人资料均真实,员工充分了解上述资料的真实性是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和单位为本人参加社会保险的前提条件,如有作假或隐瞒,属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同意单位有权对劳动合同做无效认定处理,单位因此遭受的损失,本人承担赔偿的责任,本人因此遭受损失,由员工本人承担。

C、员工本人确认,本表所填写的通信地址为邮寄送达地址,单位向该通信地址寄送的文件或物品,如果发生收件人拒绝签收或其他无法送达的情形的,员工同意,从单位寄出之日起视为单位已经送达。本人同时确认,本表所填写的通信地址发生变动的,本人必须在三日之内告知单位,否则,导致单位的文件或物品无法送达本人的,视为已送达。

D、本人授权用人单位以及其第三方代表采用背景调查等手段,调查本表中的各项信息,并免除因此产生的一切责任。

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入职登记表

10、员工签字信息

为做好证据固定,要在《入职登记表》的每一页的最下方设置员工签字信息栏。

11、员工提供的证件或证明资料

为配合《入职登记表》的作用,需要员工提供以下的证件或证明资料:

1)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提供学历、学位、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3)提供用人单位指定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的原件

4)提供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大学生报到证、就业失业证、单位同意兼职的文件等原件

对于劳动者提供的相关证书,经HR进行核对无误后,让劳动者在复印件上签署“与原件一致,由某某提供,年月日”及签名确认。

员工入职法律风险防范-入职登记表

12、入职登记表保存时间

《入职登记表》属管理用表,起多项作用,非一次填写,有的项目要在上岗以后填写,伴随员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使用。

员工离职的,随劳动合同书一并保存至劳动关系终结后二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