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成都黌門街的前世今生

黌(讀音hong)門是學宮的大門,所以古代士子考中秀才皆被稱為身入黌門,是天子門生,即皇帝的學生。不過,位於成都武侯區的黌門街,並不是因為皇家學宮而來。清光緒初年,此處尚無國學巷,黌門街也稱為東巷。

漲知識!成都黌門街的前世今生

世紀四十年代成都老街

清末,科舉考試製度被廢除,但兩湖總督張之洞怕“國粹”從此衰廢,提出了“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文化觀和改革設想,並奏請清廷在文化較高的省份創辦"存古學堂"一所,取秀才應考,八年才得畢業。之前,張之洞在任職四川學政期間,對四川的教育就比較重視。後來的當局唯恐冷落了國粹,便在後來的國學巷創立了一所存古學堂,承襲尊經書院遺制。

這所學堂,是另一位名人捐贈的,他就是崇州人楊遇春。清道光年間,武舉人楊遇春官至陝甘總督,告老還鄉之後,在成都受領一處別墅。清末,楊家子孫將別墅捐出來辦存古學堂。由於所招學生大多為秀才,所以此街道名為黌門街。

漲知識!成都黌門街的前世今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黌門街一景

辛亥革命之後,存古學堂曾經被改為國學院,街道也一度更名為國學巷,延聘海內學者如廖平、吳之英、劉師培、謝無量到院講學,著名歷史學家蒙文通就畢業於該校。1927年國學院改為四川大學中國文學院,1931年文學院併入四川大學,此地改設川大附屬高中,校門移至小天竺街。1935年附高停辦,改設私立濟川中學。現在,國學巷是單獨的一條街,就在黌門街的旁邊。在黌門街背後,還有一條黌門后街,和當初的秀才學生沒什麼關係,估計是為了圖個響亮的名聲而已。

漲知識!成都黌門街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出洋相的這個路牌

為什麼咱家要在標題上給黌字標註拼音,是因為這個字在成都鬧了幾次笑話。2004年2月,熱心的市民發現,街口一個大型指路牌上寫成了“簧門街”,拼音也成了“HUANG”,後來被有關部門及時糾正。2008年8月,漿洗街高架橋一側,一塊懸空路牌上的黌門后街又被寫成了“簧門后街”,後來“簧”字被改正為“黌”,但拼音依然為“huang”,讓人哭笑不得。直到次年1月,從石羊場到火車北站的28路公交車,沿途所有站牌的運營路線圖上都是“簧門后街站”。看來,今天的秀才語文水平普遍不高,認字兒差遠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