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划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提到新能源,不得不說的一家汽車公司就是吉利。早在2015年,吉利就率先公佈了宏偉的新能源戰略——“藍色吉利行動”,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90%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結合吉利2020年200萬輛的目標,這也意味著吉利要在兩年後實現年銷18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

目前,飛速發展的吉利汽車已經站在了本土品牌第一的位置,其新能源正在穩步推進,新推出的產品幾乎都有新能源車款,下一步更有新車型起步就是48V弱混。雖然我們幾乎絲毫不會懷疑吉利新能源道路正確性,但面對180萬輛新能源銷量,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則是,隨著新能源產能規模初現,其背後的電池配套業務,是否足以支撐吉利龐大的新能源帝國版圖?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作為新能源發展核心——“三電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動力電池幾乎是新能源汽車和戰略發展的核心因素。於產品,這是決定車輛續航里程、安全係數、車輛品質保障的關鍵;於企業,這也是決定汽車收益和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為在新能源汽車中,電池幾乎要佔據到整車成本的10%~50%左右。

那麼作為一個立志要進入到全球汽車行業前十強的企業,在恰逢新能源發展的關鍵領域上,吉利究竟如何佈局自己的動力電池?“領克PHEV將會使用自己的電池。”就在7月21日領克PHEV上市一個月前的首次亮相上,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透露了這個秘密,而在這個秘密背後,也隱藏著更多故事。

外購自產相結合

從工信部發布的目錄我們可以發現,吉利現有的幾款新能源車型帝豪EV、帝豪PHEV、帝豪GSe,如行業主流選擇那樣,都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這也是大多數汽車廠家避不開的獨角獸。

不難發現的是,雖然吉利目前以寧德時代電池為主,但在這場“綁架”戰中,吉利並沒有跟隨,也沒有站在最中央的旋渦中。無論是領克還是博瑞GE在電池上的謀劃,吉利似乎還留有後手。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汽車公社》瞭解到,博瑞GE電芯雖然是由寧德時代提供,但集成和電池包卻是由威睿電動汽車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承擔,那麼威睿究竟是誰?根據工商局信息顯示,威睿公司其實就是吉利控股旗下專門從事電動汽車驅動系統(動力電池系統、電控、電機及系統集成)開發、製造、銷售的子公司。威睿公司除了向博瑞GE提供電池包以外,未來還將為帝豪GL PHEV等更多車型提供電池包服務。

這家新聞報道較少且並不起眼的公司,正在為吉利的新能源事業添磚加瓦。僅在2017年,威睿公司就擁有了吉利集團500臺和沃爾沃2,000臺電池包訂單,銷售額約2億人民幣,並謀劃了30萬臺電池包產能。同時威睿還在不斷擴展產能,除了蘇州公司,吉利還成立了威睿寧波公司,在杭州灣規劃建設了50萬套電池包項目。

如果說吉利用威睿加工電池包可以把它歸為外購電池,那麼領克01 PHEV首次採用浙江衡遠電池,就意味著吉利開始著手讓自家的電池搭載在自家的新能源車上。

衡遠到底與吉利有怎樣的關係?這裡就必須提到起橋樑和紐帶作用的洪橋集團。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洪橋集團擁有山東衡遠新能源和浙江衡遠新能源兩個鋰離子電池生產工廠,更重要的是,這兩個電池工廠,吉利控股也分別佔有48%的股份。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根據上市公司的股權信息不難發現,洪橋集團的控股股東正是吉利集團,也就是說吉利通過這個香港上市公司,間接控制著山東衡遠新能源和浙江衡遠新能源兩家動力電池企業。種種糾葛之下不難發現,吉利要把洪橋集團打造成吉利旗下不同品牌車型的動力電池主力供應商,且這一目標隨著吉利新能源戰略的推進也正在成為現實。

除了之前供應知豆和康迪動力電池外,2017年10月23日、25日,洪橋集團接連發布兩項關聯交易公告,稱拿下沃爾沃及吉利旗下吉利、LYNK&CO(領克)兩大品牌的三元鋰電池訂單。今年7月份,洪橋集團有發佈公告稱,將修改與浙江吉利零部件和沃爾沃汽車簽訂的兩份銷售協議。修改之後,兩份銷售協議的合作金額將進一步提升。

實際上,洪橋集團並不是吉利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唯一佈局。今年7月3日,錢江摩托發佈了一份與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日常關聯交易的公告,公告稱吉利商用車公司將向錢江摩托子公司錢江鋰電採購動力電池系統,預計2018年金額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2016年吉利入股錢江摩托,併成為其控股股東。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從威睿到衡遠再到錢江鋰電,吉利的電池佈局已經在旗下各個板塊領域徐徐展開,吉利電池帝國的版圖隨著乘用車和商用車的同步推進逐漸變得清晰可見。

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無論是從數家汽車公司集團與寧德時代的綁定,還是說比亞迪開始開放自家電池業務,都足以證明動力電池將決定整個新能源的發展步伐。作為一個十分有遠識的企業家,李書福在推行自己的新能源戰略時,自然不會讓別人遏制住發展的喉嚨。

就像大眾集團正在考慮從2024年或2025年開始批量生產固態電池那樣,在面對決定新能源發展的動力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時,李書福一定會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畢竟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不是一個傳奇商人的思維。

從洪橋集團修改銷售協議不難看出,洪橋集團雖然在短期內降低了與吉利和沃爾沃的動力電池交易金額年度上限,但長期來看總交易金額卻不降反增,這表明洪橋集團非常重視與吉利集團的合作,雙方戰略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金額增加的背後,或許與浙江衡遠新能源導入LG化學南京工廠的產線設備和專利技術有直接關係。今年5月,媒體報道稱,“沃爾沃在中國製造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將使用高端的韓國電池技術,與直接採購不同,這些LG化學的動力電池產自浙江衡遠。”

有消息稱,吉利在2017年4月完成全資收購了LG南京電池工廠,獲得了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製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LG將幫助吉利集團升級衡遠新能源的電池技術,以達到LG的品質標準。從目前領克和沃爾沃這樣的高端和豪華品牌開始搭載衡遠新能源電池,似乎也可以證明衡遠的電池技術在LG的技術加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至少與知豆和康迪上的動力電池不是一個級別的。

除了向吉利本家供應新能源電池外,洪橋集團對於衡遠新能源的定位,還有其它的打算。洪橋集團表示,短期內集團預期向吉利旗下公司作出的銷售,將佔浙江衡遠新能源第一條生產線投產後之大部分銷售收益。

不願被“綁架”,吉利謀劃動力電池背後的邏輯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降成本壓力,主機廠都想擁有更多優質和動力電池供應商,電池企業也必須優化客戶結構。洪橋集團計劃在時機成熟時,力爭世界主流車企的產品訂單,分散風險。

事實上,洪橋集團的擔憂並非多餘,當前除了松下專供特斯拉之外,寧德時代正在逐步降低前五大客戶的業務佔比,比亞迪也計劃打破產業閉環,對外出售其動力電池,且已經與長安集團簽訂了電池合作協議,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客戶集中風險。

或許對洪橋集團而言,現階段藉助吉利汽車乃至沃爾沃的合作關係打開知名度,其後在中國熱度不減的新能源市場拓展新客戶群體,才是最終目標所在。那麼如今已經上市的領克01 PHEV才是洪橋集團的試金石,也是吉利在動力電池方面從排兵佈陣到正式投入戰鬥的里程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