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會實錄︱龍湖集團:不單邊加槓桿擴規模 深圳龍華項目明年推出

8月21日,龍湖集團(00960)在香港以“大道至簡,堅韌上行”為主題,召開了中期業績會。該公司董事長吳亞軍、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邵明曉、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趙軼等高層出席會議。

業績會實錄︱龍湖集團:不單邊加槓桿擴規模 深圳龍華項目明年推出

會上,公司董事長吳亞軍對智通財經APP表示,之前高管流失問題是行業普遍現象,向行業提供專業人才也是一種能量,並且沒有影響我們的運營,我們非常安心。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營業額同比增長45.9%至人民幣(單位下同)271.2億元,其中物業投資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8%至18.5億元。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54.3億元,同比增長45.6%,每股基本盈利92.9分,中期股息每股0.3元。

2018年上半年,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4.8%至971.0億元。淨負債率(負債淨額除以權益總額)為54.6%,在手現金為421.3億元。綜合借貸總額為1079.3億元,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平均貸款年限5.82年。毛利同比增長48.2%至100.7億元,毛利率為37.1%。減除少數股東權益、評估增值等影響後的核心溢利為37.3億元,同比增長31.4%。核心稅後利潤率為17.7%,核心權益後利潤率為13.8%。

以下是智通財經APP整理的龍湖集團業績發佈會問答實錄。

關於集團戰略:

問:公司改名成龍湖集團,是否意味著未來地產開發銷售佔整體收入會下降,公司還會不會發展其它業務?

吳亞軍:從龍湖地產更名為龍湖集團,是因為我們把主航道業務定義成了C1地產開發、C2商業運營、C3長租公寓、C4智慧服務,甚至未來還可能有點心業務試驗成熟後,成長為新的主航道業務。但是無論是哪部分業務,仍然是圍繞空間建造和運營,以及空間裡人的經濟生活活動展開的。我們是圍繞空間產生業務的,只要與此相關都可能納進來作為一個新的主航道業務。所有業務底層是龍湖自己的一套運營體系和數據平臺,如果沒這個基礎,我們往上隨便做加法可能只會變成累贅,而不會變成盈利,所以我們也會審慎。

問:我們知道龍湖跟其他房地產企業不一樣,沒有區域層級,有員工抱怨效率低下。瞭解到龍湖正進行平臺+端的管理模式探索,導致一些人員流失現象。此外今年上半年也出現高管流失。請問在公司管理結構,以及如何留住高管方面有什麼想法?

吳亞軍:不設區域,探索平臺和端,以及高管流失,是單獨的三件事。

第一,為什麼要做平臺和端。我們發現公司發展並非只能加層級、把組織的金字塔壘得更高的方式來做,而是通過一套指揮系統,直接賦能到一線員工,讓他們更多得到支持。讓指揮決策更靠前端,把專業支持放到前端,這就是平臺和端的意義。這不是靠某個領導特別民主,授權一線,而是需要指揮系統本身自帶知識、權限、流程、模板,直接賦能給前線。當遇到問題時,前線直接呼叫,後臺馬上支持,這是管理升級的需要。

第二,要不要設區域層級,別的企業需要,未必我們需要。由於龍湖有一套強大的系統,反而可以在更加靈活的組織形式上進行設定,減少層級來做指揮。這可能會讓有些人不適應,會讓有些人覺得權限在減少,但只要是黑盒子式、老中醫式的決策方式,我們都要慢慢消滅掉,我們更願意相信系統的知識積累。

第三,關於高管的離職,這在每個公司都是正常現象。一個好的公司,不光是產出經濟效益,還能產出人才,成為行業挖角的對象,我很開心。好的員工在公司釋放出能量,同時變成市場上更有價值的人才,這是一個無法阻擋的必然結果,但是我們也有一套方法來保留這些優秀的員工。另一方面,我們更加看重更優秀的員工是否被放到了該放的位置上。從目前來看,龍湖不管是地區公司的運營,銷售去化速度,投資拿地的質量,資金的使用效率,較過去都是大幅提高的。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是非常安心的。

關於財務:

問:董事會決議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元,約佔每股核心盈利的一半,請問未來派息是不是也延續這個趨勢?

趙軼:我們從去年開始派中期息,原因有兩個,一是龍湖的規模和利潤增速較快,現金流比較充裕,二是商業、長租公寓和物業穩步增長,我們想把這些回報反饋給股東。

今年派息的金額是三毛錢,略高於核心利潤的45%,是因為今年是龍湖成立25週年。全年來看也會保持在不低於45%。我們一般會把全年分紅的三分之一放到上半年,年底再派另外三分之二,這個狀態以後還會持續。

關於地產開發:

問:龍湖上半年簽約額同比去年增長幅度有所減緩,主要原因是什麼?

邵明曉:

龍湖追求平穩增長,今年全年銷售2000億沒有懸念。全年供貨3000億,去年未去化500多億,新一期開發的有1000億,還有1500億是全新項目,大量推盤會在下半年。

現在市場非常好,但拿證比較困難。今年銷售會按既定目標去完成,之所以同比上漲較慢,一是因為今年上半年供貨不多,主要在下半年。二是去年下半年去化率很高,留存到今年未去化的只有500億。另外去年我們把大量下半年的貨排到上半年銷售,所以上半年簽約很快,有節奏問題。今年2000億的銷售額相比去年是接近30%的增長,未來也會按照這樣的速度走。

問:深圳龍華項目今年是否會推出,商業和住宅各佔多少比例?

邵明曉:龍華項目是舊改項目、收購項目。在深圳做舊改項目面臨很多政策問題,所以今年可能不會推出,會放到明年。體量是10萬平方米,全住宅。

問:近些年龍湖拿地成本在銷售額中的佔比有所上升,未來還能否保持目前較高的毛利率。龍湖上半年拿地權益面積900多萬平,跟去年全年1100多萬平比較接近,拿地增加的原因是什麼,在目前去槓桿的大環境下,拿地的節奏上會不會放緩?

趙軼:截止到6月底,全集團有60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成本5100元,而售價是15000多元,大概3倍關係,這是比較安全的。我們未來在這個倍數上,土地獲利能力能夠保證。最近一兩年我們的毛利率會在30%以上,中長期可能會在25%到30%。但是龍湖不管週期再怎麼波動,也不會低於25%。

邵明曉:拿地是量入為出,公司全年淨負債率標準指引是在50%—60%之間,半年通常是在60%—70%,今年半年我們才55%左右。我們淨負債率非常穩,大環境在去槓桿,但龍湖槓桿一直不高,淨負債率也會穩在這個水平。

問:下半年買地會不會慢一點,或者買少一點?

邵明曉:我們堅持控制好負債率,另外還要看買地時機,比如去年長三角最熱時,我們主要買了些天街項目,而沒去碰高價住宅地塊。今年一季度有機會,我們就買了些土地。可能三四季度還會有好機會,例如最近我們在南京底價拿地,在珠海也是接近底價拿地。

從負債率和現金流來看,我們比較從容,儘管整體融資環境不太理想,但是龍湖的融資環境不錯。我們最近國內發了兩筆債,其實能在國內發債就很不錯了,我們還發了不到5%的成本。

在買地的結構上,我們平均每年銷售回款的10%作為上限來用於投資性物業,在內部也制度化了,既不會一下子突然停止買地,也不會特別激進,有好的機會就買一點,保持公司穩健增長。

問:現在宏觀調控形式嚴,融資情況嚴峻,很多房地產企業都進行高週轉。龍湖下半年會不會也實行高週轉?

邵明曉:龍湖多年一直堅持“有質量的增長,有回款的銷售”,保持適度規模,強調四個主航道業務均衡發展。對於C1地產開發,我們內部的要求保持前十左右即可。龍湖不會在地產業務單邊加槓桿、擴規模。而且,龍湖一定保持低融資成本,恰當的、偏低的淨負債率。

關於商業:

問:龍湖之前有提過,希望今年投資性物業的收入能夠覆蓋利息。請問目前是不是還保持這樣的計劃?現在投資性物業佔利息的比例是0.48,全年能否達到既定目標?

趙軼:今年商業整體租金收入可能會到36、37億左右,長租公寓也會達到5個億,兩部分相加跟利息之比是1倍,或在0.8、0.9的水平。未來趨勢肯定會接近1倍,甚至會超過1倍,這個也是我們對評級機構的承諾。

關於長租公寓:

問:龍湖冠寓整體出租率76.2%,目前盈利情況如何?

邵明曉:龍湖冠寓目標出租率88-90%,成熟期35%左右毛利率,12-15%淨利率。現在冠寓在投入階段,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拓展,一年多來發展速度很快,但我們挑選物業非常謹慎。目前已開業房源20%是重資產,80%是輕中資產,即龍湖租過來再租這種模式。但是我們強調p&l,單方收益模型是賺錢的。

問:長租公寓今年上半年累計開業2萬間,到年底累計開業房間目標是6.5萬間。這個距離挺大,接下來怎麼樣完成它?

邵明曉:我們去年開業15000間,今年還要再開出50000間。這50000間的拓店都已完成。今年拿的很多新項目,要經過幾個月裝修和籌備,開業落到下半年,全年累計開到65000間沒問題。

關於物業:

問:之前邵總說過物業短期沒有分開的計劃,其實很多房企都在做物業分開的決定。我想問一下龍湖是否仍然保持不分開的決定?

邵明曉:智慧服務不會分拆。下一步,智慧服務的數據對於四大主航道數據打通非常關鍵。我們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大池子裡,以便各業務相互之間協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