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的“五湖四海”

五湖一般是指我国几个比较大的湖泊。他们分别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青海湖,洪泽湖。

原来的五湖是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彭蠡就是鄱阳湖。鉴湖到了清代则被洪泽湖代替。
古今中的“五湖四海”

四海,古时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由于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后来,四海就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尔雅.是地》上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海内即中国,四海之外是四荒,四极。

古今中的“五湖四海”

四海又出自《礼记.祭义》:“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横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意就是说,孝道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道德准绳。这也引申出后来的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

现今的四海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五湖四海现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