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水灾导致菜农损失惨重,农民在大棚哭喊,为什么他们不买农业保险?

周志群


近日寿光遭受严重水灾,损失惨重,深表同情。俗话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种地不知道挣钱难,土里创食,火里求财,难上加难,农民种地靠天吃饭,遇上天灾人祸无力应对,只有哭的份儿。

为什么不交保险?人人心知肚明,还不是因为手里没线。种大棚蔬菜,扣除大棚投资,农药,化肥等,剩下的只有辛苦费,谁还有余钱交保险。既使交了,真出事了,能及时赔尝吗。一六年,我家种了十多亩黄烟,都交了保险,虽然交得数目不多,口有几十块钱。一场大风加冰雹,全毁了。保险公司来人了,先实地查看,然后拍照,录相,最后说得研究评估核实等等。一亩地赔了几百块钱,还不及一亩地的投资费用,而且等到年底才拿到了赔尝款。如果指望这俩钱办事的话,啥事都泡汤了。我们种玉米小麦,年年都交保险,有一年,玉米吐颖儿时被大风刮倒了,保险公司查看了,估计不会绝产,不予理赔。就像今年小麦由于天气干旱,有的地块几乎绝产,保险公司也不予理采。所以说交保险交十年,能得到一年的赔尝,就是幸运了。





落英乡间


保险,就是规避风险的一种保障,当然,保险不会使你赚钱,但却能使你减少损失。对于种植业或者养殖业,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时候,损失惨重,可为啥购买保险的比较少呢?

农业保险虽然为种植者头上的一把保护伞,可这把伞,也只有下雨的时候,才想到它,艳阳晴天常备伞,防得有备而无患或者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古训,都是一个道理。

前几天,和当地受水灾的种植户聊天,就问起他们为啥不购买农业保险,很多人都很茫然地表示,啥是农业保险?或者农业保险在哪里买?农业保险是怎样购买的等等。

还有的人说,像这样的大雨,二十年才一遇,平时就是买保险,也不一定能用上,再说了,咱普通的农户,种植几亩庄稼,买保险也赔不了多少,从长久来看,还是得不偿失,不买也罢。

这是普通种植户的想法,那么,种植大户和经济作物种植户,他们对农业保险的意识又是怎么样的呢?

这两天,询问了很多受灾的种植大户或者蔬菜种植户,他们也纷纷表示知道农业保险,也知道购买保险的重要性,却还是不知道在哪里购买,或者向谁购买,以及怎么购买。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到位,如果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能像商业保险那样大的力度,种植户的保险意识估计也不会如此淡薄,更不会出现下雨了才想起雨伞的被动情景。

这是农业保险宣传普及的缺失,这一点,今后还是要联合政府部门大力宣传推广,毕竟农业保险是一项惠民保险,国家还有相关的补贴政策。

对于种植户来讲,侥幸心理要不得,对于经济价值比较低的农作物,侥幸也就罢了,但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或者规模种植常规粮食作物的种植户,是一定不能心存侥幸的。

有位农户说的就很经典,像寿光的受灾情况,他说很多农户都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意思就是,通过多年的努力,积攒的财富都投入到蔬菜大棚上了,现遭受如此损失,没有保险护航,又该由谁来为你承担呢?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文末评论区交流探讨,欢迎关注【佰秀农业】头条号,每天为你带来不一样的三农分享。

佰秀农业


有三种可能性。


  1. 农民们保险意识薄弱,可能确实没有意识到要买农业险;

  2. 想买也买不到,因为农业产品保险太少了;

  3. 买得到也买不起,因为农业保险产品太贵了。


寿光水灾导致大棚损失惨重,下图即为那个在大棚大哭的农民



农民保险意识薄弱,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农民对于金钱的概念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农业本身利润就薄,能省一点是一点),很大部分农民不会为一个小概率事件去掏钱买保险。即便是现在很多商业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展业务,但农民买的保险多是人身险、储蓄型险种,而非财产险——即便是城市里面的人,又有几个买过火宅险、失窃险这样的财产保险?


即便有保险的意识,想买农业险也未必能买到,因为农业保险产品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可能有些人会说,很多农作物,其实是政府补贴买的保险,中央一年要花160多亿元补贴农业保费,加上地方政府的补贴就更多了。仅仅在2014年,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口粮作物承保覆盖率分别达49.3%、69.5%和68.7%。


(下图为2017年河南某地农民大豆绝收)


但你要知道,这些保险针对的是大宗的粮食产品,是关系到人们挨不挨饿的品种,但农民收入要增加,肯定偏向种高附加值的品种,比如水果,比如寿光的蔬菜,比如生猪。但是这类农牧产品,是缺乏农业保险产品的。


孔方兄有一组数据:2016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7万亿元,而当年我国农业获得保险保障的部分只有2.1万亿元,即只有三分之一。我国每一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上千亿元(2017年数据: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3019亿元,其中大部分应当为农业),而在2016年获得赔付的金额为348亿元,同样不到总损失的三分之一。


这些数据表明,其实农业和农民,有相当大比例仍然脱离于保险保障之外。


(下图为2016年农业GDP与农业保险保障额之比)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农业保险,基本是靠政府补贴支撑起来的,保险公司是非常不愿意做农业保险的,因为农业保险更像是巨灾险——即一次农业相关的险情发生,就是大规模的、大面积的,一次赔付就可能让保险公司亏惨。


1990~2006年的数据显示,农业保险公司平均赔付率高达84.71%,其中超过100%的有4年。也就是,做农业保险基本不赚钱,所以保险公司也懒得去做——这也是为什么说,比很难买到农业保险,或者说你买不起——即便有,保险公司收取的费用肯定很高,农民很难承受得起。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第一说山东寿光当地蔬菜业的市场地位。

以重工业闻名的山东,其农业在中国也很有知名度,近27年来蔬菜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排名第一。其中,对一线城市北京与上海的蔬菜直接供应,山东功不可没。

寿光的“中国蔬菜之乡”,名符其实,没有半点水分,这个地方直供了北京市场三分之一的蔬菜。也就是说,这场灾害也会直接影响到北京市场的蔬菜供给和蔬菜价格。

我们从图片与视频上可以看到,曾经绿意盎然的寿光蔬菜业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菜农损失如此之惨重,真是令人痛心。其中,蔬菜大棚被淹、崩塌更是触目惊心,农民在大棚前的哭喊,令人难以直视。

目前在全国推广的冬暖式大棚蔬菜便是首创于寿光,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末。在寒冷的冬天能种出蔬菜,这是蔬菜业的一次革命性创新,自此,北方的冬天,菜市渐渐不再以土豆、大白菜为中心。寿光这次蔬菜大棚在水患中受重创,一是 一些农民多年积累的投资与建设毁于一旦,二是冬季反季节蔬菜供给或面临大面积减产。

第二说农业保险的细枝末节。

农业的根本之一在于风调雨顺,历代历朝历年皆是如此。从目前保险业的发展看,给大棚上个保险,这事是可以实现的。

农业保险,一直受到政策面的扶持,国家近年也一直有对此进行补贴。寿光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情况,目前尚没有查到具体的数据。不过题中有问,以及农民哭喊,说明不少人没有投这个险进行灾害止损。

这里面的原因基本有二。

之一,应是是意识问题。这个好理解,虽然有补贴,但自身也是得投入,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大部分人基本是没有保灾害财产险的,这就是常说的“心存侥幸”。像寿光这次受灾应当是多年不遇的,换了在福建、广东这样台风暴雨常常光临的省份,农户的保险意识有可能会更加浓郁一些。

之二,中国的保险业,与中国的证券业一样,也是处在成长期,需要完善的地方仍有不少。比如,在农业保险方面,产品设计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也见于舆论诟病。此外,理赔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都会在一定方面让农户投保积极性减弱。

从寿光当地网友的最新反馈看,当地现在最缺的是大功率抽水泵。每逢大的天灾之后,生产自救与重建家园都是第一要事。祝福他们早日度过生活难关,早日恢复产业元气!


波士财经


天灾需要保险护航,人祸需要相应赔偿。台风引发暴雨肆虐,洪水来袭,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活猪被淹、蔬菜基第寿光洪灾引发的泄洪处置、救灾方式、农民保险、菜价上涨、台风预警等问题,引发全民关注讨论。尤其是农业保险问题,是个新挑战。

寿光的受灾村民,心灵经受重伤。网上流传的照片,一中年男子,站在被淹个透顶的大棚中哭喊:“我的老天呀,你这是要我的命啊。”还有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几百头猪活活淹死,而回天无力,很多蔬菜大棚被毁,多年心血危在旦夕。

当下最急迫的事,是抢救财产,减少灾民的损失、加强卫生防疫,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当地的卫生防疫、医疗救援、疾病监测等工作已经展开。很多志愿者团队也热心前往救助,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

然而一个现实困境是,很多农民没有买保险。有人分析,农业保险产品多针对大宗的粮食产品,寿光的蔬菜,这类不是基层粮食的作物,农业保险产品并不多。

农业保险不是每户人家都能购买的险种,种田大户有政府的支持和基本补助,他们会有足够的钱财来购买这份保险。而寿光的很多散户考虑到农业成本和人力投入,往往不会去考虑购买所谓农业险。

2015年山东多地开展蔬菜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山东承保面积共58万亩,总保额达12亿多元。寿光市也有一些试点,曾将10万亩蔬菜大棚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农民每亩地只需要缴纳50元,就可获得最高6000元的赔付。但是这个钱,是对价格波动的保险,很多农民并不愿意交。

所以此次寿光洪灾,也对蔬菜保险的“洪灾”新问题提出新考验。此外,如果不是人为因素可以申请赔偿,那么受损的农民,当地政府是否能给予一定赔偿,也是农民担心的。两年多前的河北洪灾后,当地开展了无息的贷款扶持,但是这对于农村巨大的损失,还是杯水车薪。

山东潍坊寿光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誉为华北平原的菜篮子,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山东寿光最近遭遇水灾,多村被淹,许多蔬菜大棚和肉猪养殖场被毁坏。有网友反映,当地菜价飞涨,香菜近30元一斤、菠菜10元一斤、黄瓜6元一斤。年东北地区玉米严重减产,山东地区遭灾,粮食蔬菜减产,接下来的物价是肯定要上涨了。

人们担心,菜价上涨会不会波及北京等更多城市?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回应记者,蔬菜价格最近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波动,但是跟寿光暴雨没关系。北京蔬菜都是来自北京以北的地方。十月份的时候山东蔬菜会在北京上市。

但是对于寿光当地,此次巨大损失可能会引发当地的菜价高涨,这个问题依旧让人担心。当地是否有合作社减低风险的组织,有没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当地菜篮子工程怎样保障?毕竟,山东很少有台风灾难,此次挑战是全新的情况。

在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应该在灾害的“人祸”方面的责任好好调查一番,同时应对此次发现的新情况,防微杜渐,补上漏洞。特别是对于农民的灾害保险保障方面,要有新的举措和防范,这样,才是给心酸受灾群众一个任人性化的交代!

亲,同意南瓜博士的意见吗?欢迎留言拍砖,么么哒。


南瓜博士刘楠


我老家是寿光上游的青州市,今年发大水我也恰好回到了老家,河里水全满了。大哥家的蔬菜大棚也淹掉了一个。不过好在大水很快退去了,棚里还留下了不少鱼,最大有的鱼有一斤重。估计是水库放水,带下来的。

我也问过有没有农业保险的问题? 大哥说没用,根本就没入。

其实为农产品和农户推广商业保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直导致参保率不高。

山东省从2017年开始,就开始了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可是主要保险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水稻。蔬菜、生猪、大棚等都不在补贴范围内。 这个保险自己承担20%的费用,政府补贴80%。比如小麦每亩地3.6元,保险金额450元。 如何赔偿呢?损失达到20%以上才可以。

其实说实话,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或者必须缴纳,又有几个农户参加呢? 像今年温比亚带来的大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我记忆里应当从来没有发生过。最起码是30多年未遇了。 概率太小,是农户们普遍不愿意参加保险的原因。听天由命,可能是大家最常见的想法。

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承保,纯粹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如果形不成规模,仅凭零散参保户参加保险。收个几十块钱的保费,可能还不够人工成本和交通费。 即使参加了那种免审核的保险,这次保险公司也有足够的理由进行拒赔。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的农户,其实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到位,将大棚和养殖场建设在河道的行洪区或者说河滩地,这些地方是高风险,一般不会赔偿的。

其实,农民都知道在那里建棚有风险,可是如果不发大水他们就赚了。毕竟几十年没发大水了。

商业保险公司是为了挣钱的,他们肯定会尽量减少自己的赔偿金支付,会往免责条款上靠。而农户们的法律意识肯定不高,不会有人去读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所以在赔偿上又会产生矛盾。

普遍来看,中国的农业生产都是小规模农户生产,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不足。 政府即使组织粮食的生产保险,也覆盖不到全部多种多样的全部农业生产。

其实相对于追究保险公司赔偿来说,农户们等待政府相应补助补贴更为合算一些。政府补助补贴是免费的,交保险索赔难还要花钱,农户们应该会选哪个?

农户不购买商业保险并不奇怪,只是我们的商业保险不适合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生产的现状罢了,希望未来能够改善吧。


暖心人社


指责寿光的农民不买水灾险,这本就问的有点儿莫名其妙。

保险是什么?保险是用来对冲风险的。保险对冲的风险是什么?是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破坏性事件。

如果寿光农民要买水灾险,客观前提是寿光这地方得有水灾。寿光有水灾吗?从现在往前数到解放前,这地方也没发生过值得买一次保险的水灾,相反,但是经常发生旱灾。

寿光人赶上这次发生的水灾,其概率比遭雷劈都低,完全没有发行水灾险的基础。

其实,这次寿光遭水灾之所以这么引人瞩目,根本原因还是这地方从来都不发水灾。因为从不发水灾,政府和老百姓应对水灾的措施显得很业余,老百姓被淹了房子淹了地反应也非常激烈,媒体也异常的关注。其实,这点儿水灾和损失,在见惯了大水的南方人看来,真不能算什么大事儿。


艾米米


这是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保险行业已经被臭名声搞坏掉了!在之前几年里,保险人员为了拉业务,各种使骗各种诈,在跟一群大老粗大老粗玩合同的文字游戏,而政部又不监管,使得农村对于商业保险这一块都是相当谨慎小心的,根本没有人会去想到这一点。

其次,同样是保险公司自己的茬!我们的保险公司非常流氓,那就是不可控天灾不给赔偿。也就是说像台风这种东西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是不赔偿的,因此,别说老百姓没有买保险,买了保险也同样得不到赔偿!

最后就是收益率了。寿光县是全国蔬菜基地,他们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每斤蔬菜从他们手里批发出去可能也就几分钱,利润相当的低。如果再拿去买保险,那几乎就没得赚了。而且此次水灾有人为因素在里头,由于上游建有大型水库,又那么结实,没人会想到水库垮堤,也没想到水库会无预警泄洪。这是多重因素引起的水灾,只要加强监管完全可以避免。与其让老百姓去买保险不如让职能部门用点心去做事!


优己


 一、保险标的与投保条件

  1.保险标的:规模露地种植蔬菜、设施蔬菜的温室大棚及其棚内种植蔬菜。

  2.投保条件:管理规范、合法经营的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或以乡镇为单位联户投保;蔬菜种植规模在10亩以上,采用的品种在当地种植一年以上;蔬菜种植期(定植到采收期)设施大棚栽培在30天以上、露地栽培在20天以上。符合条件的设施温室大棚及棚内蔬菜、露地蔬菜应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性投保。

  二、保险责任

  在保险期间内,由于下列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1.暴雨、洪水、内涝、风灾、旱灾、雹灾、冻灾、地震自然灾害所造成保险标的的损毁;

  2.泥石流、山体滑坡意外事故、火灾、雷击、空中运行物体坠落所造成保险标的损毁;

  3.人为破坏或人为有意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损失,不属保险责任。

蔬菜种植

  三、保险金额及保险费率

  1.露地蔬菜保险

  * 保额:果菜类蔬菜 1000-3000元/亩 非果菜类蔬菜 300-1500元/亩

  * 保险费:保险面积×每亩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5%)

  2.棚内蔬菜保险

  * 保额:果菜类蔬菜 2500-6000元/亩 非果菜类蔬菜 1000-3000元/亩

  * 保险费:保险面积×每亩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4%)

  3.设施大棚保险

  * 保额: 10000-50000元/亩

  * 保险费:保险面积×每亩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3%)

  四、保险期限

  1.露地(棚内)蔬菜:自定植开始,至收获结束止,或以事先约定的期限为准。

  2.设施大棚:一年。

  五、保费方案

  种植户自缴10%,省市县各级财政补贴90%。

  以上内容来自农业网站。只有真正了解保险才能好好利用保险。了解过后大家要知道3点,

第一,不是你投保了就给你赔偿全部损失,是看你交了多少保费,5个点,如果你发生了损失,赔偿款(最高)是你保费的20倍。记住是最高。

第二,农业保险是有补贴的,高达90%,大家依然不愿意交,也没办法,这是观念问题,看看那些每年花好几万买商业保险的。

第三,大家觉得没必要的原因是自然灾害是几十年碰一次。如果算一下,大家会觉得我交了几十次,只有一次有损失,加起来的保费比赔偿的多,不划算。这还是观念问题。

最后,举个例子,现在好多人买个手机都会买个碎屏险,但是看看碎屏险的赔偿比率你就会发现,太黑了,碎屏险一般99块一年,屏碎了换个新屏官方报价多为4,5百,实际成本更低。赔偿比率最高也就5倍。

买保险时仔细看合同,买保险时仔细看合同,买保险时仔细看合同。重要事情说三遍。


小海74754


几年前我曾买过一份种植玉米8.4亩的保险,每亩保险3元,共计25元保险,当玉米吐出天缨,欲要结棒时,一场雷暴大风天气,一块地的玉米大部分倒伏,后把灾情报上去以后,保险公司来人又是查看,又是评估,又是拍照,又是照像,事后在我多次催促下,几个月后,我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是22元。我心中是一百个不满意,这够我催促理赔的跑路钱吗?我交了25元,理赔了22元,这合算吗?我以后还会买保险吗?.

前年,我村部分地块被大水淹了,保险公司也曾来人查看过灾情,拍照,摄像等,可到今天也没人得到理赔款。如果你让这些村民去买保险,他愿意买吗?

今年,好多乡镇的麦田小麦大片倒伏,村委会集体上报后,保险公司也来人进行了实地查看,拍照,几个月过去了,保险公司理赔了吗?问题是它赔不起,没有资金赔付。

保险公司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它首先应考虑到,卖出去的保险是否能够盈利,如果得不偿失,它就不会做这样的买卖。

保险公司不惜人力,物力,托亲靠友,恳求,要求要人们买它的保险,可这都是疾病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

保险公司从来没有大肆宣传过让农民买农作物保险。为什么呢?因为农业受灾一般情况下不会就那么几家几户,很有可能是一个乡镇,几个乡镇,乃至一个县市,几个县市。这么多家户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保险理赔的根本所在。

一个不愿卖,是无盈利可图;一个不愿买,是看不到利好,这就是农民"不愿"买保险的主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