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昨日处暑,其为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的到来,也就代表,一年中炎热已经过去。

古语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刻南方的天气依旧暑热温存,可在北方的大地上,一丝凉意,早已随着秋风送至门前。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现在的时节,具初秋之“燥热之气”,也有夏日之“暑热”,此时既要注意清热,也要防燥。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处暑应如何养生呢?

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凉至,是时候小补回来了。但要注意:

暂不能大补肉食,此时湿气较重,脾胃难以消化油腻的食物。下面介绍处暑节气大家应该注意的地方:

1

吃滋阴润燥的水果

专家指出,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应做到:

多喝水补充水分,多吃一些有滋阴润燥的水果,如梨、葡萄等。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2

吃清热安神益气的食物

可多吃如银耳、百合、莲子、黄芪、党参等食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3

适当的运动保阴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应遵循:

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4

睡眠应早睡早起

进入秋季后,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机体也会容易产生的疲惫感。

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收”

5

晚上室温不宜低

专家提醒,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以上为宜,且不要对着直吹。要注意预防感冒。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6

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冻,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7

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此时,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下面再推介3款时令养生保健膳食,不妨试试:

1.西洋参党参麦冬炖竹丝鸡

材料:西洋参5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竹丝鸡半只、生姜3片、盐适量

做法:将竹丝鸡洗净,切块;将西洋参、党参、麦冬、生姜洗净备用;将材料一同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加盖隔水炖约2-3小时,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与益气生津之药兼顾,肺脾双补,尤宜立秋处暑时令食用。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2、雪梨百合莲藕汤

材料:雪梨1个、百合15克、莲藕300克,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去内核,切成小块;鲜百合洗净,撕成小片状备用;莲藕洗净,切成小块;把雪梨与莲藕放入清水适量煲约2个小时,放入鲜百合片再煮约十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清暑解热、润肺化燥、护脾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3、黑米小米红豆百合粥

材料:黑米60克,小米25克,红豆25克,百合15克,红糖或盐适量

做法:黑米、红豆淘洗干净,在冷水里浸泡1-2小时;锅中加入冷水合约1500毫升;一起加入锅中;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1小时。待粥浓稠时,放入红糖或盐调味,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补肾、润肺、养胃。

处暑刚到,这份“养生指南”请您收好!

斐壹度.家庭康吧,关爱您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