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解釋」翻譯成「explain」,不能勝任外企里的工作

不少同學說,英語差也照樣進了外企。這個當然沒有錯,畢竟外企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幾個人的外企,在廣州深圳也很常見。英語好的,當然可以去更大型,有實力的公司。練好英語,自己得到的機會也就更多。因此每天學習一點商務英語,還是有必要的。

把“解釋”翻譯成“explain”,不能勝任外企裡的工作

外企常用英語,和我們學校教的,多少有點差別,畢竟語境不同。比如,要表達“貨比三家”,我們就犯難了,有的同學會這樣說“when shopping,you need to compare goods in three different shops”,Chinglish味道十足,地道的說法應該是“shop around”,直接翻譯過來就是“逐店選購,到處淘貨”,可以表達貨比三家的意思,經常用shop around for sth,表明你在到處淘某物。

把“解釋”翻譯成“explain”,不能勝任外企裡的工作

要表達“給你退全款”,我們習慣說 return all the money to you,外企會說“give you full refund”;要表達“給客戶定做產品”,我們習慣說do the product according to customers' need,外企常說customize products as per customer's requests; 要表達“深入瞭解”,中國式英語是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th,外企用的地道表達是“give an insigh into sth”。多對比這些表達還是有益的。

把“解釋”翻譯成“explain”,不能勝任外企裡的工作

說到要表達“解釋”這個意思的時候,我們通常想到的都是“explain”。沒錯,這個單詞足夠好,足夠強大,可以解釋任何東西。但是這種基礎詞彙,有時候不足以精準表達一些意思,我們要想進去好的外企,需要豐富自己的表達。還有那些表達可以用呢?小編總結如下:

第一個:give reason for 給出..的理由,解釋說明.. 。這個是比較簡單的表達。

Did he give any reason for arriving so late?

他說明了來得這麼晚的原因嗎?

第二個:make an explanation 做出解釋。是explain以詞組的形式出現的一種同義替代表達。

He was not allowed to make an explanation.

他們不讓他分辨。

第三個:interpret “說明”、“闡明”。指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解釋較為難以理解的事物。也可指把一種語言口譯出另一種語言。

Th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interpret the poem.

學生們被要求詮釋那首詩的意義。

第四個:clarify 解釋,澄清,闡明。側重點是把含糊,不明瞭的事情解釋清楚,不讓人誤解。

Thank you for writing and allowing me to clarify the present position...

謝謝你的來信,並允許我闡明目前的立場。

第五個:account for 對..做出解釋,說明..的原因。

He has been asked to account for his conduct.

他被要求解釋他的行為。

把“解釋”翻譯成“explain”,不能勝任外企裡的工作

這幾個表達外企人員常常用來express“解釋”這個含義,學會運用,可以讓你的口語,寫作都更上一層樓。當然,要選用什麼表達,自己最好能結合語境,不然容易貽笑大方。每天能夠積累這幾個表達,讓人覺得你英語不錯,去外企還是很受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