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幹木耳一直是燒菜煮湯的一種常見配菜,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家人吃了後居然引發食物中毒。

7月29日,浙江金華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出現中毒,其中7歲小女孩出現多臟器衰竭,全身換血4次至今仍在ICU病房沒有脫離危險。(新聞來源:錢江晚報)

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無獨有偶,此類事件已經並非第一次發生。

事件01

2017年5月23日,一名5歲的安徽小男孩東東,因食物中毒而不幸離世,而奪命的元兇很可能是一盤木耳炒雞蛋。由於小男孩愛吃木耳炒蛋,該男孩的奶奶在22日中午便炒了一盤木耳炒蛋,這盤菜幾乎所有皆是東東食用,剩餘的一點,也在晚餐時被東東吃掉。當晚9點多,東東便出現了肚子疼,在診所就醫治療後仍不得緩解,還口吐白沫,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洗胃後,醫生的建議是病情危重需要轉往廈門市第一醫院,但東東最後沒有救回。(新聞來源:東南快報)

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事件02

2016年9月10日茌平三中不少高三年級的學生出現了食物中毒的症狀。皆因學生2號食堂炒菜中放入了碎木耳,導致53名學生就醫,其中有14名情況較為嚴重需留院觀察。(新聞來源:齊魯網)

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出事而關閉的2號食堂

為什麼深受大家喜愛,且營養豐富、對人體有清滌胃腸和消化纖維素作用的黑木耳而屢屢成為了傷其性命的毒食物呢?今天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解惑。

引發食物中毒的原因

經過金華市疾控中心現場的調查,並對7歲小女孩血液及家中剩餘的幹黑木耳進行檢測發現,該小女孩血液中呈現出米酵菌酸陽性,而剩餘的幹黑木耳中並沒有檢測出米酵菌酸。什麼是米酵菌酸呢?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麵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用含有該毒素的食物會引起人或動物中毒,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變質的鮮銀耳(木耳)、發酵玉米麵製品和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皆會含有米酵菌酸,而這些往往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中毒後的表現

若進食了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後2~24小時內便會出現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皮膚黃染、嘔血、血尿、少尿、驚厥、抽搐、休克等症狀。

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若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時,需及時就醫治療,若仍留有剩餘吃過的食物一併帶往醫院。另外,與患者同吃同種食物的人也需一起留院觀察。

長時間浸泡黑木耳引起中毒?

小編翻查了網上相關信息,多數的說辭是由於黑木耳浸泡的時間過長,導致了黑木耳變質而引起了7歲小女孩食物中毒。

而為了證明是否確實是長時間浸泡使黑木耳產生了米酵菌酸等毒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華市疾控中心分別在實驗室中對中毒者家裡剩餘的幹黑木耳進行了浸泡試驗,結果顯示:

浸泡1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檢出

浸泡2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檢出

浸泡3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檢出

浸泡4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檢出

浸泡5天的黑木耳:米酵菌酸未檢出

根據試驗家中幹黑木耳皆沒有查出米酵菌酸,但引起女孩食物中毒的原因確實是黑木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專家根據現場調查推斷,可能與小女孩家中特定外部環境有關,比如:在浸泡黑木耳時周邊同時存在過期變質的食物,或浸泡的容器使用前沒有將上次殘留的食物清洗乾淨。因此,保證廚房衛生尤為重要,並且殘餘的飯菜及時清理,用餐器具及時清洗。

如何預防?

米酵菌酸多發生在夏、秋兩季,特別是在潮溼、陰雨的天氣,若食物儲存不當,皆有可能引起米酵菌酸的食物中毒。而米酵菌酸耐熱性強,即使煮沸也不能破壞其毒性。如何預防米酵酸菌呢?我們可通過以下3點進行預防。

1.烹調食物的環境需經常清潔,及時清理殘餘食物,以免滋生細菌。

2.浸泡木耳類食物候若發現有異味或摸上去的手感粘膩伴有粘液的產生,便可以判斷食物已經過期變質,不可再繼續食用。

晚飯吃了黑木耳,7歲女孩深度昏迷至今

3.需提前浸泡類的食物不可浸泡過久,浸泡食物的量以當餐可食用完的量為宜,避免食用過夜食物,隔夜食物中不但可能含有細菌而引起食物中毒,若儲存不當也會導致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升高,危害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